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保持战略定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12-09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杜黎明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既揭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成因和表现,又高瞻远瞩地提出发现和识别变局的思路和方法,还针对变局的具体表现、变局带来的发展风险提出具体的应对举措。这一成果是中国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智慧结晶,更是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行动指南。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行动指南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判断。过去百年,世界经历了从战争走向和平,两极争霸到一霸多强的风云变幻;国际事务中的霸权正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国际民主呼声的阻遏,一度曾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正遭遇强劲的逆全球化暗流;世界究竟去向何处,国际格局究竟怎么建构,正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针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变化,既深刻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新表现,又高瞻远瞩地提出发现和识别变局的思路和方法,还针对具体问题、具体任务、具体发展风险提出了具体应对举措。其思想深邃,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巨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秉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和执政理念,不断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取得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远大前景和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向前得益于世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它又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人类社会繁荣带来生机。中国共产党最初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其活动一开始就是人类解放事业的一部分;共产国际由于复杂因素而解散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依然把党的事业作为人类进步和解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促进世界总体格局实现从战争向和平的转变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新中国在自身面临重重困难,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依然为亚非拉国家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与发展给予慷慨无私的支持和援助。改革开放架起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交流、协同发展的桥梁,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世界发展、人类繁荣进步交融的道路不断得以扩展。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秉承大国责任担当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展现出大国政党的风采。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个重要视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回应承载着中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复兴战略布局的现实需要,也回应关系人类繁荣发展的大国外交、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建构的现实关切;既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治国理政理论的生动阐释,更是治国理政的工作布置和行动安排。其中既有诸如“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等宏观把握,更有诸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推进‘厕所革命’”“弘扬‘上海精神’”等细微部署。其中展现出我们党力图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国内行动部署,联动和示范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世界谋大同的国际行动;以为人类谋发展的总体考量和实践成果,庇护和支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丰富,成因复杂,没有一双慧眼,就难以透过变局的表象看本质。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治国理政的理念阐释和行动部署于一体,既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维度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成因进行分领域剖析,也提出了与之相对的策略安排;既从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维度,对关涉道路和旗帜的战略制高点作出总体安排和长远谋划,又对当前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具体行动给出明确方向。可以说,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和根基。

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政党,既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能够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始终坚持以自身的努力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国际合作,不断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总结实践经验,坚持以行示范。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国际交往中,引领者以言传道、以行示范对凝聚共识、促成合作至关重要。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双重奇迹,但却未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话语解释不了中国奇迹。中国故事讲不好、传不开,就会造成话语权的缺位。因此,如何及时把已经经受中国实践反复检验的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变成世界共识,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提炼理论范畴,开创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境界。民主和自由,是西方建构国家治理话语的基本范畴。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不断上演的党争、应对疫情不力等状况,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撕裂,凸显了世界“主流”的国家治理话语的苍白无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效能等基本范畴建构国家治理话语;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等论断深刻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誓言,与一些西方政客为谋求竞选连任发表的言论形成强烈的对比;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就,凸显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西方政党将人民作为竞选工具竞选策略的反差。

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澄清和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能否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疑虑。在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环境灾害危及人类生存的条件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生态文明、污染防治攻坚、绿色生活等话语,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论断,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促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等倡议,阐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铸就新时代经济理性的实践伟力,增强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认同。尽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广泛而深刻的体现,但其成因主要还是基于强权和霸权的国际规则、国际秩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发展和人类繁荣的需要。霸权者强权者并非天生厌恶和平、喜好战争,乐于干涉和强制他者,而是希望世界屈从于霸权和强权。对他者的干预强制以及发动的战争,只是推销和主张霸权、强权的方式和手段。强权霸权虽然成就了一段看似“辉煌”的历史,但终因违背历史规律而必然遭受历史车轮的碾压。霸权强权者与反霸反强权者遵循不同的理性,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协商虽然能够求取不同理性的最大公约数,但人类和平、世界大同最终依赖于反霸权者的理性结出的实践果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政府—市场二元协同”“合作共赢”的实践要求,这也是扬弃西方经济理性的新时代经济理性。“以人民为中心”扬弃“经济人”追求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共同富裕”超越市场竞争导致的两极分化,直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政府—市场二元协同”扬弃政府和市场互为对方失灵弥补者的“共识”,凝聚着丰富而深刻的改革开放实践智慧;“合作共赢”超越霸权主义,扬弃“中心—外围”理论,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性,融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合作共赢的经济理性,映照了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政府—市场二元协同,重在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新时代的经济理性,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价值追求的现实表达,其实践成果汇聚不断充实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物质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不仅为新时代经济理性落地生根提供了遵循,还把新时代经济理性落实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部署中。其不仅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宣言书,更是新时代经济理性的实践筹划方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中的精髓,认真落实行动部署,新时代经济理性才能结出实践硕果,才能更好地凝聚对中国实践的国际认同,积累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信心和力量。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展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国担当。世界的未来、人类的繁荣,既需要顺应历史规律的行动方案,更需要规律顺应者的实践示范。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顺应历史规律,提出并积极落实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进全人类福祉的中国倡议和方案,彰显了大国的胸怀和责任担当。针对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切,中国积极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发出促进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倡议,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超规格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针对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为促进亚洲各国经贸往来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我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发起的设立亚投行倡议应者云集,亚投行的良性运作,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践伟力和大国担当的生动体现。

