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QQ、微博、微信、豆瓣、天涯等各种各样的新型社交媒体迎来发展的井喷期。大学生因精力充沛、生活环境信息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原因,逐渐成为这些新型社交媒体的最大应用群体,其行为习惯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并由此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大学生;行为习惯
伴随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QQ、微博、微信、豆瓣、天涯等各种各样的新型社交媒体迎来发展的井喷期。大学生因精力充沛、生活环境信息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原因,逐渐成为这些新型社交媒体的最大应用群体,其行为习惯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并由此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笔者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5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利弊影响,为探寻合理的引导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研究基础。
一、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利弊影响
大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多、使用频率高,主要是为了结交与联系朋友、记录与分享生活、获取新闻和其他资料、消遣与打发时间等。据调查,QQ、微信、微博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有82.53%的大学生使用这些社交媒体的时间为2年以上,95.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客户端登陆社交媒体,且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占到了总上网时间的近20%。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与新型社交媒体联系紧密,其行为习惯也直接受到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提高交流效率
新型社交媒体因其使用免费、简易便捷、方式多样、传播广泛等特点,对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对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主要用途的调查中(可多选),79.47%的大学生表示主要用于联系老同学和朋友,23.9%的大学生表示主要用于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可见,新型社交媒体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面,灵活了交流方式,提高了交流效率,节约了通信成本,尤其是微信、QQ等这类社交媒体,在具备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的同时,兼具一定的封闭性,“变互联网络的‘弱关系’为‘强关系’,使交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成为大学生日常人际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对大学生已有的良好人际关系起到巩固作用。
2.有利于大学生缓解现实压力,使自我表达诉求得到满足
新型社交媒体依托网络与数字技术,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大学生在借助这些媒体完成日常人际交流的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微信、QQ、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通过发布朋友圈状态、发表博文日志、转发、评论与点赞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认识看法等,寻求共鸣,赢得认可,并由此建立基于该媒体的人际圈,进而实现个人认知需要与情感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新途径与情感归属。
3.有利于大学生灵活便捷地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学习始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旋律。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新型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甚至成为高校师生交流的新平台。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工作室等认证了微博,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大学生通过关注这些微博和公众号,能够更加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信息,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中,17%的大学生表示QQ或微信好友中加有老师,23.6%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注老师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并与老师有过交流互动。这表明,新型社交媒体拉近了师生距离,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渠道和空间,对传统教学与教育起到了增益的效果,实现了“从单向的文化接受转向多向交流”。
4.有利于大学生更加便利地生活
新型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在很多方面让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新型社交媒体功能不断拓展,依托各平台技术,逐渐出现了相应的支付功能、转账功能、购物功能、记录与阅读功能等,并由此衍生出各类日常服务,如财付通、微信钱包、滴滴出行、微信购物、QQ音乐、同城服务、微信阅读等,大学生能更及时快捷地满足各种生活需求,极大地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微信支付为例,它“把智能手机变成一个智能钱包,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只需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购物或者转账交易,整个过程简便流畅”,这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消费习惯。
(二)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新型社交媒体亦是如此,它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更轻松的减压途径、更灵活的信息渠道、更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特点及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失范,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1.导致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在对“每天平均花费多少时间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调查中,58.52%的大学生选择“一至三个小时”,27.07%的学生选择“三至六个小时”,甚至还有4.37%的学生选择“六个小时以上”。这些都说明,新型社交媒体因集网络的开放性与交往的私密性为一体,能给大学生多种交流体验,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其过度依赖,沉迷其中,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着迷于塑造网络空间的自我形象,却忽略了现实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同学为了在网络中展现完美的自身形象,大多会刻意隐藏真实的自我”,导致网络中与现实中的形象、行为不一致,呈现“线上活跃,线下沉默”,出现现实人际关系异化的现象。
2.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养成
调查显示,55.8%的大学生表示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主要用于休闲娱乐,且有83.41%的学生表示每天无固定时间段使用这些媒体,会随时随地想起来就使用,甚至有4.37%的学生每天使用新型社交媒体达“6个小时以上”。于是,近年大学校园里涌现出一大批“宅男”“宅女”“拇指族”“手机控”“低头族”,大学生愈加热衷通过社交媒体交友、聊天和消遣,而对传统的高校社团活动、团日活动、集体活动等丧失兴趣,不注重身体锻炼,不专注学业课程,甚至导致大学生睡眠问题、视力问题等的集中爆发。同时,以各类社交媒体为依托的消费与购物模式兴起,大学生更容易被诱惑,更容易去攀比,出现盲目消费、跟风消费、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不利于大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3.新型社交媒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以QQ、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由于信息准入门槛低、网络监管不规范等特点,一方面极易造成大学生个人信息与隐私的泄露,一方面也使互联网上的人际关系更加混杂,增加了大学生交友的复杂性与随意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好奇心强、社阅历较少,缺乏信息甄别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与自我防范意识,因而在社交媒体上容易被误导,容易上当,不仅给自己及家人朋友的人身与财产带来安全隐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恶俗信息、虚假信息的传播者,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煽动和利用,进而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失范与失控。
