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然科学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北京大学

出 版 地:北京市

出版周期: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626

国内统一刊号:CN:11-3870/Q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10-82801416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月刊)(原名生物化学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来源期刊。1985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PJ)、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5版)》、《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检索数据库收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以中文或英文撰稿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原创性研究论文和反映当前国内外生物科学前沿或热门领域的综述性文章。本刊所设栏目有小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信息交流等。 

本刊编委会由国内外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教授专家组成。2010年调整组建的第6届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专家学者(包括两院院士10名)组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采用科技类杂志社稿件采编系统软件,设有在线投稿、审稿、退修运行系统以及自动查询功能。本刊处理稿件快捷,一般稿件自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可正式出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各项出版法规,文字编排及各类图表和数据的刊载严格遵循国家的规定标准,中英文摘要规范、实验资料完整、结果可靠、编排格式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符合国际国内惯例,订户遍及全国各地及国外部分地区。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杂志核心期刊生物核心论文发表须知:

主要栏目要求

1.1 综述

刊载反映当前生命科学的热门领域、热门话题和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题目以主题词或主题句命名,内容表述层次分明,观点明确。正文字数、英文单词及符号<10 000,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图表数目限于5个以内,不得使用文献原图,以防侵犯知识产权。本刊设有特约综述栏目,邀请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新设立要文聚焦(News and Reviews)栏目,刊载短小精炼(字数在2 000左右)概述或者评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本刊要求综述作者不多于3人。

1.2 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

刊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原创性研究报告,中英文写作均可。文章叙述应简洁明了,语法正确,采用规范化科技用语。对不熟悉科技论文写作或英文写作的作者,应寻求有经验学者协助。

投稿程序

2.1 投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英文稿件兼收,鼓励并优先考虑作者英文撰稿。切忌一稿多投。本刊已开设编辑部网络办公系统。欢迎作者登陆本刊网站(http//cjbmb.bjmu.edu.cn)在线投稿,注册后按投稿说明和指示程序逐一进行。

2.2 审稿

作者在线投稿后,编辑部即行初审。凡不符合本刊宗旨、领域等基本要求的稿件将被退回。初审通过后,作者交纳稿件审理费(每篇200元),稿件即由审稿专家进行网上评阅。作者可通过网上自动查询功能追踪稿件处理状态。通常在34周内,即可收到同行评阅意见及编辑部基于同行评议对稿件处理决定的电子邮件通知。

2.3 退修

作者在收到需修回稿件通知后,应按编辑部综合的同行评阅意见进行修改和/或必要的补充,并按要求时间返回;逾期者按新投稿处理。

2.4 录用

编辑部在收到作者修回稿后将进行复查,或返同行复审,决定是否录用,并发出录用或退稿通知。

2.5 文稿的出版

对于拟录用的稿件,编辑部将进行最后的编辑加工,并向作者发出收取版面费的通知。版面费每版面收300元,彩色图每版加收制作费800元。来稿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并赠现刊2册。

2.6 版权

来稿发表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他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以及以微信平台和“域出版”等形式发布文章全文。作者如有不同意见,应在投稿时向本刊申明,否则视为作者同意。

文稿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1 论文首页

1)中英文文题和作者及单位  文题以主题句命名,所含信息明确,要求准确、简洁、清楚,文法标准规范。全体作者及其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和电子信箱应正确无误。

2)论文摘要  以简明、扼要、准确的首句,概况叙述研究工作所涉领域关键事件或分子,引出科学问题和研究目的,结合采用的主要技术策略或方法描述关键结果,准确、清楚地概括结论(可能的话,概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潜能)。同时撰写对应的英文摘要,英文投稿需撰写对应的中文摘要。

3)关键词  关键词应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通常为35个。

4)中图分类号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给出研究课题的分类号。

5)脚注(中英文)  包括: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和接受日期(由编辑部填写);研究课题的资助经费(基金)来源,如国家重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并给出项目编号;通讯作者电话、电传和电子信箱。

3.2 正文

3.2.1 引言(Introduction

概述课题相关领域研究概况和背景,包括主流研究动态及学说,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引言内容应准确、客观,有文献支持,并具有知识性,具有学习价值和启发性。中文字数、术语及符号限1 500字。

注意以下书写要求:

(1) 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缩写词除众所熟知者外,在正文中第1次出现时,应写出中文全称和英文全称及英文缩写。

(2) 使用法定的物理量和单位。例如 (相对)分子质量用Mr,溶液浓度单位用mol/L;热量单位用J(焦耳),时间用s()min()h(小时)d();每分钟转数用r/mincpm可作缩写词,不用作单位。

