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思政教育论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


2021-03-15    来源:文教资料    作者:李冬萍


(三)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高校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形成的,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保持充足的耐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网络道德原则,并让学生慢慢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使学生在网络平台自发规范自身行为。教育人员还需要定期开展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引入各项实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道德观。教师还应该积极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并倡导学生多参加志愿奉献活动,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形成责任意识及道德判断能力,理性使用网络。
  (四)积累网络知识,提高思想觉悟。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网络技术的普及与进步,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表现出依赖性,渴望在网络世界得到精神慰藉。但网络信息中有一些低俗暴力信息,容易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学生免受不良信息侵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专业授课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添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保证信息纯洁。
  大学生虽然大部分已经成年,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思想意识容易受到周边氛围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建立起校园网络文化系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网络文化形式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3]。同时,高校在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文化输出的同时,应当注重网络信息的文化性、主流性、知识性多方性能相结合,向学生输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关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时,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根据时事热点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立专门部门撰写微信文章,保证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接收到正确思想观念与相关信息,保证学生思想的正确性,营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在微信公众號推送正确使用网络知识等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短片,发起关于网络传播方面的辩论会,通过现代媒介宣传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网络传播对学生的影响力逐步加大,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模式发生改变。网络传播为学生带来更多信息,对学生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进一步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冯培.基于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8).
  [2]刘芳华,邱东升.巩固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N].江西日报,2018-12-31.
  [3]姜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可行性研究[D].沈阳:辽宁工业大学,2019.
上一篇:思政教育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创新之路 下一篇:思政教育论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相关文章推荐

  • 思政教育论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
  • 思政教育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创
  • 英语教育论文:有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
  • 英语教育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策
  • 核心期刊论文:警惕新型网络诈骗盯上农产品订
  • 核心期刊论文: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的思维原则
  • 思政核心期刊:“互联网+”思政教育助力培养
  • 思政论文:如何推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
  • 谈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 疫情下音乐教学与网络资源的运用
  • 音乐教育论文: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模式
  • 音乐教育论文:当代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探
  • 音乐教育论文:新形势下高校流行音乐教学的策
  • 音乐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流行音乐教
  • 音乐教育论文:世界主流教学法在音乐教学实践
  • 核心论文:高校思政工作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