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的科普类文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教师要教好这类文章,须构建合理的教学思维,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假设和论证假设,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水平。《恐龙无处不在》在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部分,是一篇有名的科普类文章。这篇文章属于证明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和过程。文中所反映的观点都是没有经过证实的,只有经过论证才能确定其正确性。
一、科普类课文理解的独特性分析
科普类文章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具有无法代替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作品立足于科学依据,能够用严谨、准确的语言将某一事物的客观规律阐述出来,从而达到向读者传达科普作品信息的目的。因此,科普类文章的内容需要科学证明,教师可通过严谨地阐述、分析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文笔的生动性。科普类文章与一般说明文最大的区别在于文笔的生动性。一般来说,科普类文章多用描写和记叙的手法,其中也会加入一些趣闻,还会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是语言通俗易懂。科普类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是大众化,且深入浅出,有利于传递科学知识,易于为读者所理解。
科普类文章走进教材已有很多年,因其价值独特,且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恐龙无处不在》是阿西莫夫所作的一篇科普类文章,阅读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对比来体会作者思维的周密性和开放性。这篇课文的教学有三个重点:第一,解释恐龙灭绝之谜;第二,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三,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思维。课后练习题也是基于这种教学思路,设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这篇课文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所选材料以及要说明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你如何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2.文中有些文字是作者放在括号里进行补充说明的,如何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这些补充文字的作用?
3.如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如果一个领域有新的发现必然会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试从自己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列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个观点。
那么,究竟该怎么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呢?既然文章开篇就说到了是科普论文,那就按照科普论文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建构
科普类文章多是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说明文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论证,而论证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论证过程与论证结果都较为抽象,因此,这个过程分以下几步来讲。
一般来说,论证有推理、归纳和演绎三类。在课文开篇,作者就说明了不同的科学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这就是论点,而后面的“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必然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则诠释了前一句所说的“紧密联系”。紧接着,课文的第二段又列举了阿根廷南极研究所1986年在靠近南极的小岛上发现的鸟臀目恐龙化石的事实。对于论证来说,列举事实是非常重要的。在列举了事实之后就要分析这个事实背后所隐藏的隐秘结构,这也需要作推论,而推论的基础就是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从而得出全球都有恐龙化石的结论。
但是,光依靠阿根廷研究所在南极附近发现的化石很明显是得不出这个结论的,所以还必须要有其他的前提才行。要得出这个结论的大前提是“其他大陆上也发现了恐龙化石”,小前提是“恐龙化石在南极大陆也存在”。这么思考主要是因为目前在世界七大洲上,除了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发现了恐龙化石。如果在南极洲也发现了化石,那就能够证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从这里可以看出,要发现问题的实质,就需要通过论证才能够得出结果。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习论证的过程和方法,但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当然,推论的结果不是终点,而是要继续引发思考,直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被证实为止。
就“恐龙曾经确实遍布于世界”这句话来说,很容易引发读者的疑问。因为大家都知道南极比北极冷,除了极少数物种之外,其他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如果6500万年前的南极洲也是这么冷的话,像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是怎么生活的?如果恐龙能够生活在当时的南极大陆,那就表明当时的南极大陆一定没有现在这么冷,一定是适合动物生存的,那就表明当时的南极大陆并不是现在的南极大陆,这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因此,要有科学发现,除了推论以外,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因为前面已经讲了“恐龙确实曾经遍布于世界各地”,那就很容易假设恐龙曾经生活于世界的各个大陆,但同时又很容易产生疑问:大陆之间都有广阔的海洋,它们是怎么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上的?最后就会得出“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并不是恐龙自己过去的”结论。这既是对课文的分析、论证,同时也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论证,这也是利用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之后,就需要论述恐龙出现在各个大陆和大陆漂移假说之间的关系了,也是利用一个已经成立的真理来判断另外一个是否真实。恐龙在“泛大陆”时期已经出现了,而且是分布于整个大陆,而当时几乎所有大陆都是处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在这样的温度下,恐龙无论在大陆的哪一块地方,都是可以生存的。距今大约两亿年前,大陆漂移现象出现了。板块移动,对恐龙的生存和生活产生了影响。前面已经有“恐龙可以在各个大陆舒适生活”的结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得出“即便是大陸分离了,恐龙也可以在泛大陆上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各个大陆才会发现恐龙,即便后来所有大陆完全分开、所有恐龙都灭绝了,也能推理出每个大陆上都会有恐龙化石的结论。这个结论与第二段所列举的事实又相互照应,所以证明推论是合理的。
因为恐龙化石是在南极大陆附近发现的,并不是在南极大陆上找到的,所以作者又提出了假设:南极大陆的冰层太厚,如果薄一些的话就能够找到恐龙化石。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因为它是立足于第二段的事实推理出来的。因为当前南极大陆确实是被厚厚的冰覆盖,所以很难看到冰下面的东西,读者也能够理解。作者通过不断深入地论证,最终得出了南极洲上也有恐龙化石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有力地支持了地壳运动这一理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文章开头“一个领域的发现影响另一个领域,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只有不断的假设和推理才会产生科学论证。自然现象一定是存在的,但重要的是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科学,是一种虚拟产物,学生可能不好理解。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在课堂上形成以下结论:
事实依据:因为在离南极洲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所以推论恐龙曾经遍布世界各地;假设南极大陆有恐龙,由于南极大陆的低温,恐龙无法生存,由此推论以前的世界主要是温带和热带地区,地球上任何地方都适合恐龙生存:大陆与大陆之间都有很宽的海洋,恐龙是如何漂洋过海到其他大陆去的?推论是大陆漂移,将原本整块大陆分成几块,而恐龙随着大陆漂移就分布在各个大陆了。
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认为2.25亿年以前,大陆是一个整块,所以恐龙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陆上,到2亿年前的时候,大陆开始分成几块,而恐龙也随着大陆移动而漂洋过海了,所以南极大陆的冰层下面一定有恐龙化石。
由此可以看出,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相互连接,整个推论结构非常严密,以此证明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这只是结论,南极大陆仍然覆盖着很厚的冰层,难以证实下面是否真的有恐龙化石,所以这只是观点,而不能成为知识。
三、教学反思
当前社会并不缺少科学知识,而是缺乏科学的思维和思想。科学的思维和思想是人类获取真理的主要途径。从对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构建来看,学习是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提问,直到掌握知识,这在科普类文章学习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对这篇科普文章教学思维的分析,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论证和假设,这些知識并不是陈述的、显性的知识,不是理解了就马上会运用的,而是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分析、论证的。也就是说,这种科学思维的学习方式很多时候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的,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如果只是弄懂了原理而没有实践的机会,很难形成科学思维。在建构了对科普类文章的教学思维后,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寻找与之相似的文章上,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运用,加以巩固,从而达到科普类文章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自己看懂文章,并独立思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节选自科普类文章。本文以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在》为例,简述了在进行科普类文章教学时教学思维的建构。这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类文章,对于这类文章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以文本内容为主。因为这类文章很多都是没有经过证实的假设,只有经过论证、证明后才能确定其是否正确。根据文中的具体描述,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最终证明结果的正确。这个过程就是教学思维建构的过程,而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这类文章的兴趣,学会运用假设、疑问、思考的方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很有帮助。
上一篇:朗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下一篇:情感教育在《木兰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建构
2019-03-22 来源:语文建设 作者:陈健;施志艳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