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业结构趋同;相似系数;区位商;河南中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7月4日
一、研究概述
文章所指河南中部包括鄭州、洛阳、焦作、新乡4市。与河南省其他地区相比,处于河南省中部地区,所处的资源环境具有相似性;其次,郑州、洛阳依靠优势资源,发展较为迅速;焦作、新乡依靠传统自然资源,积极转型紧追其后。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表现出某种共同倾向性,主要有产业地域特点不明显、产业门类齐全并逐步形成完整体系、区际产业结构差异趋于缩小。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同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因此,对河南中部产业结构趋同进行研究有助于分析研究河南中部产业结构的转型,对河南省中部地市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自2016版《河南统计年鉴》、《郑州统计年鉴》、《洛阳统计年鉴》、《焦作统计年鉴》、《新乡统计年鉴》,以及2015年郑州、洛阳、焦作、新乡4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研究方法。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测度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本文以相似系数分析为主,以制造业区域内部的区位商测算为辅,对河南省中部三次产业结构趋同进行测度分析。
应用相似系数分析时,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以河南省产业结构为基准,与郑州、焦作、洛阳、新乡4城市的产业结构与之比较,建立“区域-年份”的相似系数矩阵(本文因篇幅有限,仅显示2006年和2015年河南省18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表)通过考察矩阵中极高值的变化趋势判断河南中部与河南省其他城市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趋同情况;二是测度郑州、焦作、洛阳、新乡两两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并建立出来彼此之间的“区域-区域”矩阵,测度两两之间的相似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河南省中部4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情况。相似系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Sij=
式中,Xik是i地区k行业的产值占全行业产值比重,Xjk是j地区k行业的产值占全行业产值的比重。研究判断,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即产业结构趋同。
三、结果分析
(一)以河南省为背景的河南中部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如表1所示,以河南省为背景对河南中部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表1)
1、2015年河南省与各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明显。除漯河(0.9573)、济源(0.9582)因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驻马店(0.9768)因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外,其他均大于0.9800。
2、仅从2015年来看,河南中部与河南省其他地州市的产业趋同现象越发严重。如:郑州与平顶山相似系数为0.9857;洛阳与平顶山相似系数为0.9960。
3、从2005~2015年郑州、洛阳、焦作、新乡与河南省的相似系数来看,除焦作的相似系数略有降低之外,其他都是逐渐增高。与河南省的相似系数向1靠近,其中新乡的相似系数与河南省的最接近,2015年为0.9996。与河南省的二三一产业结构类型趋同。
(二)河南中部4地市间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图1)如表1、图1所示,对河南中部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分析:
1、2015年河南省中部地市间产业结构趋同明显。其中:郑州市与洛阳市最显著(0.9964),其次是洛阳与新乡(0.9947),焦作与新乡、郑州与新乡、洛阳和焦作、郑州和焦作略低于0.9,但都大于0.975。这是因为焦作第二产业比重较高、新乡第一产业较高。
2、2005年以来,河南中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虽有起伏变化,但整体逐年增大,趋同愈发明显。其中,2015年4地市间相似系数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郑州与新乡、郑州与洛阳的相似系数增长较快,说明河南中部4地市产业结构依旧有所细微差别。这主要与各地的发展模式有关。
(三)河南中部制造业区位商分析
1、河南中部4地市制造业区位商按大小排名:郑州(1.4148)大于焦作(1.1094),焦作(1.1094)大于新乡(0.9873),新乡(0.9873)大于洛阳(0.9478)。均在1的边缘,表明河南中部的制造业专业化水平较强,在国内制造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制造业中主要行业区位商分析。河南中部4地市存在个别优势产业趋同,整体趋异现象。例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在郑州、洛阳、焦作、新乡4地市均为优势产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在郑州、焦作、新乡均为优势产业。但整体趋异现象更为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2015年河南省中部地市间产业结构趋同明显。主要表现在河南中部地市与河南其他市州产业结构趋同;以及河南中部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郑州进入到了经济发展转型的快速期,郑州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地市产生了经济产业的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郑州与洛阳的产业结构趋同更显著,河南与新乡的产业结构趋同更显著。这是因为,洛阳作为河南第二大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协调,一二三产业比例基本到了1:4.5:4.5;新乡第一产业比重略高,和河南省总体的三次产业比例2:4:4相类似。
(二)2015年河南中部地市间产业结构制造业层面趋异明显。郑州、洛阳、焦作、新乡4地市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的数量分别是8个、9个、12个、13个,均大于1的相同的产业仅有2个。表明4地市的制造产业都发展较为迅速,有自己的优势产业部门,但具体细分又有所不同。具体来看郑州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核心行业装备制造业上,例如: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乡焦作的优势产业虽多,但多处于产业链底端,例如: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所以,河南中部4地市间的产业结构转型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表2)
(三)解决建议。一是针对地方政府方面。许多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区域发展,往往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约束和分割,从而导致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产业趋同。地方政府要在产业结构趋同中积极发挥正面作用,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区域之间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分工与合作,达到经济共赢;二是要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大好趋势下,发挥优势,促进各个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各区域更要立足自身的优势产业,同时在高新技术、生物制造、高级装备制造等领域积极展开创新与合作,促进产业结构的整合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杰.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9).
[2]于斌斌,金刚.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32(12).
[3]李俊杰,刘松.乌蒙山片区产业结构趋同度比较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4]陆佳.产业结构变迁、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3. 上一篇:全球城市指标体系应用对上海的重要启示 下一篇:内蒙古草原草场治理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