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论文:让全民阅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撑


2021-03-08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周少来

【摘要】大力促进全民阅读,全面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素质和修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这不仅需要建构全民读书的良好社会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还需要不断优化公共读书服务体系,为全民阅读提供更便利条件。而每一位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事关全社会的科学素质、民主素质、法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实现,事关当代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品质和质量。

【关键词】全民阅读 公民素质 现代化国家 公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6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又下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古人常言:“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自古就有崇文重教、惜时劝学传统的农耕中国,“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几乎成为中国人的传世信仰。然而,曾几何时,随着国门打开,世俗化和功利化甚嚣尘上,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无时不在挤压着国人的读书时间。为何读书?读书何用?时常受人质疑,甚至“读书无用论”时有泛滥。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成为亟需国家推进的战略行动,由此,为何读书?读书何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从国家战略行动的站位高度,从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长远眼光,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素质,应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内在构成,应是全民自觉参与的人本工程,需要从读书理念、读书氛围、读书服务和公民幸福、公民素质等各方面加以系统地梳理和持续关注。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构成

世界各国现代化大潮汹涌澎湃,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在急剧推进,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将进入一个品质全面提升的新时代。

首先,人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经验,基本的规律性认识是“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不仅因为人是现代化进程的主体因素,更是因为人是所有现代化事业的最终目的,所有的现代化建设项目和发展工程,都是为了人的素质提升和生活幸福。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19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行的“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都是注重全面推进的现代化,都包含着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和主旨因素。

其次,人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人的现代化不仅是全面现代化的服务宗旨和最终结果,也是全面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先决条件和支撑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事业不仅失去值得追求的终极价值,也将失去主体能动的根本因素。因为任何再好的现代化制度和改革政策,都需要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实施和执行,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以及适应变革、开放包容、尊重科学和注重实效等现代化素质,就是实现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因素和条件。

再次,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人的素质与现代化品质互动提升的过程,最终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进步,最终也是为了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和进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素质的提升既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发展的鲜明标志。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离不开知识视野的开拓和科学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最基本的读书和学习。而这是人从“胎教”开始到“活到老、学到老”,终其一生的相伴行为,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行为。

读书学习是提升公民素质的基本路径

中国人自古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指人生修炼和素质提升的两条基本路径,而“读万卷书”则是人生修炼的起始之基和终身之功。

读书学习是提升素质的起始之基。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专业化社会,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功业,所以,重视教育和学习,是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的头等大事。从十月怀胎时的“胎教”,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选择和学习,甚至节假日“校外班”的“附加学习”,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读书学习。这是人类文明渐进和公民素质提升的基本之功,也是其后人生修炼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之功。

读书学习是成本最低的素质提升路径。人们常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说的就是读书学习的机会成本和实施成本。“行万里路”,徒步旅行费时费力,而要省时省力,就需要交通费、住宿费和大量的时间成本,而“读万卷书”,只需要一本书和一颗平静的心,而且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随时进行。古人有“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在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今人则可以坐飞机读、坐高铁读、坐地铁读,只要你有一颗爱读会读的“读书心”就行。

读书学习是需要终身躬行的修炼路径。“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人的古老信仰,“终身学习,跟上知识社会的前进步伐”,则是新时代的紧迫要求。虽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通过读书学习得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是实际躬行和应对问题的分析指南和知识基础。只有在知识与实践的互动互进中,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和公民素质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读书学习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

读书学习,既是每一位公民的个体化行为,也是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化行为,既需要个体发奋读书的内在行为激励,也需要尊重知识、力倡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读书学习需要正向的社会激励氛围。终身读书,是一个民族良好素质的体现,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正向激励。根据国民阅读调查,2019年中国成人公民人均阅读纸质书籍4.65本,而另据调查,以色列年人均读书60本,日本人均40本,韩国人均11本。如果知识得不到尊重,人才得不到尊重,如果还像当年那样“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如果年轻人追捧“网红”,热衷于“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则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就难以形成。中宣部及时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正当其时,必将助推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风尚。

