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贫困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难题,从古至今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是从历史进程、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三个维度持续向贫困宣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走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大叙事,而且广泛增进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福祉。
【关键词】新时代 脱贫攻坚 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诉求是向更高层次渐进的。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其实质就是由基本诉求向更高层次诉求转向、由低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统一的过程,其不仅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展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奋斗史。
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诉求
诠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局发展的政治高度、战略高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以解决、人民群众真正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中国反贫困实践进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坚实基础,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核之战,是解决历史性绝对贫困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科学制定脱贫攻坚计划,组织开展大规模脱贫攻坚行动(从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从聚焦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着重解决社会层面发展的不全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等问题;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丰富发展内涵、营造发展空间,致力于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从总体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向,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可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意义不仅在于中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国民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又庞大的民生工程(主要囿于我国区域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摆脱绝对贫困境遇、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从而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基于这样的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诉求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反映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不断的奋进历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
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不仅关涉着中国反贫困斗争的可持续性,也反映了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各种脱贫攻坚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外援帮扶型脱贫攻坚实践活动。党和国家不断深化对现阶段处于动态运行之中的反贫困规律的认识,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一是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从宏观层面来讲,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能够实现多方力量、多种举措的有机结合以及互为支撑,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向贫困地区倾斜,突破传统碎片化发展的扶贫模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三是建立阻断返贫长效机制。必须明晰新时代贫困发生的动态性,建立阻断返贫长效机制,这既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也是确保已脱贫人口不再返贫的关键。从根本上消除绝对意义上的贫困,需要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扶贫机制,建立健全各种保障体系,形成常态化防贫预警监测机制。
内生动力型脱贫攻坚实践活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决心。一是注重“扶贫”和“扶志”的结合,促使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力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故而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摈弃各种错误思想和传统依赖模式,使贫困群众从“依赖中走出来”。二是开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本土品牌效应。发展产业是实现“造血”功能的主要依托,也是稳定脱贫、实现富裕的根本之策。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关键在于统筹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工业基础以及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发展好特色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田园旅游业等,开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直接参与生产,让贫困群众充分享有产业增值收益、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对接市场和贫困群众,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市场行为,提高贫困群众防范风险的能力。四是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的基本途径,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石,推动贫困地区振兴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新时代脱贫攻坚创造了对国际反贫困事业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发展之基。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艰难探索的智慧结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进了国际反贫困事业、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追求幸福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反贫困事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消除绝对贫困的根本保障。实践表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贫困治理的理论之基,也是消除贫困的行动纲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正确指引;必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
为推进国际反贫困事业提供中国方案。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当代,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也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人口总量和规模巨大,而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减贫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使数亿人口成功脱离绝对贫困的藩篱,这主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执政规律的深度探索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为其他饱受贫困折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服务宗旨和价值指向,高度重视贫困问题的解决,坚持从战略高度和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反贫困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的跟进,分阶段、有序地推进中长期扶贫规划。
为构建全球反贫困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贫困是世界领域的难题,而且始终围绕发展中国家。当前,全球贫困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国家经济增长乏力,难以关涉贫困群众的生存生活境遇,以至于全球减贫进程愈加缓慢。对此,应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合作,构建全球反贫困命运共同体;应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ZDA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
②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16期。
③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⑤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上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当前短视频创作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党建核心期刊:建设人岗相适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