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为什么要推进思想扶贫


2018-11-14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魏 婧 陈沛然

【摘要】消除“思想贫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要强化政策引导,为思想扶贫提供科学导向;强化舆论宣传,为思想扶贫提供舆论支持;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素养,帮助贫困群众加强脱贫意识,坚定脱贫信心,明确脱贫方向,依靠自身奋斗逐梦小康。

【关键词】思想扶贫  扶志  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前,我国各级党政干部积极投身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而脱贫攻坚的核心主体还是贫困群众,唯有消除部分贫困群众的错误思想,让他们主动脱贫致富,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扶贫政策才会真正落实,扶贫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消除“思想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

2018年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4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大家立足自身实际讲述了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给人以深刻启迪,而大力推进思想扶贫也成为参会人员的一致共识。贫困群众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主体,唯有贫困群众想脱贫、敢脱贫,扶贫工作才能从“输血”工程转变为“造血”工程。

思想扶贫亦可称为“扶志”,指的是借助教育、培训、宣传、引导等手段,促使部分贫困群众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使之形成坚定的脱贫意愿,进而将这一意愿转化为明确的思想指导与具体实践。思想扶贫是扶贫工作的灵魂所在,能够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消除贫困人口的“思想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社会意识一般跟随社会发展步伐而发展,但同时亦有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故而,在扶贫工作中,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与扶贫依赖,能够大大增加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如若忽视了思想扶贫,仅仅满足贫困群众短期的物质诉求,势必难以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同时也易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

思想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群众的“认命”、懒惰、依赖、功利等思想

为深入推进思想扶贫,我们应当加快转变部分贫困群众的落后思想,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包袱,加强脱贫意识。一是要转变贫困群众的“认命”思想。部分贫困群众将自身的贫苦归咎于“天命”,认定无法凭借自身努力脱离贫困,失去了脱贫的动力,自然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脱贫致富。为促进贫困群众有效脱贫,一方面,需要引导其转变“认命”思想,使其科学认知自身的贫困归因,认识到自身具备的脱贫能力,进而萌生、强化脱贫意志;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其科学认知区域经济差距、个体财富差距,正视当前的贫困现状,坚定脱贫信心,明确脱贫方向。

二是要转变贫困群众的懒惰思想。扶贫工作中,物质扶贫始终是各级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这种“救济式”的扶贫模式会引发部分贫困群众的懒惰心理,习惯“等”“靠”“要”,不思进取,更有甚者以贫困为荣,想方设法成为低保户,最终陷入了越懒越穷的境地。各级政府要全面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热情,根除部分贫困群众的惰性,使其自觉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深入参与产业发展,形成“劳动最光荣”的意识,收获自力更生的成就感。

三是要转变贫困群众的依赖思想。就扶贫工作现状来看,一些贫困群众已然对扶贫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认定政府对于他们的贫困必不会坐视不理,期待政府持续给予物质或金钱补助,自己可以坐享其成。因此,稳定推进扶贫致富工作,还需使贫困群众成为脱贫工作的主角,在各级政府的科学引导下,化“苦等”“空想”为“脚踏实地”,依靠自身的不懈奋斗逐梦小康。

四是要转变贫困群众的功利思想。许多贫困群众由于受到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仅将目光放置于能够迅速带来直接收益的事务上。正是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下,部分贫困群众的心态发生错位。例如,部分贫困群众在公共事业建设中,既不具备出资实力,也不愿投身建设;部分贫困群众在接受地方政府开展的再就业培训过程中,甚至索要“工资”,否则拒绝参与培训。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会导致部分贫困群众仅关注眼前利益,未能重视长远利益。因此,各级政府还需引导贫困群众转变功利思想,引导他们加强学习,提升财富创造能力,着眼长远发展。

从政策引导、舆论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思想扶贫

强化政策引导,为思想扶贫提供科学导向。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将思想扶贫纳入脱贫攻坚规划,使全体扶贫工作者意识到思想扶贫的重要价值,营造政府深刻落实思想扶贫、社会组织全面关注思想扶贫、贫困群众积极配合思想扶贫的社会氛围。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将思想扶贫与扶贫政策有机融合,使思想扶贫更加“可视化”,便于贫困群众了解和认知思想扶贫的重要价值,从而及时转变思想。最后,各地扶贫工作者应当深化自身对思想扶贫的理解,并大力推广与落实思想扶贫,重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形成自主脱贫意识,强化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决心。

强化舆论宣传,为思想扶贫提供舆论支持。首先,在宣传对象方面,不仅要向各级政府宣传思想扶贫的价值,也需要向广大贫困群众宣传思想扶贫的价值,使其形成自主脱贫的信念,还需要向全社会传播思想扶贫的工作成效,强化思想扶贫工作影响力。其次,在宣传内容方面,应当广泛宣传思想扶贫的重要性,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向贫困群众讲解典型人物的脱贫思想与行为,使贫困群众从典型案例中充分汲取脱贫力量,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热情。强化全体扶贫工作者的责任感,引导全体扶贫工作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措施,构建各主体广泛参与的扶贫氛围。最后,在宣传方式方面,不仅需要借助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力量,也要充分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还要继续采取入户讲解、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宣传讲座等贴近贫困群众现实生活等手段。

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素养。首先,各级政府应当切实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贫困学子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各级政府应当优化技术培训服务,实施素质强化工程,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基于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变革,基于发展的理念促进自身成长。最后,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教育保障工作,例如,要大力培育社区教师、乡村教师,使乡村贫困群众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专项教育资金投入,优化社区与乡村教学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拓宽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让贫困群众发挥自身所长脱贫致富。

强化机制建设,保障思想扶贫工作的长效性。首先,要不断加强扶贫工作的协调性、联动性,确保各级政府、社会组织、贫困群众深度参与思想扶贫工作,确立思想扶贫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确保思想扶贫工作权责分明。其次,应当完善监察制度,利用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途径有效监管思想扶贫工作,确保思想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应当完善考核机制,将思想扶贫工作的完成情况合理量化,使之成为“看得见”的硬任务,同时将思想扶贫成果与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充分激发思想扶贫责任人的工作热情。

(作者单位均为中共贵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吕永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②郑瑞强:《扶贫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阶段性特征、逻辑框架与发展保障》,《求实》,2017年第1期。

③范恒山:《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求是》,2018年第2期。


上一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下一篇:用好公益岗位扶贫这一政策工具
相关文章推荐

  •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之构建
  • 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及创新策略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探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十八大与十九大报告“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
  •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