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吗


2018-05-15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郭镇之

【摘要】纪录片像闪烁在天空的恒星,微弱然而持久,它建构着国人良好教养的人文环境。中国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日渐步入成熟且兴盛的时代,不断彰显着大国文化自信。创作者只有具备自觉与自省,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冷嘲热讽,纪录片以及其他影视制作的进步才大有希望,一个纪录片的好时代才来日可期。

【关键词】国产纪录片  文化产业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自2016年以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人世间》等纪录片掀起一阵阵收视热潮。近期,又有一批题材有趣、拍摄精致的纪录片纷纷问世。如《创新中国》《水果传》等,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蓝皮书)》报道,2016年全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34.7亿元,总产值超过52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15%和12%。纪录片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纪录片似乎不会有黄金时代,只能有与社会心理契合时的热点时刻

对于“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到了吗?”的提问,首先要问——何谓黄金时代?是被认为最好的时代?是指一枝独秀,大红大紫的时代?

作为“最有文化”的视觉节目类型,在收视范围和舆论热度方面,纪录片与新闻报道、电视剧、综艺秀无法匹敌,存在明显的竞争弱势。影视是大众文化,面对的是最大多数的人口,也就意味着中等偏下的知识水平。相对于新闻报道,纪录片缺乏监测生存环境(特别是即刻利害信息)的强制性关注度。纪录片也缺少热门影视剧大起大落的戏剧效果;甚至不如综艺秀场,可以制造喧嚣与冲突。在纪录片中,也有瞬间热闹并突然走红的,它们要么出自成功的宣传造势,如当年的《话说长江》和稍后的《大国崛起》;要么是意料之外的黑马,如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但这些走红的纪录片只是少数,第二季、第三季《舌尖》遭受冷落,就说明复制成功创意的纪录片很难持续红火。所以,纪录片通常不是以“大众”接受的方式呼啸而来,而是安安静静呆在那里,等待知音的神交。

纪录片的主要功能是教养效果。它不是大鱼大肉的主菜,或者可以按照中国口味,将它比喻为清淡可口的素菜。其实,对于强调风格独特的纪录片而言,每一部特定内容的作品面对的都是小众,千千万万的小众才能集合成纪录片的庞大观众群。这个群体可能偶尔浩浩荡荡,但更多的时候,纪录片欣赏需要心领神会,是一种孤芳独赏的体验。

纪录片似乎不会有黄金时代,只能有与社会心理契合时的热点时刻。例如,《舌尖1》最初的拥趸就是改革开放年代流散海外的学人,之后扩大到天南海北的思乡客。好的纪录片更像闪烁在天空的恒星,微弱然而持久,它建构着国人良好教养的人文环境。如果说,黄金时代是最好的时代,那必然有最坏的时代和不那么好的时代。而无论是在最好或者最坏的时代,在不好或者不坏的环境中,总有那么一批执着的社会记录者、艺术追求者。纪录片总在那儿,不远不近,不离不弃。

纪录片的成熟时代正在来临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纪录片又的的确确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可以称之为成熟的时代。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2017年,主流媒体不仅推出了《法治中国》《大国外交》等纪录大片,还启动了《我们这五年》《中国表情》等小切入大情怀的奋斗故事,纪录片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有关机构将启动“记录新时代”工程。

纪录片成熟的标志涉及技术、资金,更关乎艺术和交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似乎是决定性的因素。新技术播映、互联网生存为纪录片提供了长期阅览的可能性。过去,不是电影院安排无计,就是电视屏幕一播即过,纪录片总是芳踪难觅,相守难期。现在好了,在网络空间,观众有了选择权、主导权,既可以在集中推出时追寻热点;也可以在独自需要时选单点菜。新技术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由流逝的时间变为展览的空间,不仅增加了纪录片与观众的接触机会,也由此带来经济上的长尾效应和传播方面的长久效果。它表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一定来自热闹的黄金时期,而可能汇集于涓滴,持之久远。

