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服务是主体性育人的重要途径、隐性化育人的重要方式、实践化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社会参与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高等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方向性,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性,更要尊重接受心理体现时代性,还要力求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实践性,做到目的性、规律性、有效性三者统一,提升育人质量。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青年参与最广泛、最自觉、最主动、最喜爱的实践活动,可发挥其育人优势,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的育人优势
志愿服务是主体性育人的重要途径。强化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育人工作普遍存在的忽略学生主体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欠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能力素质进行自主选择和安排,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实现教师“有效教”与学生“有效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志愿服务是隐性化育人的重要方式。一是志愿者的榜样示范,以志愿精神带动他人学好向善,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被青年所认可和接受。二是志愿群体的压力,大家都去做志愿服务,个体不去的压力就会增加,所以很多人在从众压力下做志愿服务,但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逐渐被集体的氛围所感染,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志愿服务的生活化,通过基层社区服务生活化的活动方式和感性化的表达方式,让青年人在服务中实现生活化、感性化的教育,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志愿服务因其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场景设置的真实性、育人方式的间接性和服务活动的多样性而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是新时代“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方式。
志愿服务是实践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因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生活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出教室、走向实践,把学校育人的小课堂同社会育人的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搏击者奋斗者,真正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社区、走向基层,在实践中见证人生百态,用辩证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磨砺意志品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立足志愿服务,培育时代新人
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志愿服务了解国情民意、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大众,在实践中看到国家发展的蓬勃新气象,中国共产党人的榜样示范,培养积极的认知图式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促进政治认同、强化国家认同、提升社会认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导向相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使时代新人在志愿服务中逐步成长为有理想的奉献者。
在社会参与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志愿服务通过弘扬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乐群等传统美德,鼓励大学生向上向善,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西部计划、应急救援等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西部、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困难群体,运用所学知识扶危济困、敬老助残、保护环境,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通过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志愿服务活动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在为他人、社会和国家的服务中深刻体会对“国家的爱”和“为什么要爱”,促使志愿服务升华到为国家服务的层面,将志愿服务与强化国家认同、培育爱国情怀结合起来。
在互助友爱中加强品德修养。一是在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中提升道德认知。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关键是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道德认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志愿服务受内部动机驱动作用的影响,参与目的也是出于对他人、社会的关爱,有助于道德教育从被动转向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道德价值观,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二是在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中促进道德养成。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同时自身也会获得一种道德体验,即得到其他志愿者甚至是帮扶对象的帮助,这种互助友爱使他们形成乐于助人、孝老爱亲、甘于奉献等高尚品德。三是在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中推进道德实践。志愿组织为大学生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强化、道德能力提升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意志。
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当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不能满足服务需要时,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完成,大学生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和行为易出现正强化。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对抽象理论观点的认识更加具体,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转化运用能力。志愿服务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是增长见识、丰富学识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组织不仅要对志愿者进行课程化的培训,还要组织科普服务、爱心医疗、法律援助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促使大学生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创新性运用专业技能来解决问题。
在扶危济困中培养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帮扶对象大多是面临着各类生存、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认识到“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亲身体验奉献之后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而逐步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决不能懈怠,必须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做奋进者、搏击者、践行者。
在磨砺中增强综合素质。实证数据表明,志愿服务行为显著影响青年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青年培养合作能力、拓展社交网络、增强社会融合等。广大青年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培养敏锐洞察社会现实、正确分析社会问题、提高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等硬实力;还可以培养亲社会、感恩等品质,使时代新人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软实力显著提升。这些能力在青年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他们更好地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数学学院副研究员;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学雷锋志愿服务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志愿服务培育‘三有’时代新人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9ZD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②陈文、邹放鸣:《青年志愿者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第5期。
上一篇:精准扶贫更需关注“心理扶贫”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四大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