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即农民工问题。 近年来,以 80 后、90 后为代表的 1 亿新生代农民工不断走上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运用框架理论研究《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不仅能够加深公众对该群体的了解和认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框架理论;新闻报道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框架理论;新闻报道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农”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学者黄锟提出,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即农民工问题。 [1]近年来, 以 80 后、90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走上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2016 年 2 月 29 日国家统计局发表数据称,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 2.7 亿,不断崛起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 1 亿。 ①
李普曼认为,在日益庞杂和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那些较少接触、不在自己经验范围的人或物,倾向于借助新闻媒体来了解和认识其真实面目。 同理,公众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也常常借助新闻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来予以定义、认知。 自创刊以来,《人民日报》始终倡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研究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既能影响公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知, 也能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影响该群体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农民工
2010 年 1 月 31 日,“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第一次在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2010 年 6 月 21 日,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即出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四大群体性特征。 [2]
(二)框架理论
1974 年,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 [3]我国学者陈阳认为,框架分析常常被用于新闻生产研究、传播内容研究和效果研究中。 在本文中,笔者探讨的是传播内容研究,着重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消息来源等角度对报道文本予以框架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获取
本文以《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 样本时间跨度选择从 2007 年 6 月 22 日(《人民日报》发表第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时间)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通过以“新生代农民工” 为关键词在图文数据库中进行“标题正文”检索,共计出现 378 条检索结果。 剔除掉因版次转换而导致的检索结果重复和只是提及“新生代农民工”字眼、但通篇并不是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报道主体的新闻文本后,笔者最终以 136 篇为样本资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 内容分析法通常适用于可用媒介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且兼具传播价值的内容。 通过对搜集的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处理,进而挖掘文本背后的客观事实。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帮助笔者较为客观、 系统地探索其呈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内容和方式, 窥见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框架。 此外,阅读不同领域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准备工作。
三、《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框架分析
(一)《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框架呈现关于框架分析的研究思路, 在下文中笔者主要借鉴坦卡特的“框架列表”法②,分别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报道地域、消息来源这六个方面,对《人民日报》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框架予以具体分析。
1.报道数量
笔者发现,《人民日报》在 2010 年以前鲜少报道新生代农民工。2007 年 6 月 22 日第 11 版的《近四成 “80 后”农民工望子成“博”》是《人民日报》对该群体进行报道的第一篇新闻。2010 年 1 月 31 日,“新生代农民工”得到中央一号文件的明确认可,此后,这一群体开始正式进入各大媒体的视野,《人民日报》对该群体的报道数在 2010 年也达到了最高值, 为 36篇。 2011 年《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有 35 篇。 但从 2012 年开始,《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发生偏移,2013 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规模更是比上年缩减了三分之二,仅有 10 篇。 虽然 2014 年有所回升, 但 2015 年和 2016 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篇数分别只有 5 篇和 4 篇。 不难发现,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成为 《人民日报》 的关注热点。 简言之,《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总体偏少,且近几年呈现递减趋势。
2.报道议题
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告诉我们,新闻媒体通过设置议事日程,赋予各种社会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将新闻事实呈现在公众面前, 进而影响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表 1:《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议题分布
报道议题 | 篇数 | 占比 |
求职就业 | 29 | 21.32% |
生存状况 | 29 | 21.32% |
城市融入 | 26 | 19.12% |
精神文化 | 19 | 13.97% |
权益保障 | 10 | 7.35% |
婚姻恋爱 | 8 | 5.88% |
社会关爱 | 6 | 4.41% |
身心健康 | 4 | 2.94% |
子女教育 | 3 | 2.21% |
表彰奖励 | 1 | 0.74% |
违法犯罪 | 1 | 0.74% |
总计 | 136 | 100% |
虽然从整体上看,《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议题设置得较为丰富合理,然而,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贡献议题却鲜有提及,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在报道中的个人能动性和主观能动作用未能得到彰显和体现,该对象更多时候是以被关怀、被同情的弱者群体和沐恩群体示人。
3.报道体裁
