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发展现状分析


2018-04-27    来源:新课程研究    作者:张金榜;朱燕萍;刘天娥

摘 要:城乡接合部幼儿园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且处于城乡过渡地带的幼儿园。随着外来务工人口的急剧增加,他们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刚好适应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这一需求。外来务工人口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多数学龄前子女只能进入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就读。城乡接合部幼儿园普遍存在诸如办学资金不足、硬件设施不达标、保教质量偏低等问题,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对该类幼儿园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其规范化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此外,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保教服务。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幼儿园;流动学龄前儿童;规范管理 
  作者简介:张金榜,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鄂西北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朱燕萍,湖北省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刘天娥,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鄂西北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学前基本理论和学前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改进研究”(项目编号:2017GA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121-03 
  《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数量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5年之间,0~17周岁流动儿童规模从1982万增加到2533万,平均每年新增流动儿童数量超过200万。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0~17周岁流动儿童规模已达3581万,其中学龄前流动儿童的规模为899万。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刻不容缓。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公立幼儿园学位供给不足,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便成为流动学龄前儿童入园首选,但城乡接合部幼儿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并呈现出滞留时间长、家庭式流动比例高、随迁子女中学龄前儿童比例增大等特点。2005年,我国学前流动儿童占全国同龄儿童百分比8.17%,规模达到695万;2010年,学前流动儿童占全国同龄儿童百分比为9.95%,规模达899万,与2005年相比规模增加了203万。大多数农民工难以顾及随迁学龄前子女的教育和安全,他们对收费较低、收托时间长且灵活、有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的幼儿园需求十分强烈。城乡接合部托幼機构正好适应这些需要,它以处于低端的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子女为收托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学龄前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研究证实,学龄前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在儿童入学准备、克服贫困的代际循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而城乡接合部幼儿园能为流动学龄前幼儿提供最基本的教育保障,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流动学龄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素质水平,可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接合部幼儿园面临的困境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虽然为流动学前教育儿童提供了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但存在诸多发展困境,具体如下: 
  1. 办园经费不足 
  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主要以公立幼儿园为主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很少得到国家财政投入,而城乡接合部的幼儿园大多是民办幼儿园,城乡接合部幼儿园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为其子女所交的伙食费和保教费。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为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快递员等(家庭月收入一般为1000~5000元),属于低收入人群,所交费用较低。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城乡接合部幼儿园无法为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再加上部分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办园标准,无法得到相应的政策补助,这些问题导致幼儿园办园和运行的经费不足。 
  2. 场地不足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办园生均用地面积13~15平方米,该文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幼儿园参照执行。按照这个标准,12个班的幼儿园用地面积应该9亩左右。有研究者在调研中发现,被调研的16所幼儿园中,只有17%使用的是幼儿园专用房,58%的房子是由民宅改建的。而且多数幼儿园面积不足,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要容纳15~20个孩子,显得十分拥挤。由于该类幼儿园没有建设规划多借用民房,使得幼儿园没有专属的教育和办学区间。幼儿园的教育场所多由所住地居民的居民楼改建或者装修而成,大多属于短期的场地,教学区与居民日常生活区没有明显区分,幼儿园缺少专属的幼儿室外活动场地。通常为居民楼前面的小场地,人均占有活动场地不足2平方米,少于规定的人均占有面积3平方米的标准规定。 
  3. 存在安全隐患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环境复杂,治安管理力度不够。外来人员众多,成分复杂,有小摊小贩、社会闲散人员及流浪人员等。这些人员对于幼儿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易发生幼儿走失和拐走幼儿的事件;另一方面来自幼儿园自身的安全问题。幼儿园管理者本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幼儿园场所的租借或改造民房的形式,导致幼儿园无法形成安全的内部环境,无法与外界进行安全隔离,没有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此外,幼儿园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缺乏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与隔离手段,对于幼儿园的卫生环境也缺乏相应的建设与规划。 
  4. 保教质量偏低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保教质量偏低的突出表现就是“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学活动内容多为识字、拼音、数字加减计算等。这既是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不足的反映,也是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的反映。幼儿园既没有符合规定的教育规划,也没有符合规定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科目上没有依据幼儿园教育的5大领域进行划分。这既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规定。
