主页 > 论文欣赏 >

经济核心期刊:新经济背景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3)


2021-03-20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作者:吴湘玲


优化布局新型智能硬件载体。数字基础设施是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其数量、质量和价格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应充分发挥在移动宽带连接等传统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的应用。以重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加快推动以光纤为核心的固定宽带网络、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以IPv6为核心的互联网建设,实现免费WIFI全域覆盖,并利用5G技术提升网络体验,实现万物互联。二是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利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标签技术等标准的统一,促进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利用边缘计算赋能终端设备智能化水平提高。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创新和行业测试床、网络标识解析节点、重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设施落户,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市建设提供新动能。三是积极争取和推动国家级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重大功能性平台设施落户,全力提升信息数据存储和服务能力。
  培育数字人才,提高数字素养。数字经济下,数字素养成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既能刺激数字消费,又能激发数字生产潜力。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人才体系。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加大数字人才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直接的人才对接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人才转型,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人才数字素养。二是逐步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制度保障。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定位,在重点领域鼓励一批顶尖人才和团队带资金、带项目、带成果来创业,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形成拔尖人才“抛砖”、领军人才“磨玉”、创业团队“开光”的数字经济人才链;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政策,多措并举吸引国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形成能吸引、能留住国外高级人才的制度性保障,实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化政策体系。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加快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制定中小学及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指导规范,统筹规划素质素养教育。结合数字社会公众生活、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等需要,探索建立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体系。
  深耕数字经济细分行业领域。一是构建完善四大技术细分领域。通过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和领军企业,布局试验区,打造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四大数字经济技术创新高地,并加速突破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显著提升技术能力、初步形成安全产业规模,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二是精准把握数字经济四大要素。“土地”要素方面,修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这一“路”,强化数据的存储、计算以及流通功能,积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打造设备完善、专业化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资本要素方面,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应积极研发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适应未来数字经济货币体系,实现风险、交易成本降低和隐私保护升级;劳动力要素方面,数字经济通过自动化、人工智能、软件催生的机器人抑制了传统行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同时催生出新的需求、新的职业,应通过差别化管控,规范数字经济下各细分产业对劳动力所要求的素质和形式;数据要素方面,应深度培育一批制造数据、使用数据、应用数据进行服务的企业,通过“数据+传统行业”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培育重点产业领域带动全局发展。应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全力突破,着眼于培育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重点数字产业,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质量品牌;坚持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积极创建数字经济示范区,提升数据挖掘能力、跟进数据增长态势、实现市场数据对称,加强企业和行业对相关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识别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资源的协同发展。
  提高数字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交融。针对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应实现数字化赋能,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环节,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农业电商经营体系建设;针对工业领域,应通过数字技术将车间生产由自动化转为智能化,在生产運作管理以及订单预测方面作帕累托改进;针对服务业领域,大力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重点培育食品、农产品、文旅等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跨界业务融合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进程。二是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通过提升核心电子产品制造水平和竞争力,推进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成链发展,提升本地企业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形成集品牌整机、零部件生产、产品检测、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同时,以中国软件名城为抓手,围绕“一区、四地、十园”软件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5G网络应用、平台和产业发展,以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为支撑,压实数字技术底层支持。三是加强行业培育服务。通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分享制造平台,有效对接大企业闲置资源与中小企业闲置产能,推动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为核心,完善创业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资本市场和其他创业资源有机结合的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服务网络,通过组织数字化改造的学习交流,引进第三方专业智能制造专家团队,分行业差别化开展智能制造科学调研、精准指导、有序改造。
  加强数字治理,注重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下,数据安全问题愈加突出。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数据权属与流转困境、企业利益与社会福利之间的权衡等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应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大信息安全在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推出风险预警系统,提升数字安全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网络上的软件、数据、业务等身份问题,建立统一的管控标准,完善网络身份管理;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利用法治手段规范网络空间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级,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构筑网络信息安全屏障,增强核心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多角度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从技术层面,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数据收集、存储、获取、流通等环节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使数据集团不受第三方的破坏与窃取,保障数据使用和交换的安全;从市场层面,明确影响数据交易的关键制度要素,在数据产权、隐私保护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保障数据在市场交易中的正常流转,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法律层面,明确对数据各环节、各主体的权责义务范围的界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增强社会公众数据安全意识,依法严厉打击数据安全类违法犯罪行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范方春、张建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
  腾讯研究院,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2019,《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
  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9,《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
上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与规制 下一篇:农业核心期刊:智慧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及对策
相关文章推荐

  • 农业核心期刊:智慧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及对
  • 核心期刊论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与
  • 思政核心期刊:以美育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思政核心期刊: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 档案核心期刊:新常态背景下的档案馆空间资源
  • 核心期刊论文:深刻理解“五个坚持”重要原则
  • 核心期刊论文:警惕新型网络诈骗盯上农产品订
  • 核心期刊论文:消费扶贫依赖症的破解之道
  • 核心期刊论文:“空壳”合作社的形成机理及纠
  • 经济研究导刊:西北地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经济研究导刊: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商科人才培养
  • 经济研究导刊:论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 核心期刊论文:限塑令升级下塑料污染治理的思
  • 社会治理核心期刊: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
  • 核心期刊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
  • 核心期刊论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