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因其全局性而备受国内外瞩目。运用SW Orr分析方法,对丹噶尔古城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内部因素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因素的机遇和挑戰进行归纳,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丹噶尔古城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以期对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丹噶尔古城;SWOrr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18- 02
一、引言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必将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的开放合作。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湟源县,是中国连接西亚诸国的桥梁与纽带,古城因独特的地理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及神秘的宗教文化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威胁分析法或自我诊断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提出”。利用SWOT分析法对丹噶尔卉‘城旅游进行分析,意在了解古城旅游资源开发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找出适合古城旅游发展的战略,为后期经营管理部门以及科研规划部门提供指导及规划依据”。
二、丹噶尔古城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丹噶尔古城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的青海省湟源县,古城始建于明、兴盛于清,是农业区与非农业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混合区。据史料记载“丹地原为东科(尔)旧寺,白明末商贾渐集,与蒙蕃贸易,有因而世居者;番族亦渐次开垦,牧而兼耕,各就水土之便,筑室家成村落焉”,卉‘城因寺而建,因市而兴,盛极一时,素有“小北京”之称。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丹地自古不仅是丝绸之路南路要塞,也是文成公主进藏道路的一个重要支点,因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古城被称为“海藏通衢”、“海藏咽喉”等美誉。作为旅游目的地,丹地的区位优势明显。丹地位于环青海湖和环中国夏都两大旅游圈的汇聚处,距西宁仅四十多公里,是近去青海湖,远到西藏的必经之路。
2.旅游资源丰富。古城内保存着各种类型的建筑遗存,按类别分为以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为代表的官府遗迹;以城隍庙、关帝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建筑:以东科尔寺、清真寺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以仁记洋行为代表的贸易商行等;古城还活跃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皮绣最负盛名;此外还包括以西王母为主题的一系列祭祀活动,摩崖石刻及花儿曲艺文化等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活动。
(二)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古城旅游空间开发不足,如景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长800余米明清大街,由拱海门、城隍庙等16处组成主要建筑群;其次,文化遗产深度挖掘不足,缺少创新的文化产品,如古城现有“羌风流韵”原生态舞蹈、城隍庙会、文庙祭孑L等,在内容编排或表现技术上与印象刘三姐、华清池长恨歌等知名活动差距较大。 2.丹城基础设施及相关管理落后。古城一期于2009年开始运营,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景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存在缺少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的宣传牌和指引牌缺失或老旧等问题;景区管理存在问题,2012年景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由县政府交由丹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由于改组较晚,在古城商户管理上较为混乱。
3.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参与主要是指处在旅游社区的居民是否参与与旅游先关的活动,丹城旅游开发以明清老街为主,开发的地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不高,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如民族演职人员、售卖手工艺品等),大多只是将房子出租挣取租金,社区居民与古城旅游发展互动较少。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必将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向着良性的道路发展,并且对沿线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并且丝绸之路青海段集合了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沙漠、戈壁、雅丹等多种自然地质资源,汇合了汉文化、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多民族文化,这些资源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因此,丹地作为青海省少有的历史文化占城应该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中,努力提升丹地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内白驾游的迅猛发展以及青海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相继开通,为青海省旅游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白驾出行,这种出行方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体验性,且青海省整体道路状况良好,特别适合白驾游;其次,青海省高铁建设发展较快,尤其是2017年贯通的宝兰铁路,把原来需要13个小时往来西安的车程缩短到了仅有4个小时,这缩短了东部地区的游客来青海旅游的交通时间,拉近了丹地与游客的心理距离。
3.政策上的支持。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不断贯彻深入,青海省不断出台“以旅促扶”的相关政策。青海省“2015年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金融机构将如何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等多方面助推青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湟源在2017批准丹噶尔占城获得2亿贷款从事旅游开发建设,这无疑对丹噶尔古城旅游开发注入新的动力。
(四)挑战分析
1.古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过度旅游者进入将对环境承载产生很大压力”。丹噶尔古城旅游开发有限,旅游景点分布集中,随着游客的不断增长扩大古城旅游空间是大势所趋,因此应继续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引导游客和历史占迹及旅游地环境之问和谐相处的关系,避免出现因旅游发展而导致的古迹损坏或环境破坏等问题。
2.周边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丹噶尔古城周边分布着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既有以风光瑰丽而闻名的“青海湖”为代表的自然景区,也有以神秘多彩而闻名的“塔尔寺”为代表的人文景区,这些景区无疑对古城旅游发展形成巨大的竞争与挑战,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丹噶尔古城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旅游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丹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向西通往西亚诸国向东通往我国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由此丹地需紧抓此次历史机遇,在充分挖掘古城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位置为优势、古城为引力、文化为招牌打造丹噶尔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明确古城旅游定位,避免同质化开发。古城旅游作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在古城旅游开发中却存在着千篇一律、相互模仿等现象,此现象称为“麦当劳化”。丹噶尔古城需在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古城悠久的古迹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制定出相应的古城规划。在古城旅游定位上,应遵循古城特色为主的原则,就丹地来说,特色之处就是“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丹噶尔古城旅游定位应充分考虑这两个特点。
(二)深挖丹城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吸引力。丹噶尔卉‘城文化色彩丰富,在保留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加强创新,创作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充分挖掘西王母文化,鼓励文化圈对西王母传说进行文学、电影或电视剧等的创作,来提高西王母文化的传播度和知名度;另外可以結合新科技(如VR技术或巨屏投影)对清代丹噶尔古城街市进行真实场景复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三)增强游客参与性,发展体验型旅游。丹噶尔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体验型旅游,如让游客参与到丹噶尔皮绣制作、湟源排灯加工等活动中,这种体验型的旅游方式,不仅让拉近了游客与古城的关系更使游客增加了收获感,能够更好得让他们在参与娱乐中领略到丹地特色的历史民族文化。
(四)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特色的旅游商品需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工艺品、民族工艺品等”。目前丹噶尔古城旅游商品大部分都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与其他旅游景区区别不大,反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灯、剪纸、湟源陈醋、皮绣等旅游纪念品在游客中的知名度不高,销量甚至不如普通的旅游纪念品。所以丹地需在旅游商品的设计上多做文章。
参考文献:
[1]何静,赵婧,鱼龙.基于SWOT模型浅析秦皇岛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商贸,2010( 26):166 - 167.
[2]冯国杰,严贤春,贾文君.四川省阆中古城旅游发展SWOT分析研究[J].大众科技,2012( 12).
[3]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1《历史》,青海地方旧志五种[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32.
[4]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61(4):401 -413.
[5]宋瑞萌,柴国强.古城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以丹噶尔古城为例[J].城市旅游规划,2016(6).
[6]王大悟,郑世卿.论古镇旅游开发的五种关系[J].旅游学刊,2010( 12):44 - 52.
[7]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9 - 41.
上一篇: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探析
下一篇: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丹噶尔古城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2018-05-29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作者:王硕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