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探析


2018-04-24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周远兴

摘要: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刚走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人格与心理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学对于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极其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把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根据新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2.009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问题相结合,要努力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作为刚走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人格与心理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学对于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极其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生疏的地方,初来乍到,失望和迷茫、兴奋和希望交织在一起。如何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把困扰在他们心头的有关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的难题解开,使之变成正能量,是教育者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因此,高校应该把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根据新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性格特点,确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良好思想素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新生个体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1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身心活动的觉察和认知,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由于大学新生还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身心不够成熟,他们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导致自我意识可能出现冲突与矛盾,且具有不确定性。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锁的冲突、追求上进的理想与自我消沉的现实冲突等[2]。这些冲突会导致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学新的环境和生活,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可能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不能接受新的课堂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2认知理性与创新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刚迈入成年的大学新生智力普遍达到人生的较高水平,创新思维较好。但是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够成熟,缺乏对人生、社会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容易片面化和感情化,再加上青少年特有的情感丰富、认知不够理性的特点,很容易在纷繁的现实情境中迷失,在自我发展和创新上面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想法容易片面、偏激和理想化。因此,刚走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对于陌生的大学生活、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应激反应,导致自身情绪不稳定。 
  3人生观、价值观的不确定性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作为大学新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怎样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所以,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新生尤为重要。大学新生由于过去长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被家长和教师安排、保护,习惯了接受和依赖,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独立形成,存在太多的依赖性。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入大学后,在大学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偏差,影响其自身的品格和发展。 
  (二)“互联网+”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要善于抓住机遇,还要敢于面对挑战。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如此,必须直面“互联网+”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互联网平台极大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维度,对于渴望求知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工具。但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自主性和私密性,在缺乏相应监管的情况下,面对铺天盖地、良莠不齐的庞杂信息,很容易影响到大学新生的思想和认识,如何去挑选和过滤有益的信息就成了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倘若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则会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二、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原则(一)主体性教育原则 
  所谓主体性指的是在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在教育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探索意识。而主体性教育原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作为主人翁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发展主体精神和能力,以促进人格还不够完善的大学新生主体人格的良好形成。 
  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是大学新生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的心理要素结构和人格特点尚处于不稳定期,个人的情绪经常会出现矛盾的现象,导致他们经常会处于自我矛盾、自我消耗的状态。而主体性原则教育就是要对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良好的引导,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比较稳定的个人特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倾向,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个性品质,从而从其内部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将教育真正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世界中去。 
  第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大学新生刚结束中学教育阶段,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都处于人生的最佳阶段。而自身品格和自我意识的不确定性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只有坚持主体性,他们才能在这些不确定性中保持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参与外在世界的各种活动中,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第三是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消弭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需要。由于在中学阶段,课堂学习占了学生生活的主导地位,人际交往的缺失导致了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缺乏能动性,过于被动。因此,他们需要在与其他人尤其是同学的交往中加强主体性和能动性,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和需要的关系,从而促进整个大学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
(二)前瞻性和主动性原則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有前瞻性,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有主动性,对大学生阶段性的思想动态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3]。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也就是大学新生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调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和科学认知。因此,能够深入调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的先决条件。做好调研活动,然后根据调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积极的应对,创设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氛围,加之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巧,就能实现想要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三)通力合作的原则 
  大学新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受管教和约束较多,因此自控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纷杂的环境影响。这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一定的阻碍。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只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有时很难收到好的成效。因此,高校应该坚持通力合作原则,与家庭、社会进行联合,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群策群力,共同鼓励学生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 
  三、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对策(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加强入学教育十分有必要。要帮助不够独立、习惯了接受和执行的他们树立一个较为实际的目标与理想,从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两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激发。把大学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特点以课堂教授等方式用指导性的语言传授给大学新生,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关键是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核心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对新生坚持管理、教育、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方针[4]。在大学新生一入校的时候,就要加强日常管理及教育,帮助新生们树立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和感恩意识。要重视新生军训,把军训当成入学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和平台,通过军训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力。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作用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主渠道的作用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主渠道的作用,上好思政课、马列课,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大学新生的头脑。要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能结合95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和需求,贴合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实际,转变原有的纯理论“填鸭式”教授方式,倡导解决现实问题,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多举例,多分析,从而消除大学新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排斥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 
  2加强新生入学系统性教育 
  针对刚踏入大学校园内心跃跃欲试却还没找到努力方向的大学新生来说,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加以指导十分必要。可以从新生在开学初期需要面对的几个方面问题入手,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环境适应性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以上主题的课程教育,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更深入地了解大学需要遵守的纪律和规矩,需要养成的良好品行,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一个早期的规划。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个性化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遍实现,每年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所以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群体趋于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有效性。 
  1贫困生群体 
  据统计,在全国高校中,贫困生人数超过4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5%。而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上长期处于一种贫困状态,导致心理上会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碰到问题容易采取极端做法,由于自卑,他们常常比较自闭,甚至有抑郁倾向。对于这一类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采取情感教育法和疏导、引导法。一方面通过谈心谈话、交流等方式从感情上与学生拉近距离,让他们信任,消除他们心理上的距离,以便于与他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从而进一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以疏解他们心中的块垒,形成更加自信的性格品质。 
  2独生子女群体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远超1亿人。日益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成为了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的大学新生中八成以上是独生子女,因此,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针对独生子家庭学生有一套成体系的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学生,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他们中的部分人从小娇生惯养,造成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往往缺乏自主意识。对于独生子女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把观念、理念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理念上的针对性教育,如对他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思想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其次,由于独生子女从小被各方面保护,基本上处于予取予求的状态,容易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向他们进行弘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三,要加强独生子女群体的实践教育,帮助他们走出个人的小圈子,加强对社会和国家的认知。 
  总之,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高校的优势所在。它是大学教育“第一堂课”,必不可少,它关乎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新生入学教育当成我们教育的“必修课”,抓早抓好、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 
  [1]欧阳永忠,区瑞珍.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76—79. 
  [2]张书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97. 
  [3]徐茂华,马新平,吴乾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16. 
  [4]王欢.浅谈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0(8). 
上一篇:多元价值选择中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下一篇: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之构建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大学生如何创立及运营摄影工作室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