4.大学生阅读行为有碎片化趋势,导致思维钝化
调查中发现,新型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分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摄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新型社交媒体的长时间、高频率使用也让大学生对纸质阅读的态度更加消极,他们更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上轻松快速地获取各类信息,使阅读习惯愈发浅显化和碎片化,“碎片化阅读”与“浅阅读”在大学生中盛行。这种媒介环境使大学生的阅读模式愈加不完整,断断续续,对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产生严重冲击,不利于大学生批判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逐渐丧失思考能力。
二、对策与建议
新型社交媒体给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带来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更科学合理地把握使用这些媒体的“度”,最大范围地趋利避害,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新型社交媒体的育人与服务功能,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着力构建保护网
为打造安全良好的新型社交媒体环境,为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合适空间,我们既要注重相关立法的完善,又要注重设立相关的监管环节或监管职位。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保护
新型社交媒体依托互联网存在,具有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而截至目前相关立法依然欠缺,立法内容稍显滞后,缺乏针对性与应用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及社交媒体的立法更是几乎空白。为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在这些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就要不断着力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信息净化法》《隐私权保护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推进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安全条例建设,既为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提供立法保护,也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有效防止大学生成为各类谣言、虚假信息与恐慌情绪的发布者、传播者,真正以法律的威严保护网络的绿色安全。
2.加强人工与技术监管,营造安全的媒体环境
加强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监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专门的舆情监督员、网络安全员等,尤其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引导大学生群体,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引导其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这些职位既可以由新型社交媒体后台直接提供给相关高校教师或专业工作人员,也不一定都要由人工完成,还可通过不断完善社交媒体的技术开发、设计新的管理程序来完成,以营造立体、安全的社交媒体环境,提高交往的安全与规范性。例如:可以完善新型社交媒体的不良信息自动屏蔽系统,确保信息传播的文明性;可以逐步实现后台管理的实名认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约束大学生的言行;还可以制定平台管理细则,核查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反对恶意评论与不良信息,杜绝捏造事实与造谣传谣。总之,软件开发者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去监管和规范软件,根据用户使用反馈不断改善软件,通过软件运营商自主监督,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二)全力占领新高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新型社交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良好机遇与挑战,迅速主动地切入网络及各类新型社交媒体,全力占领新高地。
1.培养组建“新”队伍,敢用“新”人,善说“新”话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推进网络新媒体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队伍建设要不断契合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敢用新人,及时将更加年轻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来,缩小师生代沟,拉近师生距离。要不断加强对以辅导员为骨干力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培训,使辅导员更加熟悉网络技术与网络语言,善用各种各样的新型社交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动态,及时把握其思想变化,及时介入引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是非观与责任意识。为确保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心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语言体系更接地气、更入心间、更贴近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粉丝,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打开心结、端正态度、改变言行。
2.运用新平台,凝聚新力量,线上线下齐开花
为避免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利用新媒体社交的特点,丰富与创新教育活动与日常管理服务的形式,注意与线下的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互补增益,努力做到线上线下多互动,线上线下“齐开花”。
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新型社交媒体的教育资源,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交流互动性、信息即时性与内容丰富性,及时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公告等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媒体发布,并积极策划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健康的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使对学生有益的信息充溢新型社交媒体,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线上社交紧密对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网络社交,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同时,还要努力将我们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与各种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结合起来,既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热烈讨论、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学生深入到活动中,强化活动的教育效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近年不断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从学校到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各团支部,都注册了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不仅使学生能便捷及时地獲取各类成长信息,也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学院的关注和了解,将爱校荣校教育寓与其中,并取得较好成效。尤值一提的是,学校在开展各类主题学生活动时,更加注重社交媒体的力量,如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旅游会展文化节、中国旅游日等,都科学地借力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使活动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反应更热烈。
面对各类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我们既应理性看待、客观分析,也应给予重视、积极回应,除以上对策建议外,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发动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士参与相关教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也倡导学生家长能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及时与学生沟通,避免大学生因无助和寂寞去寻找不正当的排解方式。总之,应发挥社会合力,多管齐下,使大学生在大环境中自然地接受教育,并在生活中不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下一篇:关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18-04-26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作者:赵超颖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