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一些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在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观中,如何排除网络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塑造高中生国家认同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国家认同感的理论逻辑之源、多元化网络价值观带来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培育国家认同感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网络多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4 — 0071 — 03
国家认同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萨缪尔·亨廷顿指出,“只有当人们认同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才值得存在”。梁启超也说过“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认可少年是一国之进取和希望。高中作为当前中国社会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国家认同感教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在网络多元价值观影响不断增强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认同感的逻辑之源
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需要遵循严格的逻辑路径,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国家认同感的两大逻辑基础进行充分的认证。
1.公民的双重身份
美国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逊在他的《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阐述道“公民是国家政治权利的享有者,通过对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计算参与国家活动。”公民作为纳税的主体为国家政治行为提供经济资源;公民通过政治选举,推选代表行使政治权利。公民通过对利益得失的计算来衡量自己的政治得失。萨缪尔森认为公民的国家认同是通过计算出的利益的实际价值测算出来的具体经济数字。诚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国家认同确实可以通过经济学计算出来。但是在中国社会甚至是中国历史上,公民一词,始终不是简单的经济认同能够表述出来的。
中国社会崇尚文化与礼仪,自古存有“周礼”之风,因此在中国社会的国家认同感中,存有大量的情感認同。因此在当前中国的国家认同教育中,除却应该教会学生经济计算之外,还应当行“复古”之道,“以文载道”,提升民族、社会的整体文化认同,唤醒隐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另一重“公民身份”,即具有仁爱、向善之心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而道合,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认同的人组成在一起的价值观才是中国所需要的国家认同感。
2.公民的认同对象
广义上,国家认同感中的国家并非指具有明确疆域的具有独立政治权利的被国际社会广为承认的现代国家,而是可以分解为微观的群落,比如城邦,封建专制王朝、宗族,非洲的“部落”等。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来看,现代化国家的国家认同感比传统的抽象国家概念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现代国家是公民身份赋予的主体,也是承受公民政治责任和经济“供奉”的主体。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中国高中生应该形成更加具体的国家认同感。这样不仅可以明确民族、文化、宗族等抽象概念对国家价值的模糊,还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政权为国家利益做出一切行为的重要意义。
当前有些非法组织从“民族主义”中汲取了罪恶的灵感,为分裂国家寻找“罪证”,在网上肆意散播错误的国家认同价值观,并将其隐藏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虚拟世界中。国家对于这些“精神鸦片”始终无法根除。它一直若隐若现,威胁到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高中生群体。一旦形成固有思维,将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国家认同价值体系。对此,明确当前高中生教育的国家认同感的逻辑主体,对于提升国家认同感教育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家认同感的“困惑”与“挑战”
1.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的“困惑”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趋向稳定,社会中也逐渐曝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网络社会中,某些人为了获取个人的经济利益,刻意放大悲观价值,误导群众;或者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刻意放出某些“惊人”的观点,干扰大众对于国家发展前景的判断。高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物质的安全相对匮乏,因此容易产生困惑之感。
进入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起伏。虽然这种起伏是受市场规律影响而产生的,但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加剧了经济起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家庭,把许多学生送到国外学习。这本该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举动,但是由于高中生自身国家认同感正处于成长阶段,长期受国外文化价值影响,不能全面地分析国内外环境差异,,产生国外什么都比国内好的错觉,进而通过信息网络散播这些片面的信息,干扰其他学生对西方社会的判断,这不利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2.高中生培育国家认同感的意义
国家认同感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是培育和维护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武器。价值观(value),源自拉丁文(vallum),原意指堤坝、保护,后来引申为有益的、可以保护的等含义。国家认同感与其他价值观一样,是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的认知判定,其判定后的价值准则可以引导人们的思维、行为,培育国家认同价值观对于当前社会尤其是高中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家认同感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基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百年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无论是在五四运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青少年都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充当时代的先锋。当前时代,高中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后备力量,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培育好“国家认同感”,不仅为青年一代打下坚定地民族信仰和科学文化基础,更重要是有助于打造新一代充满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网络多元化价值观带来的“挑战”
新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开展以来,网络技术迅速推动了社会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网络世界,鱼龙混杂,网络技术催生的电脑互联网、手机等互联网衍伸技术让信息传播的方式、数量和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网络监管的难度变逐渐变大。