(3) 所有化学试剂物质、蛋白质、核酸或基因等名称按国际通用标准表示法书写。例如蛋白质英文缩写用正体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基因名称英文缩写用斜体,其大小写依物种不同而不同。

3.2.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提供实验取材和所用方法其描述应清楚和准确。对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中文字数限2 000字以内。

3.2.3 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的重点,要高度概括和提炼,用次级标题分段叙述。次级标题应能反映主要结果。提倡按“基于何种理论或目的,采用何种技术/方法,获得了什么样结果”层次描述结果。研究资料除文字描述外,主要以插图与表格的形式表达。

(1) 图表要具有自明性,图表本身给出的信息应能说明所要表述的主要问题。所有插图(包括图题和图注)和表格(包括表题和表注)均用英文表述,放入文中适当位置。同时上传稿件时,将图单独上传。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表题置于表格上方,表下方需有必要的英文注释。

(2) 英文图注说明(Figure legend)应包括图题、简要研究体系关键技术策略或方法的描述,以及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及结果(P值)、特殊图示说明,以求达到只阅读英文摘要和英文图注即可理解论文概要。勿在图注中描述结果,要用图题体现结果。

(3) 图片清晰,分辨率不低于1 200 dpi。图中文字需统一字体字号,方法如下:将图像设置成合适尺寸(双栏不超过7.5 cm,通栏不超过16 cm),分辨率设置为1 200 dpi,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为保证印刷质量,请作者在投稿前务必对图片清晰度做自检,方法如下:在word文档中将图放大至500%,线条和字母等应清晰、锐化,如不符合要求,请自行替换。

(4) 画图线条要均匀,勿过粗或过细。纵横坐标要给出物理量和单位。

(5) 电泳图中分子质量标准要给出标准值,对准电泳条带,同时用箭头指出目的产物位置及分子质量。

(6) 本刊提倡蛋白质印迹结果在图例下方列出密度扫描后目的蛋白与参照蛋白的比值(如p53/Actin)。

(7) 图表物理量应尽量使用量的符号表示,物理量名称与单位之间用斜线隔开。

(8) 统计学中的平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本刊鼓励以直方图表示的综合数据的重复试验次数/n ³5

(9) 所有插图请用JPGTIF格式制作,统计学处理的直方图用Excel制作,以便编辑加工。

3.2.4 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结合结果、文献开展的延伸性、扩展性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的分析性论证;避免结果的重复性描述。可按次级标题分段叙述.必要时可将结果与讨论合并。中文字数、术语及符合限1 500字以内。

3.2.5 致谢(Acknowledgments)内容应简单明了,无此内容可不写。

3.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并在论文中引用的近年正式出版物,以期刊为主,勿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研究生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

(2) 参考文献引用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3) 本刊要求参考文献中给出前3位作者姓名,其后用“等”或“et al”。作者姓名写法是姓全拼在前,名缩写在后,姓与名之间不加缩写点,不加标点。

(4)外文期刊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文题、期刊[J],年,卷()号:起止页码。其中期刊用缩略名(参考PubMed规定写法)。例如:

[1] Okuda S, Tsutsui H, Shiina K, et al. Defensin-like polypeptide LUREs are pollen tube attractants secreted from synergid cells [J]. Nature, 2009, 458(19): 357-361

(5)中文期刊格式,除以上要求外,还需将作者汉语拼音姓名、英文文题及刊名放在括号内,附在中文刊名后,例如:

[2]陈艳红,杜菊萍,刘建胜,等. DUF784基因在花粉管导向中的功能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en YH, Du JP, Liu JS, et al. Changes of expression profile induced by NGX6 transfec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J]. Chin J Biochem Mol Biol), 2010, 26(10): 903-910

(6)专著格式为:[序号]作者(编著者)姓名、(论文集篇名,In或见:主编姓名ed或编)、书名,版次(M)、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例如:

[3] Sambrook J, Russel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M].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 636-648

中文专著还需译成英文放在括号内,附中文后。专著如引用中译本,则取以下格式,例如:

[4] Sambrook J, Russell DW黄培堂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Sambrook J, Russell DW Ed. Huang PT,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M].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

本刊优秀论文奖

本刊由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教育家郑集教授(1900~2009)与张昌颖教授(1906~2006)出资,特设“郑集青年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93年建立)和“张昌颖青年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每两年评选1次、每次评选8篇,奖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获奖者将在当年举办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全国学术大会上颁发奖金和奖状。

本刊编辑部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102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