读书学习需要构建稳固的“知识共同体”,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的社会氛围,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大力倡导,更需要稳固持续的组织化支撑。形成各个学科、各个知识门类的建制化的“知识共同体”,建构专家教授发布学习教材、评定知识职称、评价科研成果、制定知识政策的“专家委员会”机制,是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关键路径。坚决遏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行政化”趋势,消除“知识依附权力”的“从属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知识社会”的核心组织机制,也是形成良好读书学习正向激励的组织保障。

读书学习需要构建正向激励的舆论环境。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舆论导向和舆论环境是影响读书激励的重要变量。2018年,“快递小哥”雷海为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并成功实现人生转折,之后担任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就能形成 “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社会氛围。而如果我们的电视上、网络上充斥着“伪历史”的抗日神剧,充斥着“一夜爆红”的网络明星,充斥着勾心斗角的“后宫秘史”,而具有科学理性的专家院士、科研团队很少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就很难形成正向激励的读书氛围。而每年“世界读书日”也可能只是一天的“活动”而已。

构建便利全民阅读的公共服务体系

有了良好的全民阅读的舆论环境,“读什么?”“能够读到什么?”就成为每一位读书人直接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次中宣部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就是很有针对性和执行力的落地实施举措。但是,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可能有着不同的“读书时间”和“读书成本”。

对于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可能身边不缺乏读物,购书成本也不算高。但如果他们深陷“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被迫应对写不完的表格台账,身心疲惫之后,读书可能就成为奢望之举了。此外,对于2亿之多的城乡流动的农民工群体,购书成本不小,很可能成为阻碍农民工阅读的现实障碍。所以,有序开放公立图书馆,建设就近便利的读书服务体系,就成为本次《意见》落地实施的关键。例如,可有效开发现有图书资源,如各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都有海量的图书资料文献,但有些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如果能够在保证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下,合理有序向全社会开放,每一位公民凭借身份证,都能到附近的大专院校自由借阅图书,将会极大地降低整个社会的“阅读成本”。又如,在公共空间中,建设面向大众的普惠性读书服务,使任何公民个体都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就近便利地得到可读之物。如成都建设的“公园驿站+书亭”“绿道驿站+书吧”等便民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公共空间中的阅读条件。再如,合理利用基本建成的覆盖所有乡村的“农家书屋”,开办方便外出就学、务工农民的借阅机制,延长借阅期限,可能会极大激励农民工的读书热情。同时,针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及时补充更新“农家书屋”的书籍类型和品质,保持“农家书屋”吸引力,也是助推广大乡村民众读书热情的重要条件。

另外,事关“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全民阅读”极可能“异化”为“全面浏览”: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12亿之多的手机上网用户,成为被手机“绑定”的俘虏,日趋严重地深陷在“表象阅读”“碎片阅读”之中。眼不离机、机不离手,成为绝大部分“机民”的生活常态。然而,碎片化、散点状、浅层单一的浏览并不能代替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度阅读”,长此以往,不仅会深刻地改变每一位公民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也会深刻地改变公共交往和公共理性,更可能影响到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导)

【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ZDGH014)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文化核心期刊: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与国家文化战略构架 下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的意义及路径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论文: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的意
  • 文化核心期刊: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与国家文化
  • 法学核心期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优化法治环
  • 法学核心期刊:规制食品浪费的法治进路
  • 大学核心期刊:以行政“谁执法谁普法”划清普
  • 核心期刊论文:解决失信惩戒泛化问题需厘清制
  • 党建核心期刊:干部挂职要重规划严管理
  • 党建核心期刊:建设人岗相适的干部选拔任用制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价值的三维
  • 核心期刊论文:当前短视频创作的伦理审视
  • 社科核心期刊:短视频创作生态的失范现象与纠
  • 核心期刊论文:新形势下海外侨务工作形势分析
  • 核心期刊论文: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
  • 法律论文:对民法典分编排除知识产权的检视与
  • 法律论文:“后计生时代”未婚女性冻卵问题法
  • 社会治理论文:农村人情异化的现状、原因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