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协同化传播生态。传播环境虽然并非传播本身,但却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造有利于传播效果的制度环境、生产生活环境也尤为重要。一是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坚实群众基础。实际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也更加明显。二是注重家庭、学校、社区等生活环境的影响因素。利用家庭环境,推进家风、家训建设,推选文明家庭。利用学校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不断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推进社区村落文化建设。三是强化制度的保障作用。要通过传播和贯彻政策、法律等正式制度,明确“什么能做与什么不能做”。建立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非正式制度,督促民众“什么该做与什么不该做”,发挥制度的奖励与约束效果,引导人们在理性判断基础上的自觉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新华网,2020年11月3日。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③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
上一篇:核心期刊论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下一篇:社会治理核心期刊: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议题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