5. 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专业教师人数不足。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规定,全日制幼儿园的师幼比应该是1∶7~1∶9。多数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为尽可能节约成本,每班只配1名教师,几个班共用1名保育员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调查显示,除了部分园长拥有一些学前教育经验外,其他幼儿园教师多为小学退休教師,甚至是临时聘请的无从业经验的相关人员。她们缺少相应的专业技能,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更谈不上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且大多数在园教师缺少教师资格证。 
  三、对策与建议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果简单的一刀切予以取缔,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为引导这部分幼儿园健康、科学地发展,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幼儿园自身的共同努力。 
  1. 政府应引导其规范化发展 
  如果关闭无证的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将会使大量幼儿的日常照护责任“回归”家长,由此造成的问题恐怕更严重,最终受到损害的仍然是这些孩子。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其孩子的学龄前教育问题应该被正视。城乡接合部幼儿园这类为官方所漠视与歧视的民间自救行为,能够为流动儿童提供起码的教育,应当说是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希望,因为无可否认,这类幼儿园是应市场之需而生的,它们因地制宜,扎根于现实土壤,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的必然性,不是“非法”或“不正规”这样的定性可以打发掉的。政府要帮助城乡接合部幼儿园的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其一,政府应该加以政策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城乡接合部幼儿园提供更多帮助。政府可以以资金投入的方式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和运行,为该地区的幼儿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根据城乡接合部居住人员的实际状况,降低门槛,制定相应标准,促使其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加大财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扶持,以鼓励幼师毕业生到私立幼儿园任教;其二,对办园质量好、有一定发展潜力、地处偏远又能解决周围务工家庭后顾之忧、条件较差的幼儿园给予资金补助,帮其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健康发展。对于无法改善且不合乎政策法规的不合格幼儿园,要依法坚决取缔;其三,在社会环境方面,当地政府治安管理部门应该与幼儿园加强合作,帮助幼儿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业务上加强引导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城乡接合部幼儿园的规范性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在参训教师指标分配上适当向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倾斜,引导这部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其二,加强对于该类幼儿园课程的规范管理,使该类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观念,执行正确的课程规划;其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合负责流动人口管理的有关部门应定期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信息进行调查、了解,登记适龄幼儿的情况。登记卡由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三方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居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登记检查,并作为随时入园的依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园需求,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并做好接收其入园的准备。 
  3. 幼儿园自身也要积极改进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的发展,主要靠幼儿园自身的努力。其一,加强幼儿园安全建设。幼儿园必须以幼儿为本,安全第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创建可以进行安全隔离的幼儿园园区环境。必要时可以聘请居民区的社区医生进行加盟,对幼儿园卫生环境创建和疾病的预防进行指导;其二,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提供学习机会与场所,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各类教师培养计划。招聘幼儿园专业教师,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带动幼儿园建设与发展。鼓励幼儿园教师参加函授与自学考试,使幼儿园原本的无证教师尽可能的获得教师资格证,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学历进修;其三,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幼儿园应重视引导教师学习重要的政策文本及法律法规,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专业文件的学习。当然,幼儿园拥有基本的课程自主权,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可以开设一些适合本园实际需求与发展的课程。幼儿园特色课程是幼儿园特色教育和发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特色课程必须是根据有关幼儿园教育理论、政策文件、自身具体的资源环境、师资水平和本园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开发与建设的旨在促进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其四,积极开展家与园的合作交流。开展家庭学校,向幼儿家长讲授幼儿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幼儿卫生学方面的知识,讲课内容选取一定要便于全体幼儿家长理解,尽量通俗易懂。同时,指导家长与孩子参加亲子活动,促使家长加深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增进双方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 [EB/OL].http://www.cssn.cn/zx/zx_gjzh/zhnew/201409/t20140923_1338700.shtml,2014-09-23/2017-0425. 
  [2] 罗英智,李卓.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以沈阳市和鞍山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19-22. 
  [3] 张燕,李相禹.山寨幼儿园与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对北京市城乡交界处一个区位样本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3-8. 
上一篇:科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分析 下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教学法浅议——以“不倒翁的秘密”为例
相关文章推荐

  • 用心观察,用爱践行
  • 侗族传统手工艺在地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现
  •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论文发表参考: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 扎根社区推动脱贫攻坚
  • 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演变分析
  • 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难在哪
  •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 幼儿园集体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探析
  •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分析
  •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 如何建设“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体系
  •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政策机制研究
  • 关于幼儿园区角创设的几点思考
  • 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