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党组织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肩负推动发展、汇聚民心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是科学优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基层治理中,要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立体模式,开辟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关键词】基层治理 党建 引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识别码】A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新要求,创新治理举措,引领社会治理。
创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立体治理架构
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必须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立体格局。首先,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承担基层治理的责任,建立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政府负责以及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体制。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配齐领导班子,还要善于将群众中政治素养高、干事能力强的优秀人员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打造基层治理领导核心。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切实领导与督促基层政府为群众提供医疗、教育、治安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在基层廉洁、高效政府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其次,引导社会组织及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过程。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的权益,全面发挥其参与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效能,有效降低基层治理成本。全面彰显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并科学推动乡贤会、群团组织以及理事会等各类组织融入到基层治理中,激发基层民主自治内生动力,释放正能量。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自治组织领导、监督方面作用的同时,也要坚持群众路线尤其是在确保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执法等方面的职能前提下,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功能,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全面维护好广大农民权益。另外,也要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和民间组织开展好交流与合作,创建农民团体和自治组织,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党的合法化进程,鼓励民间组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引导并全面规范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行为,通过法律及道德约束,引导广大群众能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实际上,引导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根本上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最大政治优势。不仅要充分依靠群众,也要调动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科学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基层治理实效的标准,为群众更好生活提供更为精准的管理与服务。因此,创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立体治理架构,有助于创建良性协同治理体系。
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水平
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发挥其作用,必须不断加强治理能力建设。首先,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的基础是更好地服务群众,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深化对基层治理的认识,做好所辖地区的治理调研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社会事务等的灵活处理能力,协调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要协调好基层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一般来讲,社会冲突的实质是利益冲突,结合基层实际,建立符合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与协调机制,在法治框架内,基层党组织要针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并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展现党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通过全面了解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增强法治理念与规则意识,引导群众科学看待利益冲突,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确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理念。
其次,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与危机管理解决能力。基层党组织要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调研,明确群众诉求,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简化办事程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当然,也要科学统筹好社会事务、党务及政务等多方面的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此外,也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稳妥应对并积极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对于突发性事件的管理要实现常态化,不仅要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也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迅速反应,结合预案制定好突发事件处置对策,全面提升处置突发事件水平。因此,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能更好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最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基层治理队伍。建立基层党建为主导下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纳入基层党建规划。一是加强依法治理能力建设。善于做好源头管理,考察环节要抓住政治素养、法治能力建设,通过公开竞聘、公开业绩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人才能力的考察。设立基层专项资金,对引进的专业法治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做好激励考核工作,制定基层治理考核办法,将治理的效能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履职考核的关键指标,并将其作为换届选举的科学依据。此外,培育依法治理能力,通过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提高法治专项工作能力,并通过抓好学前、学中与学后的评估督导工作,全面提升自身法治素养。二是创建法治能力管理制度。结合基层实际,建立党员干部依法治理能力管理制度,将履职情况归入到基层党组织责任管理中,采取依法履职的星级管理模式,对法治能力建设情况进行定期分析评价,实现和党员能力相衔接。创建以法治能力为中心的党内职务与资格相匹配的机制,尤其是在考核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过程中,达到能力标准的继续聘用,再确定其岗位安排。因此,建立基层党建主导下的治理骨干队伍,不仅有助于提升业务素养,也便于激发主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基层治理的科学推进。
确保基层党建统摄下的治理运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从基层治理的规范要求,规范权力运作,确保党组织有序运行,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基层法治治理运作规范化。首先,建立科学基层党组织运作规程。制定党组织系列规范文件,创建规范、完整的工作制度系统,分类编定基层党组织的运作流程和业务规范,科学指导基层党组织明确职责范畴,对职责任务加以优化整合。全面运用好群众评议、对标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建立科学的党建考核体系,将基层治理实效与党组织运作情况,作为党组织负责人考核重要指标,对工作执行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其次,基层公共服务体系运转科学有序。紧密围绕法治原则,全面约束党内权力,关注基层党组织权力约束,加强权力运作监督制度,加快建立规范体系。列清楚基层权力清单,实施底线管理要求,探索基层党组织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权责明确的权力运作机制。要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以及群众的利益诉求,强化对基层党员履职问责机制,实现权责有序平衡,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作。
最后,强化对各类基层党建元素保障水平。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确保基层党建元素支撑,制定基层党建保障制度,实现人财物的有序配置,规范人财物的管理,建立上级财政支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自我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薪金制度,不断加强党建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多元基层党员阵地建设,建立基层党员活动场所,确保党员活动顺利开展。
(作者均为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刘晓光:《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何以良性互动》,《人民论坛》,2017年第27期。
②刘朋:《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上一篇:网络司法公开:“互联网+司法”改革的起跑线 下一篇:基层党建要用好考核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