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新时代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2018-09-25    来源:科教导刊    作者:孙瑞琪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碰撞融合的理论成果,集中外古今文化之大成,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代表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宣告新的征程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与坚持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全体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仍然是社会全体的价值导向,个体建构价值目标应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有个著名的理论效应“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新时代如何继续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发挥实际效应,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培育和践行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培育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其产生情感认同,进而主动吸收理解,在心中埋下信仰的种子,只有坚定的信仰才会自发地去践行。践行是培育的升华和后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自觉地外化为具体行动。培育和践行这两环节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共同发力,哪一环节都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提出和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在宣传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为培育此理论营造了充分的舆论效应,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在把理论嫁接到现实土壤的过程中,把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充分,不透彻,止于字面意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力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萃取,是对国外文化的合理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短短12组词,24个字,是经过仔细打磨,实践检验凝练而成。目前较为统一的划分是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三个部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社会上有部分群体将其孤立看待,更有甚者,认为“自由”太牵强,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规范。目前,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群数量不容小觑。对其内化是第一步,没有内化,何谈践行。 
  第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必然折射到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上。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个体的实际行动。全面深化改革到了攻坚克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利益格局发生大幅度变动,必将触发一部分人的利益,人们的利益关系受到重大影响,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利益分配引发的问题,目前经济改革触碰了这部分人的利益,为此出现了很多围绕个体利益的纷争,旧的道德体系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状况,不能调适新问题。因此,社会上一部分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置价值规范于不顾。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方面共同合作的一项系统性工作,然而很多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接到任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为了应付上级,随便糊弄过去,工作缺乏持续性,效果自然不会好。作为一个全民性工程,只有把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才会形成良好风气,督促人们下意识地规避不好行为。 
  2问题成因 
  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不仅表明历史方位发生了新变化,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都会迎来重大转机,同样也会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中国敞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对内实行改革,对外进行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些不实的言论也跟着扩散开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跟着沉渣泛起,这些主张过时的人,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指出马克思主义已不能指导当今的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已不能调适当今中国实际状况。这种不实的舆论在群众中间发生了作用,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动摇。 
  3路径探索 
  第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理论脱离不了抽象性的本质,只有将理论融合于实践,才能作为物质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理论是不会跳到人的脑子里的,只有将其融合到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多渠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倡导,打破人们对其枯燥抽象的固有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产生的最新成果。在宣传的前期,为了加强宣传工作的可执行性,需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不是具体某个行业或者职业群体的专职事情,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一项工作。坚持对社会科学的学习不是人生中某个阶段的任务,脱离了学校,仍然要继续了解。核心价值观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出来,以社会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作为必要前提。 
  第二,保持培育和践行的持续性。践行价值观不是仅仅意味着践行这简短几组词语,应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举国上下,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应该全方位覆盖。在落后偏远山区,由于信息更新速度慢,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进行行骗的机会,应该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避免上当受骗。对大学生做好法制宣传工作,避免一时糊涂做出和价值规范相违背的事。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强民众对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的现代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关文章推荐

  • 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 新时代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
  • 习近平新时代高压反腐思想探析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的形成和意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与提升
  • 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研究
  • 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路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