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启示


2019-04-03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康 健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提供了根本方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更为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注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内涵

人与自然、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素整合论的主要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及社会是构成生态的三大基础,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既受制于自身的“社会性”,同时也在不停地创造各种“社会关系”,在“自我功利性保存”与“社会群体性延续”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对于自然而言,人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自然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特性。对于社会而言,社会是人类共同生活发展的现实环境,人不仅要与自然交换物质资源,而且人的生产活动也受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需要对这三者进行有机整合,而追求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需要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通过现实实践与自然而形成的“物质交换”。基于此,马克思提出了“新陈代谢”的理论,认为人、自然界和社会通过“新陈代谢”实现了循环往复和物质交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的“新陈代谢”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自然方面,指自然界本身具有新陈代谢的规律,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自然与人之间通过劳动存在着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二是在社会方面,指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即人类社会内部的产品交换、分配、消费等。马克思的物质交换论,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示出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会产生生态危机,其根源在于,由于资本逻辑泛滥导致社会异化,最显著的表现便是商品拜物教。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民众心理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方向发展,从而转向过度追求物质层面的个人享受。资本主义则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给人们灌输狂热式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现代消费主义的泛滥盛行使得社会对物质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引发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无限制攫取。这一切都是受资本逻辑的支配,其罪魁祸首就是资本逻辑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天然的制度优势,通过限制和规避资本逻辑的无限制扩张,推动人们绿色理性消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在生态文明补偿制度建设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提升。

生态文明补偿机制建设有待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十分有限,通过节能减排或者人造景观等方式进行生态补偿,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生态文明补偿理论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对生态补偿不同领域之间的补偿标准和差异、生态补偿中的交易成本、公平和可持续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二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虽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生态受益者付费、生态损害者赔偿,建立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但是由于具体补偿标准和范围都没有明确,生态补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驱动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农”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一些地方乡村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比如,传统农业的化肥农药农膜污染、乡村工业企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乡村旅游污染等。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比较匮乏,特别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依然相对滞后。此外,一些地方主动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新挑战。乡村要发展,就要发展现代产业经济,乡村经济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本身就较为薄弱的乡村生态文明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缺乏相应的顶层设计,将会导致对乡村生态的破坏,势必影响到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需要增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较为注重对一线大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对小城市特别是县、乡一级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较薄弱。从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角度来看,自然环境的局部恶化会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北京每年冬季的雾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周边地区工业生产造成的。因此,我国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人、自然和社会有机整体内的各个主体进行全面把握,不能将其割裂,要破除唯GDP的线性发展思维,在各个环节各个区域都要严守生态红线,整体把握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联系,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才能推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治标更治本。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规划,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对其生态观中要素整合论的概述。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决不可从主观意志出发,以经济增长为目的,而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充分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定合乎自然发展的生态制度,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需要制定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补偿制度。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乡村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制约农村生产生活突出的问题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物质交换论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进入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准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以更高的高度和更强的责任感,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努力构筑一个尊崇自然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充分展示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责任意识。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技术性强、投资多、难度大,必须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全面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新时代,我们要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既要看到显而易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隐性和边缘性生态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环境污染治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经济社会建设好,为全体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陈学明:《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上一篇: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阐释 下一篇:巧借自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
相关文章推荐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业”的几点思考—基于一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浅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当代价值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途径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试论人民观的当代价值
  • 论文发表参考: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
  •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启示
  • 论马克思教育法制思想及对我国的影响
  • 拓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路径
  • 共享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时代体现
  • 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和根本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