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方针,从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中吸取经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活力,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文化自信并不只是一个口号,当前我们提倡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根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上下求索,创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我们党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实践的道路中,孕育出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进步求索的基础,中国人民在这条道路上的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开来,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意义上来看,文化自信是中国千百年来能够屹立不倒的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源头,坚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能够更好地包容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从个人意义上来看,树立和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践行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加以珍惜,这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兴国安邦,还能够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给予启发,我们国家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不断延续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根源,并不断开拓创新。
2018年初,山东孔子故里曲阜和文化名城泰安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弘扬传统文化迎来开门红。曲阜的“万仞宫墙”,在孔林庙府之中尽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古朴;泰安的“封神大典”现场,则尽显东岳泰山的厚重与阳刚,并在山谷水云之间形成视听交融的双重震撼。分会场采用现代舞台技术,古今结合,传递“齐鲁魂、泰山情、中国心”的情深意长,展现出山东人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爽热情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谱写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昂扬向上、自信迸发的盛世乐章。
这些千百年来孕育的精神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每个国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冷落,这不但不利于个人精神世界的塑造,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受到冲击。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无一例外的都会受到其自身文化理念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我国的立世之道,因此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迸发出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开放性、包容性的姿态向全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中国从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毫无疑问,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资料的丰富也让中国人民摆脱了千百年来贫穷的生活,我们吸收了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但与此同时,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文化冲击的长久影响往往比一场战争更加可怕,如果过分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就会出现文化自卑感,中断自己原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强大富饶的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在这片宽广无垠的舞台上,中华儿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具有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这份信心,只要将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根植于心,近14亿中华儿女齐聚的磅礴之力,足以使我们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继往开来,逐渐发展起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党和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所进行的现代化的文化创造,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中国道路,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创造了众多举世无双的成绩,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为文化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自信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更加坚定和持久的力量。立足社会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保持本国的文化特色,推动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这是一种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魅力。为了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就需要礼敬我国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每一位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既继承又发扬,不断弘扬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立足国本、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创新成果发扬出去。青年人还应打好外语基础,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运用大众传媒的舆论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泱泱大国风采,上下五千年文化,先进的文化力量必须要不断通过青年人的传播才能经久不衰。
不懂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的人,是难以理解文化自信丰富的历史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权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仅仅有着悠久的千年文化历史是不够的,从文化竞争和文化交融的角度上来看,文化主体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应当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充满尊重和认同感。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交流,通过限制外国文化产物流入和选择性弘扬本国正能量的方式来建立文化自信,并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须要在开放中建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只有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水乳交融的条件下不断扎根和生长。
经典的文化需要继承,更应当发扬和创新,一个独立的优秀民族文化,面对另一种陌生的文化时,应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从人民群众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推陈出新,为文化酝酿新生;只有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并不断创造新文化,才能在百花齐放的文化论争中明确方向,从而探索出适合中华文化发展的道路,更好地铸就中华文化的灵魂。
(作者为吕梁学院思政部讲师)
【注:本文系2018年吕梁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四个自信’着力点研究”(项目编号:JXGG201820)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云杉:《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红旗文稿》,2010年第10期。
上一篇:新时代如何提升文化自信 下一篇:文化自信的三个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