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出明显时代特征。主观认知不足、行为管理能力不够强、健康教育的滞后性和非系统性是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健康能力,构建健康生态环境,是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健康中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153-03
健康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任务。青年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未完全步入社会的人,是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和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将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情况产生重大影响,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特征
大学生群体接受教育水平整体较高,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和学习压力大等问题[1],使其自身健康日益受到威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普遍不高[2-4],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维度水平不均衡。沈莉认为大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8%[5]。李春艳研究表明,本科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仅为1.36%,低于我国居民的平均健康素养水平[6]。刘欢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仅有10.6%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健康素养状况总体水平较低[7]。当然,也有学者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比较乐观,如徐日泉、欧阳江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6.2%、67.5%。[10-11]数据及结论的差异性可能与调研的地域、时间以及量表使用有关。二是健康理念认知水平较高,个体行为素养不足。罗新茂、王晓卫调研数据表明,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比社会人群高[8]。郭静[9]、陈玮[10]、刘华青[11]研究表明,大学生具备了一些健康知识和理念。刘欢等人调研数据显示,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25.7%)较高,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严重不足。可见,青年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健康知识和理念,但不能够充分地内化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缺乏生活规律和良好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不够健康科学。三是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获取知识途径偏于单一。一些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比非医学生高。表现为:医学生的认知素养、技能素养高于行为素养,非医学生的三个维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生受学校专业教育影响较大,非医学生受母亲文化程度影响较大[12]。原因是医学类专业知识与健康相关度较高,学生对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比非医学生高。城市学生健康素养高于农村学生,汉族学生相对高于某些少数民族学生,这可能与环境、文化、生活习惯有关。同时,数据显示,学校层次越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这可能与学校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引导、管理及方式有关,也与校风、教风、学风等有关。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与健康素养也存在一定关系。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表示,手机、书本杂志仍是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这说明大学生健康知识获取的途径较为单一,学校健康素养教育存在不足。
二、大学生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ABC理论是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的核心理论。其中,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诱发事件,B(beliefs)代表信念,C(consequences)代表继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情绪或不良行为(C)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的。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直接的起因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在事件、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要素中,认知起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是个人行为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个体行动。同时,个体行为的实施,又受到“自动化思考”机制的影响。自动化思考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个体行动的发起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模式发起。由于受家庭观念、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以及个人性格、气质、喜好等内在因素影响,大学生对健康知识有许多错误的认识、不理性的思考、零散或错置的认知。基于长期而重复性的诱发事件刺激和高频率认知的强化作用,个体受“自动化思考”机制影响,形成了个体无意识状态下的习惯性行为。第一,主观认知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关键。网络、自媒体迅猛发展,带来了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当代青年大学生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对健康知识及其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保持、增进健康的基本条件。然而受家庭教育、校园氛围、专业局限及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存在肤浅性、非系统性,不良倾向性习惯的积累使身、心的“亚健康”状态容易被忽视。预防保健意识薄弱、滞后。第二,个体行为管理能力不强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相关数据显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取决于遗传因素,而60%则取决于个体行为和生活习惯。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上网时间过长、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健康、运动时间不够等不良习惯。在疏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情况下,为自己埋下大的健康隐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科学获取、选择和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第三,高校健康教育的滞后性和非系统性是影响健康素养的重要环境性因素。目前,500余所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课程主要以考查课形式开展,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大部分授课教师不具备医疗卫生教育背景和相关卫生资格,对学生健康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趣味性、权威性和说服力不够,也缺乏业余指导。学生管理部门、党团组织、班级等开展的健康实践、锻炼活动不够多,系统性不够好。高校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强,氛围不够浓厚,预防保健措施不到位。
三、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途径
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作为培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要进一步搞好健康教育改革,树立新的健康理念,积极传授健康知识,使健康教育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升高校教育实效。高校应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健康知识,帮助掌握保持健康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健康理念。学校在开设基础必修课的同时,编订相关学习辅导教材,开展多门具有实务指导意义的选修课程。建立一支由专业技术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专兼职相结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队伍。根据专业、年级、性别、季节等的不同,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开展以预防保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班级、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体育课程,积极开展体质锻炼。关心特殊群体,充实心理咨询室力量,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注重挫折教育和励志教育,提升大学生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塑造大学生奋力拼搏、坚韧不拔的品质。二是培养健康素养,提高大学生健康能力。健康素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服务;其次是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最后是维持和促进健康。健康不仅是一种状态,更体现着一种素养与能力。主动健康即指个体主动获得持续的健康能力、拥有健康完美生活品质和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为此,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老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揭示自身内在的健康风险。同时依据内在的健康风险参数和外在的健康风险指征,采用科学的评估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个人健康能力和状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按照以科学评估为基础健康指导方案,对学生进行主动干预和科学调整,改善他们健康状态。让学生通过行为约束和自我行为管理,实现从普及卫生知识向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发展。使他们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提升他们的主动健康能力,促进题目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健康宣传,营造健康生态氛围。健康生态学认为,个体和环境相融合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已超越了个体自身因素的作用。健康生态学模型表明,外在环境条件、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对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高校相关部门应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加大医疗卫生和健康政策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理念的认可度。制定可促进健康的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支持性软环境。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开发健康促进设计、实施、监测、评价体系,組织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核心的校园健康卫生活动。完善校园规划,提升校园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加大健康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满足大学生健康生活和锻炼需求,为健康校园建设提供环境支撑。创新健康活动载体,提升健康文化凝聚力,让学生自觉成为健康文化的追随者、践行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同时,注重朋辈教育效应,发挥骨干力量的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使学生养成持续健康、自主健康的习惯,为推进健康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晖,卢言瑶,马海燕,等.浙江省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2):911-914.
〔2〕杨晓,张振香,张艳,等.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87-790.
〔3〕刘存根,王天明,彭再如,等.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64-2866.
〔4〕华娇,杨静,刘环,等.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09):1.
〔5〕沈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02):123-126.
〔6〕李春艳,唐四元.郴州市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C):781-782.
〔7〕刘欢,史敏.芜湖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7,7(33):970.
〔8〕罗新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1).
〔9〕王晓卫.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调查[J].职业,2012,20(27):71-72.
〔10〕郭静,杜正莎,玛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06):442-444.
〔11〕陈玮,齐玉龙,张静.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12-1414.
〔12〕刘华青,夏光兰,张坤,等.蚌埠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04):658-660.
上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求分析
下一篇: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研究
2018-05-18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李艳艳;张利萍;孙江洁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