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04-26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作者:熊瑛

摘 要:中原城市群规划方案的批准实施,给中原地区带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河南省高校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速推进职业化教育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深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紧密结合本地区、本省发展实际和本校学科专业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建设;河南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重要的影响。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省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给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径,同时也给我国同类城市群建设中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带动下,政府和高校不断推进就业市场体系和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以及高校与就业单位之间得以融合贯通,实现信息共享,这有利于构造“多维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内、外部环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城市群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笔者选取中原工学院文、理、工、艺不同专业的500位学生,进行“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状况”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68份,其中,女生392人,男生76人。调查内容涉及创业基本情况、对创业了解程度、创业所需能力及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等。 
  一、河南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河南省委、省政府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改重要内容不断推向深入,鼓励高校和大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政策引领、渠道构建、资金扶持、项目孵化、示范带动等途经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形成了良好顺畅的创新创业机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流失相对严重 
  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较低,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河南省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尚未形成,导致一些河南籍的优秀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沿海地区或北上广一线城市发展。据河南省教育厅官方统计数据,2016年河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有近半数流失到海外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端人才流失问题趋势明显。 
  (二)培养模式机制不够灵活 
  现行的人才培養机制缺乏灵活性,基础教育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往往缺乏创新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也不足。在“您希望从创新创业课程中学到什么”调查中,5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创业流程和相关政策”和“学习商业模式及融资渠道”,60%以上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培养团队建设能力”“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和“培养创新精神”,仅不到10%的学生选择“制订创新创业计划”。这直接反映出多数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成熟,将创业教育仅作为一项教学实践活动,而没有纳入学分体系。 
  (三)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不突出 
  由于历史特点和现实原因,河南省高校整体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省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较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科学研究自我封闭状况比较突出。河南省国家级科研院所数量有限,且分布在不同的省辖市,受地域和数量影响,难以形成力量优势,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实力的快速提升。 
  (四)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相对薄弱 
  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怎样做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时,5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展更多创新创业课程”“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认为应“多参加创业大赛等相关比赛”“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多结交有创业想法的朋友”的占70.41%,选择“自己平时收集相关信息,多读多看创业故事”的占31.71%。可以看出,学生对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实践机会的渴望和需求比较强烈。 
  (五)创新创业专业教师团队相对匮乏 
  目前,河南省高校的专职创业教师或名师匮乏,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辅导员、兼职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他们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与企业工作经历,对实践课程把握不够,创新能力有限,难以保证高质量授课。 
  (六)忽视人才培养差异性现象明显 
  在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时,高校往往习惯照搬成功经验,忽略了培养对象的差异化,使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实践“双脱节”。在对“就您个人的创业经历而言,您认为对大学生成功创业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哪些”的调查中,有50%的学生认为“个人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会影响创业结果,“市场的需求”和“创业项目的选择”对创业结果的影响位居其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创业基本常识的了解不够完整透彻,不擅长经营管理,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七)创业实训基地明显流于形式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河南省依托高校和社会先后建立起一批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园等实训基地。但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创新实践园区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创业便利”的口号上,引导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只是毕业前的“走过场”,创新实践多采用短期简单的商务活动,理论和实践脱节,反而束缚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学习和借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来源于长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发达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相对成熟,成果也比较丰富,其经验和做法对深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政府高度重视 
  美、英、德等发达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机构并提供多方面保障。比如,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国家标准》中,不仅对创业教育课程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规定了课程单元的内涵和每单元的能力标准。再如,德国提出高等学校要努力成为创业者的熔炉,通过社会中介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渠道,帮助其新技术、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二)互动关系良好 
  国外创业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扎实,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各责任主体之间分工明确、协调顺畅,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创业体系。比如,英国政府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与创业委员会,注重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积极促进创业教育在教育模式、方法和态度上的根本改变。 
  (三)课程体系完善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规划完善,涵盖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采用灵活互动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直击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澳大利亚倡导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并形成了基础类、工业类、商业发展类及远程教育四套模块化教材。 
  (四)师资队伍多元化 
  国外创业教育通常以构建具有不同背景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为重要特色。在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组成上,美国除聘用校内具有卓越成绩的专职教师外,还会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机构中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协同开展创业教育。 
  (五)支持资金充足 
  欧美发达国家均有专门的信贷计划和基金用于大学生创业,政府一般给予金融机构政策扶持,金融机构则给创业者贷款、担保等。比如,美国政府设立专门的创业教学基金,一些社会组织及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也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三、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授课的方式,转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理念,要将创新创业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真正纳入人才培养的计划目标,要建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支持,增强创新创业训练的活力。在对“您在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时会选择何种方式”这一问题的调查中,38.12%的学生选择了“到校外参加兼职,增加社会经验”,选择“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的学生占26.83%,选择“多学习或选修有关课程”的学生占19.15%,剩下15.4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多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种学术性的研讨”。从调查结果看出,当前高校仍缺乏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少深层次的创业教育培养机制,高校大学生则更愿意选择兼职的方式来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创业学制弹性管理 
  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学分时要充分考虑科学行、合理性,实施学制弹性管理,延长学生学习年限,允许创业学生调整学业进度、保留学籍办理休学,探索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实践、参与项目研究、发表论文、申报专利和创业实践等情况折算为相应学分,并形成学管或转换制度予以固定。 
  (三)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学团干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以及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指导教师。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打造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学与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承担创新教育重任的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 
  (四)开设多种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高校应大力推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吸引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提前进行创新实践训练,在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参与度,实现效率最大化。调查问卷中问及“学校应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做好哪些工作”时,有54.47%的學生认为高校应该“提供创业基金”,52.85%的学生认为“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很有必要,46.34%的学生认为“举办创业大赛(如挑战杯)”对大学生创业很有帮助,认为“开设创业教育选(必)修课程”很重要的占到43.09%。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建设实践基地、举办创业大赛以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大多数创业学生迫切需要的。 
  (五)加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为创业大学生开通贷款绿色通道;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成立创新创业风险基金;鼓励以产业链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形式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加速项目成果转化。本次问卷调查中6.5%的学生有创业经历,当问及“享受过哪些国家创业扶持政策”时,有75%的学生选择了“没有享受过扶持政策”,25%的学生选择曾经接受过“小额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仅个别学生选择了“创业种子基金”“工商登记等费用减免”“创业场地支持”“创业咨询和指导”等。政府、高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资金—服务”全方位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六)重视社会各界与高校之间的联系 
  强化地方政府的“引导者”意识,政府要主导引领和影响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形成稳定延续的创业机制、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备的政策环境。强化高校的“主体者”意识,高校要认清责任担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学生争取实践的场所和机会,积极开展创新理论研究,主动协调政府、企业、高校、用户确保创业就业体系良性运作。强化企业和社会的“支持者”意识,注重与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共建,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四、结语 
  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原城市群建设将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促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重大机遇。要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业”精神,启动“创新人才基地建设工程”,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着力打造健全的创业就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大学”建设,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中原城市群建设。 
  参考文献: 
  [1]翟红红.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7,(6). 
  [2]刘华超.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2). 
  [3]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上一篇:浅析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高校创业教育的认识偏离与实践误区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分析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及价值逻辑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 “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
  •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问
  • 基于荣誉体系视角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及
  • 高职辅导员工作中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模式探析
  •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新时代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
  • 基于“智慧团建”建设下广东高校共青团
  • 全面从严治党要从支部建设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