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综合施策化解疫情中的网络谣言


2020-08-06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李 健

【摘要】重大疫情与网络谣言往往相伴而生,为网络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面对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我们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秉持“综合施策”的治理思路,将“依法治理”“科技治理”“多元治理”“道德治理”有机结合并制度化地推进,建构起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

【关键词】重大疫情  网络谣言  综合施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综合性考验。我们要精准把握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态势,深刻认识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现实危害,综合提炼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治理方略,通过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态势分析

谣言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传播现象,大多兴起于社会历史转折阶段或重大事件突发时期。古代社会的谣言往往带有未经证实或无法证实的流言色彩,而在当代社会,谣言则是指人为捏造的、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的、引发负面效应的虚假舆论。网络谣言是传统谣言在信息化社会中的衍变形态,其本质上仍属于谣言范畴,并和传统谣言一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与危害,是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从谣言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重大疫情与谣言之间具有相伴共生的特点,重大疫情的扩散时期,往往也是与疫情相关的各类谣言的集中爆发时期。但重大疫情与网络谣言紧密地交织、裹挟,涉疫谣言以互联网为主渠道进行大规模传播,则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才广泛出现的新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在上一次全国性的重大疫情——“SARS”期间,涉疫谣言的主要传播途径仍是传统的口耳相传,网络谣言虽已出现,但未能占据主导。近一段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人们产生一种因未知而恐惧无助的心理,进而迫切希望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更多非官方渠道的“真实”信息,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生活上的行为指引。

现实个体面对重大疫情的主观诉求或愿望,实质上为涉疫网络谣言的生成与泛滥提供了土壤。舆情发展的复杂态势充分表明,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重大疫情的聚合效应会导致网络谣言不断滋生。同样,网络谣言的持续发酵会进一步加剧社会恐慌。这些都对公共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

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现实危害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生活家园,网络空间的清朗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涉疫网络谣言的大量生成与广泛传播,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更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现实危害,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播恐慌情绪。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普遍特点是捏造不实信息、渲染疫情威胁、夸大疫情伤亡,此类虚假信息往往能够刺激广大网民的敏感神经,并在持续、大规模地转发扩散中导致群体性恐慌。许多网民在群体性恐慌情绪的影响下会出现焦虑失眠、悲观厌世乃至应激障碍等状况,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误导民众生活。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炮制者往往以所谓“专业人士”“研究人员”或“高级知识分子”身份为幌子,以此向网民暗示其发布信息的可信度。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打着“科普”“保健”“预防”的旗号,伪装成科研成果,在网络上大受追捧。因科学知识有限、辨识能力不足,对“专家观点”深信不疑的普通网民往往会受其误导而选择无益的、甚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伤害。

第三,扰乱社会运转秩序。网络谣言往往站在权威媒体和公共舆论的对立面,打着“真相”“揭秘”的噱头来传播并非“真实”的消息,其表达的立场和态度同全社会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声音不协调,是一种“负能量”和“反作用”。而受其蒙蔽和误导的网民,往往会出现某些非正常的行为举动,甚至于诱发社会群体性事件,这些都极大干扰了抗疫期间的经济社会秩序。

第四,威胁国家政治安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极少数敌对势力利用疫情热点、依托网络传媒、使用各种造谣形式来极力诋毁党和政府的抗疫功绩,虚构或者渲染极个别事件的负面影响,妄图以此消解党和政府的政治威信,瓦解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这些都会对国家政治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综合施策,阻断网络谣言传播渠道

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需要转变以往被动管制的应对策略,树立综合施策的治理思路,建构起党领导下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化解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需要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必须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由于多重现实因素的制约,造谣成本低,参与者众,有关部门难以对其进行追责,这就使一些人形成了网络造谣低成本、网络违法低代价的错误观念,进而持续地借助疫情热点造谣生事。因此,只有完善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提升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执法效率、增加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司法协助,我们才能运用法治这一利器破除涉疫网络谣言的生成土壤与传播链条。

化解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治理。新时代面对各种新挑战,我们要“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做到以智能甄别的方式对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进行预警预判,以自动过滤的方式对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予以屏蔽删除,以实时追踪的方式对“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热点人物开展沟通引导,充分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打赢涉疫网络谣言传播的“信息化战争”。

化解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要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网络空间治理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而应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治理积极性的“大合唱”。首先,要强化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作为信息传播“把关人”的平台审核职责;其次,要落实互联网行业组织作为信息传播“守望者”的行业监督职责;最后,要加强对聊天群组、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团的组织管理。只有将以往单一的政府“管制”转变为党领导下的社会多元主体“共治”,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才能够得以根治。

化解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需要弘扬先进文化,实施“道德治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也是提高广大网民思想道德素养、促使其自觉抵制虚假信息传播的“精神食粮”。我们要结合抗疫斗争中的感人事迹,立足线上线下的媒体平台,依托内容丰富的信息载体,运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教形式,促使广大网民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做到恪守网络道德底线、严守网络法律法规、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作者为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上一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现实路径 下一篇:年轻干部提拔要经得起质疑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 瑞典达拉纳大学远程网络中文综合课教学模式探
  • 试论大学学术权力的异化及其化解
  • 基于大样本调研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化解对
  •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下“综合日语”课程改革探
  • 理查德·霍加特的阶级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化解与
  • 刑罚正当性根据的新思考:报应为主的综合论之
  • 综合大学俄语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考
  • TEM4语法测试题型变化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启
  • 以实训实习基地为基础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
  •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 化解河北省政府债务风险的现实思考
  • STEM教育视野下的综合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