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论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


2021-01-16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闫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以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明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根”和愈挫愈勇的“魂”,其中关于“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等精神,可以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勤俭精神

勤俭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基本底蕴。“勤”是由人至物的劳动创造活动,“俭”是由物至人的物质反馈活动。“勤”与“俭”相融互进,构成了人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闭环关系,形成了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人类实践活动主色调,为人类基本生存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中华民族崇尚勤俭,勤俭美德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儒家认为,勤俭是一种高尚的德行,节俭可以“辟难”,利于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节俭可以实现“王道”理想,避免不可持续的“霸道”;节俭可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稳定。主张“节欲”,批判脱离客观实际的盲目追求,倡导以“礼”作为“俭”的标准,推崇“以礼克俭”,无论国家、家庭,还是个体,都要“俭不违礼”,收敛起无底的欲望,回归人性本有的善;提倡“开源节流”,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而充足的财富和物质准备。

道家倡导“崇俭寡欲”的处世理念,将“俭”视为极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引导人们追求简适生活方式;“俭”可以祛除私心杂念,减少对外界的欲求,促使人回归“道”的正轨;倡导“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俭”故能“广”,以退为进获得更好发展空间,日积月累积蓄磅礴发展力量;“俭”以止战,让百姓因“俭”“无欲”而安居乐业无欲无求,让君主“俭”“无欲”少攻伐而社会和谐国家和平;“俭”以安民,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推行“节用”“省事”,百姓丰衣足食,国家实现大治;强调清心寡欲,批判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

墨家推崇“三表法”认识论,认为“节俭”是先古圣王实行的政策谓之“有本”,符合百姓生活需要谓之“有原”,能利民利国谓之“有用”。提出“节用”原则,将“节用”付诸于实践,反对“厚葬”;对衣食住行作出明确规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确保将有限的资源用于生产;将节俭理念上升到了治国理政层面,提倡爱护民众,不做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事情,批判大兴土木的铺张浪费;提出“尚同”的国家政体观,倡导上行下效,开展节俭活动,推进共同节俭;提出“强本尚力”思想,强调劳动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开源”与“节流”并重,实现社会永续发展。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勤俭元素,引导学生勤于学习,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筑牢思想根基,提高政治站位,为工作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备本领;勤于劳动,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理论,参加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合理消费,抵制“校园贷”,勤于实践,抵制“丧”文化,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劳动精神的赓续基因。人世间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奋斗的结果、一切精神财富也是在人类奋斗中的精神凝聚。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奋斗史、不屈不挠的奋进史。中华传统文化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采石补天”以利万物,夸父“与日逐走”死而后已,精卫“衔石填海”矢志不渝,愚公移山锲而不舍,都是中华文明中知难而上、催人奋进的经典案例。

奋斗是自强不息,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表现为坚定理想而不迷失自我、锁定目标而不半途而废的坚毅,表现为勇往直前追赶时代潮流、不惧磨难经得住各种考验的拼搏,表现为自我加压担当时代使命、不畏艰险永远向前的奋进。奋斗是坚持不懈,孔子终其一生,始终在为其“学”“道”“仁”的“志”而奋斗不息,终生不渝,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精神食粮。奋斗是积极进取,生命不息、知难而进、奋勉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而运筹帷幄、为民族振兴而殚精竭虑。墨家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推崇劳动,使劳动者各尽其能、各从其事;倡导力行,做自力更生的典范;发挥技术的作用,促进物质生产;重视人才,劳力者和劳心者一视同仁。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奋斗元素,引导学生既要志存高远放眼星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又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价值养成,把知识转化为报效祖国的本领,把能力锻造为奉献民族复兴的实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就是奋斗者开拓进取逐梦前行的时代,新时代大学生与时代发展同步、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梦想同程,应在奋斗中集聚青春能量、在奋斗中激扬青春活力、在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

