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然科学 >


第四纪研究杂志论文发表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 版 地:北京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410

国内统一刊号:CN:11-2708/P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电  话:010-82998119,010-82998122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第四纪研究


第四纪研究Quaternary Sciences(双月)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其前身为《中国第四纪研究》,为不定期出版物,于1989年更名为《第四纪研究》,并改为季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扩版为大16开本。

半个世纪以来,在历届主编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第四纪研究》伴随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一起成长,记载了第四纪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刊物的学术方向明确,刊登的文章着重于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以及前瞻性,尤其注重文章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其特色鲜明,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展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窗口,交流第四纪研究成果的平台,弘扬与传播科学精神与第四纪科学知识的阵地,为第四纪科学的普及和理论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办刊任务: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宗旨:涵盖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其宗旨是贯彻双百” 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研究的基础和应用水平。

主要报道:第四纪研究新理论与技术,第四纪沉积与地层、第四纪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第四纪资源(金属、非金属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环境工程与应用第四纪,第四纪动植物演化与新发现,全球变化与人类环境相关性,天文周期与气候演化,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与地质事件(包括灾害性事件)与国土整治,国内外有关第四纪研究新趋势等。

《第四纪研究》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有多种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本刊,国内有关检索机构均收录本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等。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810月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中,《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2817,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2;影响因子为1.972,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又据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本刊综合影响因子为2.339,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为15/108;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引用总被引频次为3262,在地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中同样位居前列。

获奖情况:2008~2017年,连续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在201710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中,《第四纪研究》再次进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行列,有效期到202012月。

 

第四纪研究杂志核心期刊地质论文发表指南:

一、办刊宗旨

《第四纪研究》是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涵盖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其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

二、来稿要求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简练。论文必须包括:1)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2)文首的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首页页脚处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从事专业和E-mail地址)、资助来源(注明批准号);4)文末的参考文献;5)英文摘要包括:研究地区,研究对象或内容(什么样品等)和研究方法,以及正文所得的详细研究结果(主要的数据结果)或研究结论。中、英文摘要内容和相关数据应与正文所得结果一致,尤其是在文章中没有得到或叙述的数据或结果在摘要中不要出现。

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非许用单位符号务必换算成许用单位符号。有关地层名称和地质时代,须按全国地层委员会最新《中国地层指南》的规定处理。外国人名用原文全称。本国地名以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为准,外国地名按《世界地名译名手册》,手册上查不到的请加注原文。

文稿请尽可能使用电子文本,其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字符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写,层次划分形式用:11.11.1.1等表示,后边空一字距再写标题。引言和结论也按序编号。

文稿中的图、表应放在第一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末。图、表内文字为中文。附相应的英文图名。附图力求简明清晰,墨色要黑,线条要匀,图中文字、符号、横纵坐标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柱状图应标明深度,剖面图应标明方向和深度。彩色图版长×宽不超过25cm×17cm。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

本刊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并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写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在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序号应置于方括号中,引文如提及作者,序号应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如引用文献序号作为文句中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标标示;如引用未提及作者姓名,其序号应置于引文中适当位置的右上方。要求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作者(或编者)书名[M]. 版次(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2)文集析出文章:作者题目[C]//编者文集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3)连续出版物(中文文献或期刊要按原文写成英文附在其后):作者题目[J]. 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et al.”,人名之间用分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外文书名、文集名中的实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文集和连续出版物中的题目,除篇首第一个字母、地名、专有名词外,其余均小写。

文末中文参考文献需要中英对照,必须按原发期刊英文形式标注(包括中文文献中的英文作者姓名、英文题目、英文期刊名等)。如原发刊物不含英文题目,请正确翻译。(详见官网期刊文献格式www.dsjyj.com.cn)。

三、审稿

本刊遵循公平公正、符合本刊宗旨、择优选用的原则。采取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

投稿者可建议35名审稿者(请注明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通信地址、邮编和电话),供编辑部参考。要求回避的审稿者不得超过12人。

四、投稿约定

文稿不得一稿多投。凡在国内外发表过的文稿,本刊不再接受。

来稿经编辑部送有关专家审阅和主编、编委会讨论,原则上将在4个月内决定采用与否。超过4个月后作者又未收到编辑部的信函提出延期,可自行处理,此期间内收到复函和录用通知者,不得另投它刊。

可通过网站投稿系统投稿(www.dsjyj.com.cn)或者直接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部邮箱(dsj@mail.iggcas.ac.cndsjs@mail.iggcas.ac.cn),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退还作者修改后再投,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收到符合要求稿件时间为收稿日期。

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来稿一经发表,需按规定交纳版面费,编辑部酌致稿酬,并赠送抽印本20份及样刊2册。

编辑部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010-82998119010-82998122E-mail: dsj@mail.igcas.ac.cndsjs@mail.ig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