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业科学 >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出 版 地:江西省南昌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2286
国内统一刊号:CN:36-1028/S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791-83813246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双月)是江西农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农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A)、英国《动物学记录》(ZR)、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学中心文摘》(CABI)等收录期刊,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6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核心期刊农业核心论文发表须知:
1 来稿要求
1.1 文稿务必论点鲜明、信息准确、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保密制度、作者的署名人数及顺序有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无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所有署名作者需要对文稿署名认可;本刊反对一稿多投。
1.2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含单位名称、 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文章标识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1.3 来稿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资助的基金项目(有则写):包括课题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E-mail,具体格式请参考我刊近期学报。
1.4 题名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 20 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名。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不要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
1.5 摘要 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内容,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字数一般控制在 200~300 字),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1.6 正文 各层次标题可用阿拉伯数字联系编号,如 1,1.1,1.1.1,2,2.1,2.1.1……,层次划分一般不应超过 3 级,均左顶格编排。
1.7 图和表 应精选和精心设计,具有自明性,避免文、表、图相互重复。图要大小适中(半栏图宽≤7.5 cm,通栏图宽≤16.0 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裁剪得当,有些图片应标明放大倍数。表采用三线表设计,标目要明确。图表内容应与正文相一致,图序和图题、表序和表题、表头、表项,以及图表注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
1.8 量和单位 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符号、单位、数字等应该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要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1.9 对作者参阅和摘引的同行已有的相关或相近研究要在参考文献中给以著录。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资料,并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中文参考文献后须著录对应的英文对照。其在文中著录的格式为:
期刊文献的著录要素:
作者. 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J]. 期刊名称(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 出版年度, 卷(期): 页码范围.
[1] Ebert A D, Yu J, Rose F F, Jr, et al.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atient[J].Nature, 2009, 457(7227):277-280.
[2] 廖伏明, 周坤炉, 盛孝邦, 等.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研究[J]. 作物学报, 1999, 25(5):622-631.
Liao F M, Zhou K L, Sheng X B,et al. Studies on combining ability of major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three1ine indica hybrid rice[J]. Acta Agronomica Sinica, 1999, 25(5): 622-631.
[3] 宋宇, 邹小云, 贺浩华, 等.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 26(5): 719-725.
Song Y, Zou X Y, He H H,et al. Analysis on combining ability of yield characters and related characters in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rice[J].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2004, 26(5): 719-725.
专著类文献的著录要素:
作者. 标题 [M]. 翻译者, 译. 版本.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页码范围.
[4] Arora D. Mushrooms demystified[M]. Berkeley, California: Ten Speed Press, 1986: 120-126.
[5] 包建中,古德祥.中国生物防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33-139.
Bao J Z, Gu D X. Bi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M].Taiyua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1998: 133-139.
[6] 莎姆布鲁克 J,拉塞尔 D W.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黄培堂, 译.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6-30.
Sambrook J, Russell D W. The condensed protocols from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M]. Huang P T,translate.3rd ed.Beijing:Science Press, 2002:26-30.
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要素:
作者. 文章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M]// 责任者. 专著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页码范围.
[7] Tukey H B. Leaching of substances from plants [M]// Preece T E , Dickinson C H. Ecology of leaf surface micro-organisms. London:Academic Press,1971: 67-80.
[8] 李增智,王联德.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M]//林乃铨.害虫生物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39-265.
Li Z Z,Wang L D.The use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M]//Lin N Q. Biological pest control.Beijing:Science Press, 2010: 239-265.
学位论文著录要素:
作者. 文章标题 [D]保存地:保存单位,保存时间.
[9] Lima M B. Studies on species of the genus Xiphinema and other nematodes[D].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65.
[10] 李杨.保水剂与肥料及土壤的互作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Li Y.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PA and fertilizer and soil[D].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12.
电子文献著录要素:
作者.标题[EB/OL].(网络发布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链接地址.
[11] 新华社 . 生态专家提出大力发展构树产业 [EB/OL].(2007-06-12)[2011-01-10] . http://news.163.com/07/0612/16/3GQ5LCT60001124J.html.
报纸中的析出文献著录要素:
作者.标题[N].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版次).
[12] 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革命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2 注意事项
2.1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适当的文字性修改,删节或退请作者自行修改,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修改,请在来稿时说明。
2.2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中国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Library)”、北京超星公司“超星学术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予以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3 请在来稿时注明作者或联系人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2.4 凡投本刊的稿件,均在 3 个月内告之处理意见(双方另有约定和寒暑假除外),请勿一稿多投。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区志敏大道 1101 号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邮政编码:330045
电话:0791-83813246
网址:http://xuebao.jxau.edu.cn
投稿系统:http://www.jxndxuebao.com
投稿系统备用链接:http://ees.chinasciencejournal.com/user/login.action?pageCode=jxnd
E-mail:ndxb777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