当下,尤其要弘扬斗争精神,这既是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也是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障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提高斗争意识、斗争本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内生驱动,创新是适应世界不断发展变化的应对方案。中华民族是崇尚创新并善于创新的民族,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创新的案例不胜枚举,大禹化堵为疏是科技创新,商鞅变法推行土地私有制是制度创新,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是文化创新,儒家法家等思想传承发扬光大是思想创新。

先秦时期,周文王将使命定位于不断创新,也正是凭借着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让周这个旧邦国逐渐强盛起来。“易”的真谛就在于变化,易变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体现了万物永动的本质,易学充斥着创新思想,表现在自然领域就是“天地革而四时成”,世间万物因自然变化而呈现有规律性的运动;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顺乎天而应乎人”,满足群众的时代需要,回应发展的时代之问。帝王汤的座右铭是“做新民”,倡导积小变酿大变,久久为功,突破量变的“度”,实现质变飞跃,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论语》阐释“温故而知新”,揭示了“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倡导日新变革的创新精神,将平时创新与人的德行相联系,强调个体每日的创新变化就是一种德行。

法家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当时的儒墨显学,在不断完善中实现理论创新,韩非终成其集大成者。在法家看来,国家治理之道的变与不变,要以便国利民为现实依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要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变革上;反对守旧复古,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固步自封而不能作出相应创新变化,就会发生治理危机;认为永恒的生存法则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创新元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开设“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专题讲座,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培育创新品质,让创新成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加强批判精神教育,破除思维障碍,让学生摆脱专家依赖、书本依赖,立足于运动的物质世界开展创新活动,不做传统规则的奴隶、迷信驯服的工具。要加强协作精神培育,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在相互激励中创新、在相互支持中创新,发挥团队优势,达成创新效果。要防止跟风,抵制“为创新而创新”的伪创新,还创新以本意。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劳动精神的价值旨归,奉献是人类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推进社会发展变革的稳定保障。奉献精神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之中,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成为中国人民的基本道德素养,由此不断创造世所罕见的奇迹。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为治理水患拯救苍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治理水灾奠定“天府之国”水脉筑修都江堰的李冰等,都是奉献精神的典范。奉献在国家层面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肝如铁石”的文天祥,“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范仲淹,“踏破贺兰山缺”践行“精忠报国”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等志士仁人以身报国,都是爱国主义的历史丰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凝结成中华文明世代赓续的基因。

儒家以“仁”学为核心,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把“仁”视为至高道德原则、高尚道德标准和崇高道德境界,提倡“推己及人”,把他人等同于自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彰显的就是无私奉献精神。儒家忧国忧民,倡导家国同构,引导人们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安邦定国。孔子提出“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在培育为国为民情怀的奉献精神。儒家倡导以义为上、天下为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把报效国家锻造为人生价值核心,把以民为本上升为治国理政理念。道家提出“人→地→天→道→自然”的“效法”理念,提倡效法大地孕育万物而无私的奉献精神。墨家身体力行“止战”。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奉献元素,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志存高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行动起来奉献伟大事业,淡泊名利不为物欲所动,积极行动不打个人的“小算盘”,主动奉献不做精致利己主义者;面对困难临危不惧,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坚韧不拔勇毅无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精神宝库,需要我们主动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合理利用“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内涵和生动案例,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丰富育人资源,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9JD71003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20年3月26日。


上一篇:核心论文:建设高校优质“青马工程”的基础保证 下一篇:核心论文:高校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及引导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论文:高校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及引导
  • 核心论文:建设高校优质“青马工程”的基础保
  • 核心论文:以制度建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 核心论文;当代青年文化谱系中的“自我”特征
  • 园艺论文:浅谈国有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改革
  • 园艺论文:浅析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建设
  • 园艺论文: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 园艺论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探
  • 园艺论文:风景园林教育之“工匠精神”研究
  • 艺术教育论文: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建构主义理念
  • 艺术论文:网络环境下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
  • 设计论文:“互联网+”趋势下养老产品适老化
  • 艺术论文:极简主义在SPA会所设计中的应用
  • 美术论文:浅议宋代风俗画中的雅俗
  • 核心论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田东
  • 核心论文:精准扶贫方略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