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以人本理念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018-04-26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作者:周涵

摘 要:高等教育的主题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培养真正自由的人、培养丰富的人、培养敢于担当责任的人。回归人本理念,能更有效地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又彰显了教育最本质的意义,体现了对学生人文智慧、人文情怀、人文品格的引导与要求。改进课程设置,以显性课程推进人文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以隐性课程加强素质教育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措施。 
  关键词:人本理念;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社会实践 
  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高等教育的职能一步步拓展,学科专业一步步分化,对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在我国青年学生中开始流行,传统教育体制似乎也更加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乃至对立。而随着市场化、网络化的盛行,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类腐朽社会思潮开始泛滥,这个时代,在很多人那里似乎只有自由的“自我”是被肯定和拥护的,很少有人思考人的价值在哪里、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怎么样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 
  一、高等教育主题——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当人们谈及高等教育的主题时,更多地是在叩问大学为何存在,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政策制定者、高校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都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诸多教育大家的观点共同指向了一个方向—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真正自由的人 
  自启蒙运动时期起,自由已经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主要价值追求,而这个自由绝不只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么简单。笔者认为,这一“自由”至少应包含下列几方面的含义:第一,立身之德行,即通过大学教育引导学生逐渐认识人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建立科学的认知体系与价值体系;第二,思维之探究,宇宙的边际不可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样不可探,求知、质疑、批判、探索与创新,便为自由思维的要义;第三,体魄之强健,健康的身体不仅帮助人们抵抗疾病,而且更体现着一种向上、自律与坚持的力量。 
  (二)培养丰富的人 
  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给了每个人通过“试错”来完善自己的机会,更给了每个人自主探索社会和知识海洋的平台。培养新的兴趣、锻炼领导能力、拓展文化视野、习得新的技能……大学,亦代表着未来无限的可能性,青年人在这里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三)培养富于责任担当的人 
  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在这里初步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欣赏和鉴别能力,培养了个人的情感、态度与责任心。大学学子,作为支撑国家社会不断前进的未来力量,应当敢于自审、自查,始终秉持“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与担当。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在汉语中,“人文”一词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周易》中“贲卦”的象辞,刚柔相济为天文,文明以止是人文。观天文察时代之变,观人文用以教化成天下。其中,“天文”即指天道自然,“人文”则喻意社会人伦与文明发展。 
  站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角度,人文精神展现了人类一种普遍性的自我关怀,具体体现为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尊严、道德、价值、命运的关切和维护,对理想人格与个人能力的肯定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孔孟之道到魏晋风骨,从盛唐才情到宋明理学,一以贯之的是中华民族浓郁的伦理取向和道德理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则是呼唤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性、提倡关心世俗生活、重视“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素质 
  学者们对人文素质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所内涵的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第二,语言、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地理和历史等知识被学习并经实践升华后与个人精神的融合;第三,和科学素质相对应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与处事能力。对每个人而言,人文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凭借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教育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依托知识传授、实践体验、环境熏陶等方式,着力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品质、学识视野与气质修养,并使之成为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它使人在理想信仰、意志品质、智力体力等多方面获得和谐、充分的发展,引导学生建立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激发创造性的思维,获得多维立体的社会认知与生命体验。 
  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彰显着教育最本质的意义,体现了对学生人文智慧、人文情怀、人文品格的引导与要求,是科学性、文化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更是一种使人能够为人的神圣事业。 
  三、改进课程设置,以显性课程推进人文教育 
  在高校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通过课程体系推动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中设置人文科学相关课程,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等人文学科领域构建大学的人文课程。 
  一是以大学语文、世界通史等课程为核心的综合基础类课程。通过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历史、世界史、中外文学名著导读等系列课程,不断为大学生创造显性的人文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文学艺术修养。 
  二是以当代青年礼仪规范、国画技法等课程为核心的文艺体育实践类课程,相关课程包括小说写作与技巧、书法技能训练、乒乓球技术与实战等。这些课程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使他们能够在课堂学习训练中提高团队沟通协调、语言表达、写作、艺术修养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以电影欣赏、文学欣赏等课程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作品鉴赏类课程,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高雅的艺术追求与审美观念。 
  四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思想文化差异等课程为核心的思想文化综合理论类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哲学、文化、思想等理论问题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大学生的宏观视野,增进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显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兼具全面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对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审美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以及增进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开展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以隐性课程加强素质教育 
  作为一种“软课程”,隐性课程更多指的是学生从学校制度、团体组织、社会过程、师生交流互动中培养自己关于理想信念、情感归属、悟性灵感、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非理性能力。隐形课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創新推进高校网络人文素质教育 
  为适应互联网和移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创新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将现代网络技术引入校园,建设网络人文课堂,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健康丰富的网络化人文素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受益面。比如,网络名家讲堂、网络电子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参观、大学生人文论坛等,这些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以各类学生组织为中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社情、加强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的重要渠道,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可以使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锤炼坚强意志、塑造优秀品质,进而帮助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要不断加大对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与评价体系,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类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承载着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寄托着人们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追求与美好愿景。在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依旧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培育人、涵养人、塑造人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熊建生,郭榆.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形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 
  [2]胡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3]陈洁,张桂芳.谈谈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1,(1).
上一篇:高校美育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户外自主性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策略
  • 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家庭代际学习研究
  • 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实现
  • 新型国际关系解析:基础、理念与特征
  • 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与途径
  • 浅谈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
  • 习近平奋斗理念的内涵及对青年学生的启示研究
  •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法理念变革与规制创新
  • 创新实践 教育为本 努力践行“寓教于演 以演
  • 以基层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创业
  • 开启绿色消费新篇章——如何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 “中国梦”视域下以党建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 现代大学书院的性质定位及其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