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业科学 >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学会
出 版 地:福建省福州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0018
国内统一刊号:CN:35-1327/S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扩展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591-83771857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森林与环境学报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双月)原名《福建林学院学报》,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等。创刊于1960年,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业有关的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文章,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
《森林与环境学报》长期以来被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数据库(AGRIS)、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版)》公布的结果显示《福建林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为1.238,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8位。
《森林与环境学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鼓励学术创新,以传播最新林业学术成果和信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林业学术人才为己任,主要刊登林学基础理论、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机械与土木工程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文章。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
森林与环境学报杂志核心期刊林业核心论文发表须知: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应在“作者投稿承诺及授权书”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1 来稿要求
1.1 来稿应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守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保守国家机密和专利机密。
1.2 来稿应与林业有关,论点明确,信息准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语句通顺,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10 000字(包括图、表、摘要及参考文献)。可通过电子邮箱(fjlxyxb@163.com )投稿。
1.3 来稿必须包括(按顺序)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单位(写明地址和邮政编码,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馆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及英译单位、外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正文、参考文献。
1.4 来稿首页地脚处应注明被资助的基金项目(包括课题名称及项目编号)及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研究方向,E-mail]。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以“;”隔开。
1.5 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
1.6 摘要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300字以内),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讨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写成“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不要写成“本文……”,“作者……”,“我校……”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要求相互对应。
1.7 图表应附于文中的适当位置,均要写明中英文图题和表题。若仅有1个图(表)则图(表)序可定名为“图1(表1)”。图题注在图下方,表题注在表上方。图(表)与正文间空1行,采用三线表。图中文字用小5号(或常规8磅)宋体、数字及英文用小5号(或常规8磅)Times New Roman;坐标轴线粗细用第二条线。
1.8量和单位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符号、单位、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要规范化,并采用标准符号表示,文中出现的组合单位请采用中圆点的形式(如mmol/L改为mmol·L-1)。
1.9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随文标注,在正文引用文献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序码,并与文末参考文献表序码对应一致。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并已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著录格式为:
期刊:[序号]作者(若有3个以上作者,请写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 al”,下同).篇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图书:[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篇名[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细分到学院),年份.
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OL].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检索日期].http://www.网址,主页.
2 注意事项
2.1 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编辑可对来稿作适当文字修改、删节或退请作者自行修改,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修改,请在投稿时说明。
2.2 为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数据库(AGRIS)》、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等多家数据库收录,作者著作权中数据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3 本刊有严格的审稿制度,稿件经专家审阅,由主编终审定稿。凡投本刊的稿件,一般在3个月内告知作者处理意见(双方另有约定除外)。如稿件不予录用,望谅解。来稿务请写清作者或联系人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0591-83771857 E-mail:fjlxy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