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社会各界应营造自由宽松的新职业发展环境。新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就业环境的塑造至关重要。首先,社会各界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新职业发展环境,尤其要注重发挥媒体对于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作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看待新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去学习和从事与新职业相关的工作;其次,要建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社会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全社会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鼓励人力资源培训企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劳动者不断提升适应社会新发展需求和新就业形态的能力,为新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最后,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组织参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开通专项社会资金项目,不断丰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丰富的经济来源和动力支持。
第四,加快市场化改革,健全做大劳动力就业市场。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把握当前人工智能、5G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市场运作的时空局限,加强网络化市场建设与智能化市场管理,以大数据作支撑不断完善市场运行和交易机制,增强市场运作的灵活性以及人们对市场发展变化的了解和适应能力;其次,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扩大要素市场配置的内容和范围,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健全做大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人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为新职业人群提供宽松有保障的发展环境,鼓励传统从业人员向新职业者过渡和转型。
第五,劳动者应热情拥抱新职业,主动适应和推进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当调整自身的择业观,一方面要主动应对职业领域的新变化,增强应对职业危机与挑战的意识和能力,在行业转变与职业变革的过程中找准个人定位,热情拥抱新职业,主动适应和推进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更要摒弃利用新职业实现“一夜暴富”“全网爆红”等功利主义心态,新职业的“神话”虽有,但成功不可复制,广大劳动者应充分认识到,唯有在专业水准、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等方面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行稳致远。
(作者分别为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院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WU2009102)研究成果】
上一篇:【思政论文】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管理论文】疫情危机下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