在《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136 篇新闻样本中,通讯以 48 篇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且大多属于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而围绕新生代农民工为采访对象的人物通讯仅有 4 篇。 评论、深度报道和消息分列篇数统计的第二至第四位。 此外,《人民日报》在报道新生代农民工时还采用了有专家署名的理论文章、图片报道、专访等其他体裁。 唯一的 1 篇人物专访是 2012 年 2 月 21 日第 9 版的《让农民工从流动走向安居乐业》, 报道中记者就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问题专访了学者郑功成。以通讯、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的报道体裁特征,与《人民日报》的媒体属性密不可分。 作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既要讲求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文字还原新闻事实,又要注意把控和传达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思想高度上给人以教化和启迪。
4.报道倾向
表 2:《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倾向分布
报道倾向 | 篇数 | 占比 |
正面 | 19 | 13.97% |
中立 | 117 | 86.03% |
负面 | 0 | 0% |
总计 | 136 | 100% |
5.报道地域
分析报道的地域分布可以使我们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区域的受重视程度。 一般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地域特征包括两个部分,即输出地(户籍所在地)和输入地。如表 3 所示,136 篇样本中统计的 98 名新生
表 3:《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地域分布
地理区域 | 输出人数 | 占比 | 输入人数 | 占比 |
华东 | 31 | 31.63% | 19 | 19.39% |
华北 | 10 | 10.20% | 39 | 39.80% |
华中 | 33 | 33.67% | 9 | 9.18% |
华南 | 7 | 7.14% | 26 | 26.53% |
西南 | 15 | 15.31% | 5 | 5.10% |
西北 | 2 | 2.04% | 0 | 0.00% |
东北 | 0 | 0.00% | 0 | 0.00% |
总计 | 98 | 100% | 98 | 100% |
6.消息来源
《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正是主体对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占总比例的 28.68%。来自政府部门或官员的消息来源篇数排在第二位,体现了《人民日报》与党中央政策宣传的一致性。 以“媒体或记者”为消息来源的新闻报道紧随其后,源于《人民日报》背后强大的采编队伍和独家评论队伍。来自科研机构或专家学者的新闻报道和以工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篇数一致,同为 18 篇。消息来源直接是民众和企业的样本篇数较少,排在最后。
四、改进《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思考
(一)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投入
首先,报道数量上要有量的提高。 只有形成一定的报道规模, 才能唤起更多公众对该群体的关注和了解,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进而采取行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其次,报道时间方面要体现日常关照。 从每年的具体时间分布看,《人民日报》每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过于集中于第一季度的全国“两会”时期,平日里则没有对该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 因此,必须在报道时间分布方面加强日常关照,不能仅是在全国“两会”前后才想起报道该群体。 最后,报道地域方面要力求平衡。 在今后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应权衡好报道地域问题,绝不能因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处位置偏远就选择忽视和无视。
(二)深入基层采访,用心打造报道精品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有一种说法叫“七分采,三分写”。 这种说法强调了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只有进行深入广泛的采访,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才能揭示事实的本质特征。 基于此,《人民日报》的记者一定要秉持人文关怀的信念, 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基层生活中进行深入采访, 既要挖掘有典型价值的优秀新生代农民工, 又要注意观察普通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只有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形象, 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精品。
(三)平衡报道议题,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中,《人民日报》 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该群体,科学设置议题。 具体而言, 不能局限于呈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者形象和沐恩形象,而应积极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主动行为。 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 话语权的传播过程依赖于不断地呈现与彰显。 首先,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尽可能多的互动机会和充分的信息共享机制,为其搭建发声立言的有效渠道和生活愿景的诉求平台。 其次,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拓宽报道方式的路径,设置专门的新生代农民工来信版面, 积极搜集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反馈和意见, 努力创造新生代农民工发表言论的话语空间。再次,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与《人民日报》沟通互动的交流方式,使其在遭遇权益侵害等问题时,自愿向《人民日报》敞开心扉,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权益诉求,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当权益,洞悉他们的真正需求,为其提供坚强的舆论后盾支持。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时期兵团宣传文化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 16YB26);新疆财经大学科研项目“互联网思维下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编号:2016XTD002)]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 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坦卡特提出的框架列表主要包括新闻标题、新闻来源、数据和图表等 11 个指标。
参考文献:
黄锟.“三农”问题的实质和农民工的历史归宿[J].生产力研究,2006(4).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R].2010.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4).
(艾美华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学教授;郭彦伟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上一篇:从网络舆论传播热点事件看公权力约束问题 下一篇:论乡村转型背景下意见领袖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