在这种背景下,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给现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观冲击。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消极价值观逐渐走入高中生的脑海中。电子游戏被称之为新时代的“精神鸦片”,极容易让未经历社会磨练的高中生沉溺在虚拟世界中。此外,某些非法组织通过网络世界传播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悲观信息,对精神世界尚未稳定的高中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更有甚者,不少高中生对于某些组织渲染的西方世界产生了“迷之崇拜”,看不到国内的进步和发展,只会羡慕西方世界的社会制度、文化等等。再加上当前国家认同感教育手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让高中生对国家认同感教育产生了厌烦心理和逆向的价值取向,这种多元的价值观环境对于当前高中生价值观培育是一种极大地挑战。
三、新时代中国高中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路径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冲击的现状,高中阶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打造统一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1.构建国家文化认同
在网络价值观多元化时代,培育和塑造高中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首先需要构建国家文化认同。高中生时代,大多数学生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于网络上的少数价值观抱有好奇和探索的想法。因此,对于高中生的国家认同感塑造,不能简单地对不同的思想进行粗暴的消除。应当正确的辩证的理解价值观中的多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善于学习的中华民族接纳,并融入进本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少数民族文化一样,需要尊重、包容和理解,对于网络时代的多元价值观,也需要怀有辩证的去看待。一方面,对于可以接受的,属于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可以适当接受,保持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对于消极的,具有激进民族主义、分裂主义、故意抹黑国家的内容,也应当清除,同时,对于容易成瘾的各种游戏文化,更应当坚决抵制。将网络中的不同文化分门别类,构建积极的国家文化认同,坚定地相信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2.重塑国家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当前时代,中国国家认同感与渴望国家富强、复兴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因此,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宗教、哪一个党派,都应当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任务,塑造统一的政治信仰,坚定相信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周围,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塑造集先进性、群众性、政治性为一体的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信仰,做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和后备军。
在政治信仰中,要让高中生明确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树立提高自身素质的科学信念,让坚定不移的跟随中国共产党走的念头在心中生根发芽。重塑国家信仰,是在当前社会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渐抬头的环境下,帮助高中生国家认同感塑造的重要保证。通过团组织、学生团体、班级等基层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积极的有助于塑造国家认同的活动,传播和弘扬社会正能量,让学生以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
3.培育國家“核心”价值观体系
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牢固树立以国家为核心的价值观。国家是所有中国公民需要维护的共同的“家庭”,自古以来,国家概念深深地被中国人所尊重。国家认同感的核心是国家概念,塑造高中生国家认同感,需要塑造高中生对于国家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要塑造以国家为“核心”的重要价值观体系。认识和把握国家“核心”价值观体系,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当前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虽然经济上与中国联系日趋紧密,但是并没有放弃遏制中国崛起的念头。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史还是在科技、军事上,对于中国的孤立主义思维依旧盛行。对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应当时刻提高警惕,看清西方世界的真实面目。对于网络上宣传的各种事件,要辩证的加以辨别,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我判断。时刻维护国家的尊严,对于违反法律、侵害国家利益的事坚决摒弃,树立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利益的价值观。
4.强化维护统一的法律教育
国家认同感的基础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着充分的认同。国家发展强大,统一是基础。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无论何时都难以在世界上立足。网络时代,不少所谓的社会“专家”肆意攻击和污蔑中国的《反分裂国家法》。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维护统一的相关法律的学习。了解中国的领土完整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损害祖国利益、违反祖国统一的行为又有哪些。正确分辨保护民族文化多元化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差别。坚持与“台独”、“港独”、“东突”等分裂祖国的残余势力作斗争。强化维护统一的法律教育,不仅要让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传输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让学生在严肃的法律中感悟国家认同的真正含义。
四、结束语
从国内大环境来看,近年来出现的“道德危机”、“信仰缺失”,其根本原因是国家认同感的缺失。网络时代引发的多元化价值观与人们固有的价值观进行了激烈的碰撞,社会中极个别的“行为”被网络放大到全国层面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影响。高中生处在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的阶段,必须塑造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牢固的国家认同感,唯有如此才能不迷失在复杂的网络与现实世界中,努力为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李春玲,刘森林.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124.
〔2〕刘森林.当代中国青年国家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29.
〔3〕王冠.国家主义还是共同体主义:应对网络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变化研究〔J〕.人文杂志.2018,(10):81.
〔4〕欧阳常青,苏德.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6,(05):129.
〔5〕马嘉言,高中生对不同国家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现状〔J〕.现代教育,2017,(04):81.
上一篇: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及创新策略
下一篇: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感
2019-07-08 来源:理论观察 作者:王富刚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