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然科学 >


地质论评杂志论文发表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出 版 地:北京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CN:11-1952/P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10-68999804 68999023 68999024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双月)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创刊于1936年,80多年来,《地质论评》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地质论评》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为主要任务。以论、评、述、报为特色。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等。

目前她在地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地位,文稿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均位居前列。她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国际上被JICSTBIGBiological AbstractsGeographical Abstracts等专业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位居前列;在中国核心科技期刊遴选中,按多因子加权统计排序,2004年《地质论评》位列地质类期刊的第一位,2008年位列第三;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2018年连续被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该评价是以期刊被SCI统计源期刊的他引影响因子和总他引频次为基础,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该指数排在所有科技期刊前5%的称为“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2014年被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 

 

地质论评杂志核心期刊地质论文发表要求:

1  题目:文章标题要力求精炼、准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可以有附标题。

2) 作者: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由作者自行确定,每一位作者应是文章真正的著作权人。

3) 作者单位:是作者完成本文时的所在单位,请用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4) 内容提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交代清楚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证据、结果和结论等。但综述、评论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

5) 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鉴于地质学论文的特点,关键词应选取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

6) 引言:本刊不标引言字样,但必须有引言节,交代清楚本文(研究)的目的,简要介绍本文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本文的方法、目标及创新之处等。

 7) 正文:一般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

8) 图和表: 为了使论文清晰明了,应多用图和表。注意,首次发表的测试数据必须列表给出,不得以图代替。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设计图的宽度时应优先选择以下3个尺寸:80mm(单栏)168mm(通栏)240mm(卧排),最大尺寸为168mm×240mm。坐标图纵轴的标注置于纵轴之左,平行纵轴,字头朝左、居中放;若右侧是另一刻度纵轴,则标注放右纵轴之右,字头仍朝左,居中。横轴标注放横轴之下,居中。顶线为另一刻度横轴时,标注放顶线之上,居中,字头向上。图、表应有名称以及相应英文,图例注释应有相应英文。

9)致谢:组织创作、为创作提供帮助或咨询的人和单位可在谢语中表达。

10) 参考文献:本刊采用著者年制。在正文中的引用有两种方式:一是,作者名作为正文的一部分,后紧跟圆括号,括号内标明文献形成年代。例:黄汲清(1984)指出……”李春昱等(1980)认为……”Smith等(1990,1992,1996)研究表明……”; Иванов等(1999)指出……”。二是在所引述内容之后,在圆括号中列出第一作者(多作者时加相应文种的字,如英文的et al.,俄文的и др.)和年代,例:“(李四光,1945)”“(黄汲清,19781984;黄汲清等,1983Смирнов,1986; 李春昱,1959;李春昱等,1980Smith et al.1990,1992,1996;Иванов и др. 1999)” (同时列出多篇文献时,次序一般按年代先后)

 文后参考文献表, 所有文献均放在参考文献/References”标题之下。文种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排列。中文按第一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按年代先后排列。其他文均按各自第一作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西文书名、刊名的所有实词首字母必须大写,但文章的题目只有全题目的第一个字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地质论评》自2016年第1期起恢复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详见本网站推荐文献栏下的有关文件。

 按著作权法和国际惯例,所有作者均必须列全,请列出全部作者。但:专著可按原书封面样式给出;引论文集中的某篇论文,指明主编一人即可(“: XXX,等. 主编.”)

 引用博士或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请注意在论文题目之后(即次要责任人的位置),加上:导师:XXX”

 引用译著,作者名按译著出版时的文种(中文或原文),年代按译著出版年代,请注意在译著题目之后(即次要责任人的位置),注明译者: “XXXYYYZZZ.

 例: 伊万诺夫 C C,斯米尔诺夫 И B. 1980. 苏联XXXX. 张三,李四. . 王五. . 北京:地质出版社, 1~199.

 每条文献的列出格式请参照我刊2001年以来的文章。引用华人的西文文章时,应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和参考文献表中均尽量将作者的姓、名均全拼,即除非原著发表时,作者的名就未能全拼。姓在前,名在后。因为绝大多数华人都有太多的同姓者,如Zhang(张、章、仉)、Li (李、厉、黎)Wang (王、汪)Liu(刘、柳)Wu(吴、乌、伍、武、毋、巫、邬、舞)Yan (严、言、燕、颜、阎、闫、晏、闫、鄢)。仅以姓和名缩写,往往无法明白作者是哪一位。华人文章的英译也请将姓和名均全拼给出。

11)注释:引用非公开出版物时,文中以作者名后加上角标阴圈码标注,在文后单列注释一栏,格式同参考文献。博士或硕士、学士学位论文,作为公开出版物列入参考文献中。

12)英文摘要:在《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中文版)上发表的论文必须提交英文摘要,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关键词、致谢、作者简介。作者和作者单位均应为全名,内容提要与相应中文摘要一致,也可以更为详细。

  《地质论评》自2016年第1期起大大加强了英文摘要。详见本网站推荐文献栏下的有关文件。

13) 作者简介: 主要介绍作者的学术经历,自1998年起增加了电话、电子信箱、传真等,以方便读者与作者直接联系,请尽量提供。家庭电话和手机可提供给编辑部,以便编审过程中联系。

    14) 图版:现在,图版一般均按图处理,直接插入正文内,不再制成图版。作为图处理时,各子图的编号用小写拉丁字母,且加圆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