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安全不仅关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作为世界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中国应当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加大能源供给等方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关键词】能源安全 能源供给 能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能源权力中心越来越分散,国与国之间的能源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供给质量、促进能源供给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探索消解能源安全困境的方法路径。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现状
能源产业的环境约束加剧。中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这种能源分布状况决定了中国只能以煤炭作为主要供应能源,据统计,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65%,石油天然气占27%;中国煤炭消费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显然,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绝对比例,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由于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给我国环境安全带来挑战。此外,我国还面临着能源利用率低、高能耗产业占比过高等问题,这些不仅带来了能源浪费问题,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同时,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 能源需求量还会持续稳定增长,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还将持续上升。然而,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控制了中东和中亚地区,并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控制马六甲海峡,这对中国能源外部供给造成了威胁。此外,中国石油进口地多为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的地区,如中东、北非、拉美等地区,很容易产生能源供给中断问题。
能源安全政治化倾向明显。能源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将能源安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试图建立有利于本国的全球能源格局,这使中国与许多国家处于能源竞争状态。此外,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常常与环境安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使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问题更为复杂。
资源禀赋差、供需结构失衡、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威胁能源安全
能源资源禀赋较差。从总体上看,中国能源储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这意味着我国必然会遇到能源供给不足问题。同时,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煤炭多分布于华北和西部地区,石油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及海域,而能源消费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这无疑给我国能源的优化配置带来许多困难。此外,我国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0%以上,而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低质能源所占比例较高,许多能源都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的偏远地区,这些直接影响了我国能源开发与供给。
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当前中国能源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但是能源生产难以满足能源消费需要,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日渐凸显,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此外,我国各工业部门中,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部门所占比例过高,而这些工业部门多是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耗量超过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0%,这不仅增加了我国能源消耗,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国际能源市场因素。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这意味着中国将更多地依赖国际能源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及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在石油进口、对外石油合作等方面仍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干扰和破坏,这些直接影响着我国石油供给安全。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策略建议
以创新驱动确保能源安全。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首先,以制度创新保障能源安全。应当建立“政监分离”的能源监管体系,明确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权力边界,减少政府对能源生产、价格和消费的过度干预。应当加强国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公平、统一、开放的国内能源市场。应建立能源技术委员会、技术监测中心、新能源推广中心等能源交易平台,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此外,以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安全。应当研制先进的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不断优化能源供给方式。应当将互联网技术用于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等环节,以互联网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如可以用网络技术监测能源供给情况,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入网比例,从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以系统优化确保能源安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协调发展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评价国家能源系统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所以,应当将协调发展作为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消除能源生产布局不合理、消费结构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好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多的问题。比如,各级政府应当逐步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产能,推动高能耗产业向能源生产基地转移。应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电能替代计划,提高电能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比重。
以绿色发展优化能源结构。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生产安全、能源进口安全等方面,还包括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将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作为能源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比如,应大力开发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再如,应当开发洁净煤发电、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等先进技术,开发无污染的水电技术、环保式火电技术等,提高能源使用率,减少能源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应当健全环境征税体系,开征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税,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的税负成本;应当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的财政补贴,提升绿色能源在能源供给体系中的比重。
以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随着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日渐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能源市场成了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当将能源进口作为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中国的对外能源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我们可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丝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借助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打造石油丝绸之路,推进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在次贷危机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量逐步下降,世界能源供需渐渐变成买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沙特、伊朗、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都在积极寻找石油买家,从而为中国的石油进口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中国应加强与尼日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委内瑞拉、巴西等产油国的合作,建立长期能源合作关系,为我国能源供给提供持续稳定保障。
(作者为河南工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亦楠:《推进“能源革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期。
上一篇: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哪些“政策红利” 下一篇:制度公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