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然科学 >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出 版 地:北京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1719
国内统一刊号:CN:11-5368/P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10-58995171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Climate Change Research(双月)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跨学科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的重大活动信息。本刊旨在促进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并推动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策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本刊由中国气象局原局长、国家气候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秦大河院士出任主编,编审委员会其他成员均为来自气候变化研究和决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适宜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业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阅读,关注气候变化的公众也可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及知识。
目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JC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之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
我刊每期发行1000册左右,主要面向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国家及政府各部门相关决策者,本刊网站(www.climatechange.cn)上可以免费下载论文全文。
本刊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为4~8个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核心期刊栏目设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对策论坛、简讯等栏目,其内容包括:国内外气候变化及其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报道全球变化最新的观测事实、重要信息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措施和技术成果等;及时反映国际气候制度与气候外交谈判的信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核心期刊核心论文发表须知:
来稿要求
内容:来稿应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同时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文责自负。
篇幅:来稿应力求精炼,图表和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论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以6000~8000字为宜,文前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文后附英文摘要,并在中英文摘要后列出3~8个关键词。
题名: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署名:作者名按顺序排成一行,下面写明工作单位的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来自不同单位时,要分别列出单位名称,并在相应作者姓名右上角标号。中国作者英译名请按汉语拼音拼写;作者单位的英译名称应由小到大,请勿缩写。
中文摘要:请用第三人称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做主语。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要交代背景,更不要阐述一般性的知识,不要有图表和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不应比中文摘要内容少。注意时态、语态、人称的正确使用,以及冠词、数词、单复数的正确使用。
引言:主要交代背景,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特点及创新之处。请勿在引言中插入图、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
正文:文内各级标题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1;1.1;1.1.1;2;2.1;等标著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不超过3级。正文内容用5号宋体、单格行距排版。
图件:图要放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尽量采用黑白线条图(或彩色图)。坐标标目应由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如p/hPa。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字母标注,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标注。图框下标明图号、图题和图注(中、英文对照)。图件涉及国界时应采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绘制,自绘的中国地图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
表格:请使用三线表格式,中、英文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之上,表注置于表格之下。
物理量:文中出现的以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变量符号用斜体。有些以英文字母缩写表示的量名称不能误作量符号,如夏季风强度指数(SMI)的量符号可以定义为ISMI。
单位:来稿请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如m/s。废止的计量单位请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首页脚注:论文如果有资助项目请标明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职称(职务或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和E-mail地址。
a. 连续出版物及其析出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要精选、要与文章内容有关,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且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在引用文献的右上角。文后参考文献按以下著录格式著录(参考文献中的符号一律用半角形式录入)。 自2019年开始,中文参考文献需在其后给出对应的英文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题[J]. 原文献题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DOI:
[1]张莹, 陈迎, 潘家华. 气候工程的经济评估和治理核心问题探讨[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5):442-449.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6.056
[2]Thompson L G, Yao Tandong, Davis M E, et al. Tropic climate instability: the last glacial cycle from 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ce core[J]. Science, 1997, 276: 1821-1825
b.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3]施雅风,黄茂桓,姚檀栋,等. 中国冰川与环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11-12
c. 论文集著录项目、格式和符号
[序号]作者. 析出文章题目[C] // 编著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吴紫旺,刘永智,谢先德. 冻土承载力的现场原位试验研究[C] // 青藏冻土研究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112-119
* 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列出,作者之间加逗号;作者超过3人只列前3位,后加“,等”或“, et al.”字;欧美作者著录格式为姓前名后,名缩写;中国人名拼音不能缩写
*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代码根据GB/T7714-2015的规定,以字母方式标识,它们是:专著[M];期刊文章[J];论文集[C];报告[R];软件[CP];国家标准[S];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
其他引用论文格式的著录,请参考近期本刊出版物,或查看网站上电子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