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策略
(一)空间资源需求
随着现代档案馆馆藏资源及业务服务种类愈加丰富,其自身内部的空间组织架构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特征。档案馆在对空间进行配置时,很难对其空间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因此需要以档案馆空间优化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为牵引,给出空间资源配置的处理策略,从而为空间配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指导意见。根据对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过程的深入分析,其空间资源需求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安全性。档案馆的安全性是档案馆各项服务功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基础。档案馆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时,需着重对自身安全性进行考虑。
2.兼容性。档案馆的空间资源优化是对以往档案馆空间形态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空间优化时,需要考虑配置方案在现有空间形态中的兼容性问题。
3.可行性。档案馆的发展面临多重资源约束,因此在制订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方案时,需着重考虑该方案在经济、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4.动态性。档案馆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其内部的正常工作开展时刻受到外界多方因素的动态影响。因此,档案馆在对空间进行持续性的调整时,应考虑其自身动态性需求。
(二)配置策略
档案馆在进行空间资源配置时必须要从档案馆全局出发,由底层需求牵引,通过对档案馆空间的深刻分析,提出以“统一、构建、调整”为核心思想的空间配置策略,如图2所示。
1.“统一”是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策略的基础,它为后续策略在处理问题时提供基本的约束关系,并将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的一系列活动限定于某一组织框架内。统一策略的制定需满足档案馆空间安全性、兼容性、动态性的需要,它的实施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资源约束、事件扰动。资源约束指的是约束档案馆空间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包括各类档案资源、档案设施、工作人员等。事件扰动指的是在档案馆空间正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非常态事件对档案馆空间的影响,包括各类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档案损坏、网络异常等。
2.“构建”是配置策略的主体,它决定了档案馆空间的组织形态,在档案馆空间组织构建的基础上,延伸至资源配置方案的制订。构建策略的制定需满足档案馆空间安全性、兼容性和可行性的需要,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关注组织构建、要素配置两方面的内容。组织构建旨在搭建档案馆空间运行的组织架构,包括档案馆的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要素配置旨在将档案馆空间内的各资源要素(包括馆员、设备、档案资源、网络资源等)有机整合在组织架构内,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档案馆空间的各项服务功能。
3“.调整”是配置策略的核心,直接体现了档案馆空间的动态性,使固定或一成不变的档案馆空间运行过程变为持续的灵活重组过程。调整策略的执行需满足安全性、可行性、动态性的要求,主要有渐进调整和缓冲调整两个方面的内容。渐进调整是指期望通过尽量微小或温和的调整方法来对档案馆空间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避免频繁、较大的变动对组织结构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缓冲调整是在对档案馆空间中出现的不同程度扰动事件进行处理过程中,以期望降低甚至消除扰动事件对整个档案馆空间正常运行的影响,从而避免资源配置方案的较大调整。
(三)优化路径
笔者依据对档案馆空间运行模式及空间资源需求的分析,顺承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策略,提出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优化路径,如图3所示。该空间资源配置模式由“统一-建构-调整”三个阶段所构成,可在档案馆的实际工作开展中持续对档案馆空间资源进行优化。
1.统一阶段。统一阶段是对档案馆空间整体框架进行全局思考和布局的阶段,本阶段的重点内容在于分析档案馆空间内所包含的各要素的属性及特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根据现有及预期规划的服务功能和空间资源需求特征对档案馆空间内所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档案馆空间服务功能的顺利开展。在此阶段,还需重点考虑与外界协同办馆的发展策略,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拓展自身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实现互惠共享。
2.构建阶段。构建阶段是统一阶段的延续。在构建阶段的前期,需要对当前档案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以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逻辑建构的方式来细化统一阶段所形成的整体框架,根据规划的档案馆服务功能构建档案馆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内容,从而形成档案馆空间组织建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档案馆空间内各要素进行关联,以支撑空间组织的架构,从而形成档案馆空间要素配置方案。在此阶段,需注重对未来预期服务功能变化的考虑,以便降低后续阶段的调整幅度,并积极运用多种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如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9],便于在后续的业务服务中形成自我感知、组织、修复等智能化的管理技术方法。
3.调整阶段。调整阶段是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模式的关键。在调整阶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公众对于档案资源的需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则需要档案馆响应这种需求变化。相应的档案馆空间在组织构建和要素配置上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档案馆空间组织构建方面的调整可通过渐进调整的方式来进行微调或温和的调整,包括机构增减、业务流程变更等内容。在渐进调整中,应避免较为频繁、剧烈的变动或对库房等重要地点的调整。档案馆要素配置可通过缓冲调整的方式来增加整个档案馆空间应对外界各种扰动的能力,如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期间,档案馆传统查档的服务方式受到冲击,则可增加电话查档、网络查档等多元化的查档方式来进行缓冲。在此阶段,需树立“入馆即服务”的理念,及时为入馆主体提供一体化、人本化、低碳化的服务,从而使档案使用者沉浸于档案馆空间所营造的服务氛围当中,也使档案馆内所存储的档案资源得到及时、安全、高效的利用与保管。
档案馆的空间形态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借助新兴的智能化技术对档案馆空间进行持续的优化与改进,是档案馆工作的发展趋势。在档案馆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注重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要注重空间服务效能的提升,从而让档案馆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系2019年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基于信息接受情境的档案馆空间再造与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9CX14)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周林兴.论档案馆的公共价值及实现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9(5):38-44.
[2]周林兴,何卓立,苏龙高娃.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的SWOT分析及优化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4(5):79-82.
[3]倪晓春.关于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5(2):11-16.
[4]孙瑾,杨晓玲.档案馆发展路径探索——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视角[J].档案学研究,2011(5):53-56.
[5]曹宇.功能转变背景下的档案馆空间配置[J].档案与建设,2016(8):24-28.
[6]黄荷,杨桂凤.综合档案馆资源配置现状探究[J].北京档案,2019(1):41-43.
[7]本部分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 www.stats.gov.cn/tjsj/)所公布的2008—2018年數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DA/T76—2019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EB/OL].(2019-03-11)[2020- 12- 21]. http:// www.saac.gov.cn/daj/hybz/201903/ b4009f30547045e49fefd094d6d9e194.shtml.
[9]容依媚,肖秋会.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9(8):15-18.
作者单位: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上一篇:数学教育论文: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思政核心期刊: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