中国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从创作角度看,多元视角独辟蹊径,艺术创新别开生面,十八般武艺全都披挂上阵。如今,宣教式的理想主义仍然让部分年轻人热血沸腾;自然记录的长镜头日益靠近朴素生活的本来面貌。包括传统的机位、视角和蒙太奇,也包括曾遭人诟病的摆拍、令人抓狂的跟拍、遭遇真实质疑的扮演,以及情境还原、移花接木,作为手法和经验,都成为艺术创新的营养。即使是粗糙的历史资料片,也是为了显示历史“本真的面孔”。而各种高科技的应用,则可以达到宏观和微观的极致,或体现时尚元素。中国纪录片总的创作趋势,是越来越讲究,越来越用心了。

从生产角度看,精品迭出,佳作频现,尤以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题材为最。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本草中国》,除了获得国家支持的主旋律纪录片之外,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产品出自非电视“国家队”之手。事实上,促使中国纪录片网络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民间市场的介入、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新的互联网和多媒介时代,人人都是纪录片的创作者——手机既是摄影机,又是录音机,电脑和手机还能成为编辑器。民间力量和个人创作者的出现,大大扩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和表达手法,包括话语和形式,于是,微电影、短视频走红网络,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从收视角度看,纪录片也越来越考虑受众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有真实的物理基础和广泛的精神需求。例如,《水果传》的色香味展示,延续了《舌尖上的中国》那种令人垂涎欲滴的感官享受,本身就具有诱人的舌尖效果;同时,在表现齿颊之香间,也深深慰藉了包括思古、怀乡、猎奇等精神需求在内的世人情怀。互联网的存储供应则使得纪录片伸手可及,陪伴便利:可以兴之所至,一气呵成;也可以暂存匣中,留待他日慢慢享用:等待的约会,令人心花怒放,心驰神往。

纪录片的持久繁荣来日可期

在一个纪录片成熟且兴盛的时代,纪录片的持久繁荣指日可待。好的纪录片应该是可以永久保留的精品,就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纪录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第一个不足是,有的纪录片创作者陷入与电视剧、综艺秀竞争的误区,也想一鸣惊人,多挣钱,挣快钱。于是,过分制造戏剧效果,设置各种悬念,像注水电视剧一样抻长过程。记得看过一次悬崖遇险的纪录片,各种人物讲述,各种有用无用的细节,絮絮叨叨,感觉比施救的过程还长。遇到这种情况,观众怎么办?果断关机或者立即转台。在电脑上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快进。对那些设计不能快进的客户端,观众可能立马转移——谁稀罕谁啊?又不是没得可看!

第二个不足是,说教依然盛行。《舌尖3》口碑不好,据说因为“说人(说教)的地方比说美食多”。其实,从《舌尖2》开始,人们就发现了这个毛病,为什么改不了呢?尊重观众难道只是一句空话?纪录片创作者对批评的反应,一个是真诚地改,尊重受众的心意;一个是狡猾地变——用一些商业化的包装继续吊人胃口,只为了博取收视率和点击量。可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真诚的动机越来越难以招摇过市了。

第三个不足是,纪录片创作者的文化素养不足,与画面美感不相匹配的,是旁白的台词功夫差,鹦鹉学舌,矫揉造作,或者装腔作势,故作深沉。成功的纪录片主题的升华应该是自然而然式的,水到渠成,而不是添油加醋、刻意拔高。此外,纪录片的题材还需要扩展。与自然风光、历史文物题材纪录片的日趋成熟相比,社会、政治、历史、人物纪录片成功的案例偏少。

对纪录片的批评也是促使纪录片生态持久繁荣的必要环节。对中国影视包括纪录片的直率批评消失久矣!所谓的文艺评论,除了赤裸裸的商业推销,就是半遮半掩的人情托儿——常常是两者兼而有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当前许多纪录片的红火,人们也是需要观察的。大众媒体上的热闹,并不代表社会意见的认可,更不能完全反映观众的真实态度。时间将显示纪录片成功的真实成色。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上一篇:新时代 新生态 新表达 下一篇: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的界定及分类
相关文章推荐

  • 大数据视阈下我国政府治理的机遇和挑战
  • 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民族文化心理
  • 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困境与策略研究
  • 大数据时代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
  •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