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文学经典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以鲁迅小说《故乡》为例


2020-09-17    来源:青年文学家    作者:李志广

摘  要:文学经典中浓缩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而文化负载词作为其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外译过程中给译者带来一定困扰。本文以《故乡》的三个日译版本为例,通过分析对比三位译者对不同类型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法,探究其产生的效果,并为今后翻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学经典;鲁迅;故乡;文化负载词;汉日翻译 
  作者简介:李志广(1994.12-),男,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日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01 
  1.引言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日本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声誉。其代表作《故乡》的日译版本多达14种,笔者以井上红梅、竹内好以及松枝茂夫三位译者的译文为对象展开研究。该小说刻画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的痛苦与迷茫,里面包含许多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具有较高的翻译研究价值。 
  2.文化负载词与翻译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廖七一认为:“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的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笔者根据朱徽在《汉英翻译教程》中的分类方法,将《故乡》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三类,并按类别研究三位译者的翻译方法,旨在总结不同类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 
  例1: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竹内:タオチー(稲鶏)、チアオチー(角鶏)、はと、ランペイ(藍背) 
  井上:稲鶏、角鶏、鳩、藍背 
  松枝:イナドリ、ツノドリ、ハト、アオセ 
  例2:项带银圈 
  竹内:銀の首輪をつるし 
  井上:項には銀の輪を掛け 
  松枝:首に銀の首輪をはめ 
  例1中竹内采用了音译的技巧,而其他两位译者采用了直译加标音的技巧,例2中三位译者均采用了直译的技巧。虽然三位译者的处理细节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采用了异化的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中的文化元素。 
  (2)成语、谚语及典故 
  例3:这真是贵人眼高 
  竹内:身分のあるおかたは目が上を向いているからね 
  井上:出世すると眼の位まで高くなるというが 
  松枝:まったくね、えらい人はお目が高い 
  例4: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竹内:「豆腐屋小町」と呼ばれていたっけ 
  井上:彼女は近処で評判の「豆腐西施」で 
  松枝:人々は彼女のことを「豆腐屋小町」よんでいたっけ 
  例3中“贵人眼高”属于成语,指身份地位高的瞧不起人,对于此类成语,译者只需翻译其内涵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外在形式的一致。例4中的“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常用来形容貌美的女子,但本文略带讽刺之意。竹内和松枝仅抓住了该词的本意,采用意译的技巧方便读者理解,井上却采用了直译,使译文略显生涩。 
  (3)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 
  例5: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竹内:彼らはわたしと同様、高い塀に囲まれた中庭から四角な空を眺めているだけなのだ。 
  井上:高塀に囲まれた屋敷の上の四角な空ばかり眺めていたのだから。 
  松枝:みんな中庭の高いへいの上の四角な空をみっているだげのだ 
  例6: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竹内:お出ましは八人かきのかごで 
  井上:外に出る時には八人舁きの大轎に乗って 
  松枝:外に出るには八人かきのかごに乗ってるさ 
  例5中三位译者仅翻译了字面意思,缺失了暗指儿时的鲁迅见识浅陋,犹如井底之蛙的意思。例6同样是没有翻译出文字背后讽刺鲁迅摆架子、装腔作势的附加含义没有翻译出来。针对文化缺省现象,王东风认为:“这种硬译手法,有百弊而无一利。”所以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譯,宜采用文外作注的方式,即文内直译,然后将缺省内容添加到注释中的技巧。 
  3.总结 
  综上可知,译者在准确把握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再结合据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可以顺利解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题。只不过译者定位不同,其选择的方法与技巧也会存在差异。站在典籍外译的立场,若要使目标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最大程度近似的阅读体验,则要多采用归化的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的翻译技巧,以实现典籍外译的最终使命。 
  参考文献: 
  [1]井上红梅.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1124/card42939.html. 
  [2]增田涉.松枝茂夫.竹内好.鲁迅案内[M].岩波書店.1956. 
  [3]纪可,石玉.译者的定位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基于《阿Q正传》三个英译本的统计分析[J].学术论坛,2010,33(12):225-230.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0:232. 
  [6]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06):56-61. 
  [7]吴侃,(日)村木新次郎.高级日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76-184. 
  [8]朱徽.汉英翻译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62.
上一篇:婚姻家事案件对诉讼程序的特殊需求分析 下一篇:论《小狗包弟》和《木木》中“狗”的意象
相关文章推荐

  •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 论文发表参考: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
  • 论马克思教育法制思想及对我国的影响
  • 朗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 先锋文学中江南文化意象研究
  • 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文学性新论
  • 论宫泽贤治文学中的济世思想
  • 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图腾》
  • 川端康成文学对莫言文学的影响探析—从《雪国
  • 文学与影视符号学表达
  • 论大众传播过程中鲁迅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 英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审美向度
  • 电影《老人与海》的人性本质与生态文化传播
  • 田氏幽默的潮流与周氏幽默的经典
  • 别让恶搞毁了红色经典
  • 利用《论语》经典引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