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5作为日渐成熟的融媒体表达方式,为众媒体广泛采纳。本文以H5中的声音为主要关注对象,抵近观察声音在H5传播中的作用,尝试在学理上勾勒声音要素对传播的积极意义,追问主体性在传播中如何彰显。籍以此文,笔者希望用理性观点考察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鲜样本,学懂弄通媒体融合发展背后的范式更新和开阔语境。
【关键词】声音源;认知模式;耦合存在
H5作为日渐成熟的融媒体表达方式,為众媒体广泛采纳。因H5表现形式多样,体验交互感强,广受肯定。那么,何为H5? H5的全称是“HTML5”,第5个版本的“描述网页的标准语言”,简称H5。此为技术层面的阐释,传播学上对其的学理讨论有待丰富。本文以H5中的声音为主要关注对象,抵近观察声音在H5传播中的作用,尝试在学理上勾勒声音要素对传播的积极意义,追问主体性在传播中如何彰显。籍以此文,笔者希望用理性观点考察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鲜样本,学懂弄通媒体融合发展背后的范式更新和开阔语境。
一、H5发展概况
以H5为关照对象,正是基于其为融媒体产品带来诸多表达的可能性而广受肯定。就表现形式而言,H5是为图文、音频、视频、页面游戏等的集合体;具有体验与交互性,H5适用于PC和智能手机,H5的界面设置,导入了互动功能,从最初类似PPT静态的翻页动作已经演进至复杂的游戏互动体验;演进依赖硬件支撑。可以预见,随着5G商用,流量瓶颈得以解决,H5中有望加入4K视频、AR/VR等更多内容。
二、H5中的声音是什么
文章以成都日报社锦观编辑部2019年推出的两组H5产品作为观察样本,具体讨论声音对H5传播的影响和主体性的显现。比如,以H5《成都新画卷!落实总书记嘱托天府今更美》为例,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成都日报以2018年成都发展为底图,将城市在公园城市建设、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展成就用H5方式展现出来。产品全网传播量超1000万,被中央经济网、人民网、四川发布等中央省市媒体相继转发。H5里中电熊猫、战旗村、夜游锦江等不同的场景以手绘形式呈现,用户体验强。
(一)声源界定
不论是从H5生产者或传播对象的角度反溯,H5里的声源界定均不可回避。对声音的界定实质上包含了以下几个问题的思索。第一,如何能够实现发声,音频格式的出现为声音参与到H5中提供了技术可能,目前广泛应用的H5平台均支持mp3、avi等格式播放;第二,声音在H5中的呈现是被动或主动状态,是否助推叙事的展开;第三,声音是否具有交互性设置,如点击——发声。笔者将声音分作环绕声(被动声源)、叙事声(交互声源),结合两组H5进行具体的理论铺陈。
1.环绕声(被动声源):背景声、环绕声在H5场景中并不占据主动角色,为H5叙事提供环境氛围烘托,常见的背景声有自然场景声音、生活场景声音、背景伴奏音乐;在两组H5中,环绕声起着烘托氛围和交代故事背景的作用,H5《成都新画卷!落实总书记嘱托天府今更美》的背景音乐为《双面燕洵》,抖音平台传唱度较广的音乐,音色明亮旋律轻快与天府成都匹配度较高。
2.叙事声(交互声源):除开视频、图文,以旁白或读白方式参与到H5中,重申和强调主题内容,激发听觉官能,助力完成传者与受者的传播关系的缔结。
环绕声(被动声源)与叙事声(交互声源)两种声音类型的主体性显现略有不同。前者被动播放,为H5场景建设的氛围营造所服务,贯穿传播者的意图、主题等传播期待,有助于传播者的主体性显现;后者交互声源拥有交互功能,受者可参与互动,并从受者出发改写传播关系,赋予H5产品以二次创作和意志彰显。
(二)声音作为一种认知模式
黑格尔认为视觉与听觉是两个“认识性的感官”。援引丹尼尔·贝尔对声觉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声音在官能体验上的诸多意义。“声音不同于文字,它是区别于视觉影像的另一种影像,而它们是可被听到的,是一种视觉影像的新维度,一个新构成元素。”[1]往深层开掘,声音拥有认知性的功能。
1.声音景观
包含两类声音,自然声音、特殊声响,这些带有辨识度的声音,带有较强标识属性。如瓢泼大雨、鸟呜啼转、潺潺水声,场景与背景便跃然纸上。社会性声音,如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生产生活声音等等。在H5《出警!川A7536警向暴雨中心驶去……》中,雨声始终伴随整个H5,雨水滂沱不停息不仅是天候,更为整个叙事引出了伏笔。
2.声音耦合
声觉与视觉互为补充,为碎片化的视觉要素提供耦合、塑性等作用,提升受者情绪感染力;另外表现在对话交谈,推动整体叙事。在H5中,我们感受叙事逐渐成为一个容纳各种叙事模式的整体出现,文字、图片、视频之外,言语、声响、音乐成为重要的加盟力量,视觉与听觉已然分不清主次,图像与声音交互形成的视听世界横跨在传者与受者两大主体之间。在两组H5产品中,声音、视频、手绘耦合存在,要素表达不能割舍,共同推进叙事,声音、图像让受众在体验中增加了代入感、现场感,感染力和传播力得以彰显。
三、声音是否有助于主体性彰显
听觉的加盟对H5的官能表达意味着什么,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其实就是在叩问传者与受者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了哪些知觉体验。正是这些知觉体验维系着传者与受者的亲密关系,助力主体性在传播关系中生长,并为H5传播增添丰富内涵。
(一)传者:H5生产者
我们认为传播中的表达首先基于事件层面的展现,传者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组织起一个故事,受者通过“叙事感”接受讯息。
这里对叙事感的界定,我们援引齐泽克的论述,“真正的新事物是在叙事中浮现的,叙事意味着对那已发生之事物的一种全然可复现的重述——正是这种重述打开了以全新方式做出行动的(可能性)空间。”[2]声音+图文+交互(听觉+视觉+触觉)共同组成了H5的传播内容,由此我们理应看到声音在H5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张伟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图一声”叙事及其审美建构》中的观点,“无论是言语抑或音乐和音响都担负着事件叙述的功能,它们作为有源的声音系统,都来自叙事时空,与画面时空保持一致,成为银幕事件的组成部分”[3]。
上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网民低龄化特征、趋势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新闻传播】微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新闻传播】论声音在H5传播中的主体性意义
2021-04-01 来源:新闻传播 作者:庄伟伟 王欢
Copyright© 2011 - 2021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