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质疑式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22    来源:语文建设    作者:王新芳

阅读是加深课文理解的重要方法,其方式有很多种,而质疑式阅读策略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加强质疑式阅读策略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有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再塑生命的人》在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部分,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自传散文。海伦·凯勒是一个聋哑人,但她却能“看”到和“听”到很多事物,学生在初次阅读这篇课文时,对这些问题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带着质疑去阅读和揣摩课文,从而提升阅读质量。 
  一、质疑式教学的方式 
  质疑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整体感知—自我设疑—讨论释疑—总结归纳”几个环节构成,其核心是学生自己设置疑问并最后解决。质疑式阅读教学包含对课文内容的质疑,也包含对阅读教学的规程的质疑,但内容质疑是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质疑主要包含对于课题、语句、层次等方面的质疑。 
  1.课题质疑 
  题目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如果在阅读前不注意审题的话,就很难把握课文题目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很难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继而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应先对题目产生质疑。比如看到《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要思考:为什么会是“再塑”?作者这样命名的原因是什么?尤其对于复杂的文章题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在思维实践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创造的灵感,学生不仅第一次看到题目时要质疑,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要继续质疑,对比初次看到题目时的思考,思维会更加深入。 
  2.词语质疑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文风和用语习惯,这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感悟。但是,这种感悟并不只是针对知识的感悟,还包含对文字背后的思想内容、情感等方面的感悟。词语质疑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有更多的引导,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感受语言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其思想和情感。 
  3.层次质疑 
  阅读过程是有层次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教师设置问题也需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师应该把握质疑的规律,科学设置问题的层次,使整堂课在“问题—解答—新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深入。但学生的疑问较杂乱,有深有浅,不一定会严格遵循质疑的规律,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不仅养成质疑的习惯,而且要发扬科学质疑的精神。 
  二、对质疑式教学功能意义的认识 
  1.“问题驱动”有利于推动读者主动阅读 
  教师课前布置了问题,或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会使阅读过程充满悬念和乐趣。更重要的是,有问题就有思考,因此质疑式阅读能够激发读者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并为阅读指明方向。正因为如此,课堂提问一直是最常见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提问的权利基本被教师垄断,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种方式也是有缺陷的,因为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不一定与学生的实际相符,所以未必有很强的针对性。除此之外,因为教师的问题在先,所以学生的思维会不自觉地围着教师转,其学习的主动性就大受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 
  2.质疑式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曾有学者说过:一个善于读书的人,通常都是边读书边找问题。由此可见,质疑式阅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运转的第一步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思维的起点,也被看作是思维的动力。发现问题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而提出的问题质量高低,反映出读者对事物理解程度的深浅。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广,思考越深入,就能够更好地激发思维潜能。发现问题后,学生会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解决了旧问题,才会尝试思考新问题,这样就推动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很难发现问题,也就是还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不能主动去开发自己的思维。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质疑式阅读策略在《再塑生命的人》教学中的体现 
  1.课题质疑的体现 
  对于《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如何使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思想是教师在课前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阅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静静地阅读几遍就能掌握文中内容,达到学习目的。学生阅读要带着问题去读,也就是要运用质疑的阅读策略,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这样的阅读才有效果。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因为“再塑”就代表着是重新塑造,这就表明作者的生命旅程中有不一样的体验,所以教师在这里应予以强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是一个聋哑人,那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写什么?学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猜测。教师可针对标题进行提问:海伦·凯勒既看不见又听不见,那文中为什么还会有描写她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再塑生命的人”有什么意味?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章再细细阅读一遍,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2.詞语质疑的体现 
  学生在认真阅读几遍之后,会对文章题目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之所以使用这个标题,主要是因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的人”两个字上,也就是帮助作者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作者生命有一个蜕变的过程,而蜕变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就像作者所说,莎莉文老师就是给她深切的爱、启示世间真理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莎莉文老师就是再塑海伦·凯勒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语言来说,莎莉文老师就是作者的再生父母。作者以“再塑生命的人”作为散文的标题,是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之情。所以作者才会在开篇写道:1887年3月3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因为莎莉文老师到我家来了。作者详细叙述了莎莉文老师对她的精心点拨和引导,讲述了莎莉文老师是如何赋予她新的生命的。文章对重塑生命的过程描绘得很精彩,这更加显示出作者对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感激。 
  3.层次质疑的体现 
  海伦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为什么能够“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还比如“我当时无法理解的话”“在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里“一时不理解”“一时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一时很难理解,但在通读全文后发现,原来在莎莉文老师精心教导下,在爱的呵护下,海伦学会了盲文,还能感受到声音的振动,所以她后来才能写出那么优美的文章。她在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正常人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莎莉文老师。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不仅体会到课文的意思,还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归纳出作者拟题所遵循的规律,由此推断文章主题的走向和具体内容。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学习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总结文章的写作规律,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木兰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下一篇: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时代意蕴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论文: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
  • 核心期刊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动态审计预警体系
  • 核心期刊论文: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的实证检
  • 核心期刊论文:高校廉政体系中的内部审计治理
  • 核心期刊论文: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内部控制审计
  • 核心期刊论文: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最新修订分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
  • 核心期刊论文:智媒时代我国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功能的融合:一个新的视角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实质及可
  • 核心期刊论文:媒体融合与广告公共服务型转向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
  • 核心期刊论文: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拓展抑或跨媒介合作?
  • 核心期刊论文: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的形成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