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品的使用价值,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是指物的有用性。长期以来被认知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理论的片面理解。马克思所阐述的使用价值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还指出了使用价值二重性的来源---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表现的二重性。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二重性的思想,这不仅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理论的前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来说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使用价值;二重性;具体劳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27 — 03
商品是人类社会發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这一因素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商品使用价值只具有自然物质属性。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会造成只注重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而忽略了其另一重要属性——社会属性的问题。因此,充分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理论,对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企业利润、把握价值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
长期以来,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因素存在社会性,使用价值存在自然性。并且把这种认识当作是马克思对商品属性认知的原意。实际上,这曲解了马克思关于商品属性思想的本意。价值本身具有社会属性,然而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并不是只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它还具有社会属性。这就有必要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问题进行重新认识。
首先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1〕P96也就是说作为商品,它首先必须是个有用物,以其商品体本身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它是人类社会的劳动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构成者。这表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第一个属性,即使用价值的自然性,使用价值的这种自然属性为一切社会形态的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因而又具有普遍性。
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表现出固定性、客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马克思首先肯定了商品是一种物,认为这种物只要被生产出来,它所具有的有用性是稳定不变的。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物,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物有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性质,以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质发挥作用,至于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都是通过作用于对象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所直接感受到的。例如,铁这一物体,一经开采出来本身就有坚硬的属性,它客观的存在于这个对象世界;经过后期打铁、炼铁到最后制成铁器,成为农耕时期的主要务农工具,它的作用也是直观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具有固定性、客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其次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具有特殊的属性,这一属性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却是更为重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也可以称之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要想使劳动产品变成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2〕P54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它的目的就是用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求,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就是当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成功转化为商品时,赋予使用价值特殊的属性,即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在这里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不同于其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是与人们的交换关系有关的,显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表现出历史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其一,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得以形成,随着商品经济形式的不断完善而表现的越来越充分。马克思说:“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特殊的历史性质。”〔3〕它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不同时期,使用价值属性的表现形式各异。在商品交换还未出现前的原始社会,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状态,不存在交换形式,这时的使用价值只具有自然属性;随着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出现了以交换手段来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商品经济,此时的使用价值则具有了社会属性。其二,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离开人就不能独立存在的社会性质,本身是不稳定的。马克思指出:“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4〕P124简单来讲,如果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使用价值也只有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属性,只有当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易成功后,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才得以呈现出来。这种通过市场交换来表现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的方式是不固定的,例如它会受到供求关系、自然地理环境、人的自主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商品使用价值所表现的这种不稳定性,不仅会对实现商品的价值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操控,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运用的经济利益杠杆,都是为了避免使用价值的不稳定性以提高生产力水平而采取的措施。
一言以蔽之,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二重属性。一方面是物的有用性,为一切物所共有,即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具有交换性,这是其社会属性。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突出表现在货币形态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5〕p135当货币作为金银本身时,有其自身特有的自然属性;当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作为交换手段,又有其一般的使用价值,即社会属性。忽视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理论的精髓。
二、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源于劳动所特有的社会规定性。当社会分工发展到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必须通过产品交换来表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时候,这时的产品在交换过程中被分为有用物和价值物。这里的“有用物”表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性,“价值物”则表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只有在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6〕P18-19这说明,一是私人劳动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表现在劳动产品中必须对他人或社会有用,而不是对生产者自身有用,私人劳动为社会认可、接受,成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二是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反映在劳动产品具有相同的价值形式,而且是对自己所需的价值形式中,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才能得到实现。这说明具体劳动表现出了二重的性质。当然,这里所指的具体劳动不是与抽象劳动相对立的劳动,而指的是人们具体的劳动过程。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这种二重性只有在现实交易中才能得以呈现。上面已论述到,一方面要生产出一个有用物来满足他人或社会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这个有用物必须是能够用来交换的,通过市场交换这一环节来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过程中的有用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这一最基本的属性,而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过程中的社会交换性则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因此,正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二重属性才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表现出人与物之间的自然联系,是具体劳动过程的产物,而且在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呈现出了二重的属性,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它的社会性,并在交换中得以实现。可见,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
三、对商品使用价值再认识的现实意义
重新认识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改变只注重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忽视其社会性的错误思想及行为,不仅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新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条件。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从经济学角度看,要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当长时期里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此外社会还需要生产出更好更多样性的商品,以此来满足人们复杂多样的需要,这依赖于充分发挥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实现商品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实现商品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发挥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为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物质条件。
重新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考虑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市场,有市场的产品,说明它存在社会的使用价值,其价值的实现就能补偿企业的生产支出。市场越大,社会的使用价值就越大,企业效益就越高。反之,如果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说明它的社会使用价值小或不存在社会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得以实现,更不用说补偿企业的生产支出。因此,企业不仅要重视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充分挖掘其本身存在的多重作用,而且更要注重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努力寻求商品的销售市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使商品在市场上得到热销,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值。
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还有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其实就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创新,即对商品有用性的创新,进一步讲就是创有效劳动之新。如果不是对有效劳动创新,企业不断重复的劳动可能就会变成无效劳动,生产的产品就是无用产品,产品销售不出去,就不能实现商品价值,最终受损的是商品所有者。创新商品使用价值,提高产品性能,提升商品原有的有用性,增加产品多样性,在市场上卖出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使用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行业领军者,就要加强对使用价值的创新,不能抱残守缺。
重新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全面贯彻价值规律的基础。价值规律是经济发展的“首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的转变,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再认识表明,商品使用价值影响着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商品经济的追利性所支配的商品所有者对价值的关心,终究是要用适销对路的使用价值来换取。”〔7〕在市场运作中,商品所有者必须要面向市场,关注商品的供需对价格、企业的影响,从而能够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总之,不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配置资源时依赖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而且政府在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的指引作用时,也要根据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所支配的市场有效需求。
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再认识,批判以往对商品使用价值属性的传统认识,重视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问题,事关能否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精髓,甚至关系到如何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以此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孙乐强.马克思的使用价值理论及其哲学意义的再思考〔J〕.理论探讨,2017,(05):72.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周红梅.马克思交换理论的经济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7〕张存刚,赵夫鑫.商品使用价值的范畴及现实意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04):18.
上一篇: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政治生态论析
下一篇:论列宁的领袖权威思想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对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的再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19-03-11 来源:理论观察 作者:贾聪聪;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