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基层党组织何以引领乡村治理


2019-03-29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刘 蔚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引领主体。乡村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需要积极探索其引领着力点。要以政治强化引领,以自治、德治和法治推进引领,以服务塑造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乡村治理 引领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既是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领导核心,又是党发展农村经济、化解矛盾的核心力量。在新时代,由于经济状况、社会条件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乡村社会逐渐出现治理机制僵化、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等诸多问题,而破解上述治理难题,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探索引领乡村治理的着力点,这对于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意义重大。

党建领航:以政治强化引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这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必须要强化政治引领的作用。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位功能,而提升组织力是突出政治功能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出现了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解决薄弱环节,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就要强化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而真正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推动中国航船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破浪前行。

强化政治意识,成为教育管理党员的“指南针”。所谓政治意识,就是政治立场要明确,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把握问题。乡村基层工作纷繁复杂,要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确保乡村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前进。一方面,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引导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另一方面,要注重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增强政治定力,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会,增强基层党员的党性,提高自我净化的能力。

强化看齐意识,成为凝聚引领群众的“吸铁石”。所谓看齐意识,就是既要向党中央、党纪国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还要向人民群众的意愿看齐。乡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党、国家、广大乡村群众的步调一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乡村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有着天然优势,他们生活、工作在群众当中,与群众联系最多,这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政策引导、化解矛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磁石”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形成“众星捧月”的基层治理合力。

“三治”同行:以善治推进引领

乡村治,百姓安,则国家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自治与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善治指明了路径,推动乡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升级。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力量的支撑,要以善治推进引领,将法治、自治与德治有机结合,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筑牢基层依法治理“压舱石”。法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保证。基层党组织需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乡村社会问题。首先,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为契机,采用强有力措施,加强法律宣传工作;针对乡村干部、群众不同的认知特点,开展专题法治教育培训,引导其自觉守法用法。其次,提升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骨干力量的示范带头作用,对普通基层党员进行结对帮带,分享丰富的依法行政经验。最后,还要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法律约束,依法依规处理乡村各类事务。

种好基层群众自治“责任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对自治的积极探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证。由于乡村治理内容复杂,治理主体多元,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必须要建立符合乡村群众思想观念的乡村治理机制,赋予乡村治理以充分的自主性,顺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乡村群众自治制度,鼓励和支持村民广泛参与自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同时,要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创造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疏通村民自治的渠道,发挥好村民自我管理的作用。

用好基层以德治理“润滑剂”。道德是一切良治善治的基石。相较于法治的硬约束,以德治理在乡村治理中主要起到“润滑剂”作用,与自治、法治相互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乡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也存在不敬不孝、铺张浪费等道德滑坡的现象。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结合时代要求创新乡村所蕴含的道德规范,重视新乡贤的挖掘,广泛开展道德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正能量,引导村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培育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

服务为本:以服务塑造引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末梢神经”,是党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的挑战,要让村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直面这些挑战,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做到增强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切实发挥好服务引领作用。

增强服务意识。意识指导行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必须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前提。一是树立为广大村民服务的理念,基层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群众服务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改变服务方式,通过服务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二是以强化服务功能为导向,增强各治理主体认同度,激发乡村社会活力,形成协同共治的局面。

丰富服务内容。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引领能力,关键在于了解村民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既符合村民需求的服务,又符合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服务。在丰富服务内容方面,把握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式,助推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当前面临着劳动力外流、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处于乡村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党组织,要准确把握当地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乡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还要把握基层文化动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既要体现在经济服务方面,增加村民收入,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打造基层文化阵地,引领村民实现精神“脱贫”。

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还应与时俱进,做到符合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让基层服务工作形式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要完善服务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建立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充分运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为沟通手段,倾听村民建议和意见,打通乡村社会治理的线上和线下的“双向道”,汇聚乡村治理方式创新的源头活水。要形成完善的乡村治理的组织框架,构建规范化的利益保护、利益诉求化解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同昌:《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课参考》,2018年第15期。

②刘柳、李毅弘:《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着力点探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上一篇:核心期刊:以工匠精神培育基层党建品牌 下一篇:核心期刊: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关文章推荐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学“习”新思想展现新作为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
  • 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与途径
  • 新形势下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若干体会
  • 浅谈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
  • “微”党建 高校基层党建新模式
  • “标准卷”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中作用探讨
  • 产业集群党组织建设的难点与实践取向
  • 核心期刊论文: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
  • 核心期刊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动态审计预警体系
  • 核心期刊论文: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的实证检
  • 核心期刊论文:高校廉政体系中的内部审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