于斗争中求认同,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巨变

世界总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可能指望霸权者强权者的“善心”“自省”和良心发现;只有对霸权和强权进行持续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巨变。中国共产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一个敢于斗争又善于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政党,是一个善于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谋共识求认同的政党。

强军备战应对战争风险,充实捍卫和平的力量。战争威胁、军事恫吓、军事干预,是霸权主义的惯常伎俩,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历史一再昭示,拥有强大的国防和世界一流的军队,具有应对霸权者军事挑衅、军事干预的军事实力,才能最终遏制霸权;敢应战、善打仗、能获胜,具有强大的战争机器驾驭能力,才能真正避免战争,求得和平与安宁。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新时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的思路和要求,直接回应和批驳了“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充实了捍卫和平的根基和底气,坚定了挫败别有用心者企图以军事挑衅扰乱和中断民族复兴进程的信心。

加强自主创新突破瓶颈制约,打赢卡脖子的技术攻坚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科学技术无国界,是资本利用市场实现逐利追求的条件,是霸权者在没有感受到科技竞争压力时汲取汇聚科研力量的最好借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动用国家力量,无节操遏制打压华为公司既暴露霸权者把持和垄断科技领先地位的图谋和贪婪,也昭示一条深刻的道理,没有科技领域的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国防军事安全、社会等领域的安全。第三卷特别谋划、专门部署了保障科技领域的安全;提出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府和市场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补短板的具体思路和举措。第三卷把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前瞻部署作为国家安全的两大重要抓手,强调既要迅速打破技术瓶颈制约,又要未雨绸缪、占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旨在以新兴科技领域的立法保障技术运用的安全。

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持续深入推进谋共识求认同的新局面。外交既是促进国际沟通交流的手段,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的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深刻阐释了把握国际形势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历史观强调在揭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中总结规律、把握大势;大局观强调要区分现象、细节与本质、全局,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避免舍本求末,迷失在国际乱相中;角色观强调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我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出了大势和态势并重的认识和把握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演变规律的方法论;强调大势是历史潮流,代表未来、体现演变方向;态势是客观现实,反映当下、揭示演变的基础和起点。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是大势,大国关系深入调整是态势;经济全球化是大势,世界经济格局急剧调整是态势;国际环境总体稳定是大势,国际安全面临错综复杂的挑战是态势;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是大势,不同思想相互激荡竞争是态势。

坚持在斗争中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而国家安全是我们生存和发展之本。应对变幻莫测、风险频现、危机不断的国际形势,处置百年未有变局引发的各种矛盾,必须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结合形势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内容,对认真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基于底线思维的重大风险防范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对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周密的部署,为我们在波诡云谲的动荡局势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别错综复杂的矛盾,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方向指引。

(作者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的理论意蕴研究”(项目编号:19FKSB04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董振瑞:《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述评》,《党的文献》,2020年第3期。

③杜黎明:《新时代超越于西方的经济理性》,《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上一篇:红船精神: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政党世界思维的内在逻辑
相关文章推荐

  •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研究
  • 云南藏区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与经验研究
  • 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 如何提升农民的生态道德素养
  • 核心期刊: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战
  •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
  • 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 社会民间体育组织参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思考
  • 从农村改革史看乡村振兴战略
  • 以制度创新推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
  • “双创”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
  • 高校科技战略亟待优化实施程序
  • 中俄如何在“一带一路”中深化战略协作
  • “一带一路”: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变革
  • 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整体布局及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