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大数据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路径(2)


2021-05-08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王小强

第四,构建和完善社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机制,培育社区共同体精神。大数据为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各个参与治理主体的共治善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和高效的实用工具,而构建协商共治机构则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方法和协调社区多元主体利益的有效手段。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为构建社区共同体精神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在抗击疫情期间积极有序地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和应急志愿服务,发挥各自独特优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载体和方式,更要顺应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打造更加智能化、生态化、人本化的未来社区共同体。充分调动和挖掘各类治理资源,使“各自为战”变为“团体作战”,构建和完善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工作的参与和协商机制。加大政府购买社区民生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社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畅通和规范建设,有效整合社会公益服务资源,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中,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的共治善治,共建基于共同体精神认同的社区和谐环境。

第五,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构建起党员、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格局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成效显著。社区党组织勇于担当,带领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承担起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模式为主轴,依托党建“微网格”,一是要完善和创新社区党建互联互动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协同一致,不断增强社区党建的整体效应;以“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着力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疫情防控“最后一米”,提高党建工作施策的精准性,推动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二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党建机制,形成以网格党支部为基本单元,构建“双向互动、上下联动”的开放式党建格局,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区防线”。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9年度镇江市政策引导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镇江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RK20190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②欧江:《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为”与“不为”》,《人民论坛》,2017年第7期。


上一篇:【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下一篇:【核心期刊】我国卫生防疫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我国卫生防疫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 【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 【核心期刊】从便民服务改革看政府社会治理效
  • 【核心期刊】虚拟养老院:含义、问题与创新路
  • 【核心期刊】“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 【核心期刊】基层“反向避责”现象的表现与行
  • 【核心期刊】我国新职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 【思政论文】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机理
  • 【思政核心期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彰显实践育
  • 核心期刊论文:网民低龄化特征、趋势及应对策
  • 【新闻传播】爆款短视频为突破口 深度融合全
  • 核心期刊论文:“饭圈”争议及治理
  • 核心期刊论文: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核心期刊论文: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 核心期刊论文: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 核心期刊论文:医疗领域腐败的治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