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微信已不仅仅是安装在手机里的通讯软件,它日益深刻地嵌入人们生活之中。微信使用中,工作生活的融合交错,已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职场人群的真实情况。基于点对点,群通讯,社交圈等服务,微信作为沟通的主要工具,勾连网络和现实,构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工作生活场景。
【关键词】微信 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来自腾讯企鹅智酷的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①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2016年微信日均使用时长在四小时以上的深度用户占比较2015年增长一倍。到2016年底,微信公众号数量达到1777万,据预测2017年将超过2000万。微信,正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触摸这个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体验的一种文化呈现。
职场融入生活:城市逐梦者的理性与焦虑
微信在诞生之初,人们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强关系连接的私密空间来看待。但最新数据表明,微信使用中工作生活的融合交错,已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职场人群的真实情况。据腾讯企鹅智酷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微信关系由家人好友网络向工作关系网络延伸,职业社交已经成为微信社交的重要一环。57.22%的受访者表示新增好友多为泛工作关系。担任企业管理岗位的受访者中更有高达74.3%的用户表示新增好友多为同事或同行。这一特征说明在城市生活中,职场角色、职场时间、职场工作领域和生活角色、生活时间及生活领域之间存在着现实冲突,反衬出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职场逐梦者的理性与焦虑。
根据中国人才热线2015年发布的职场白领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城市职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企业希望在不增加经营成本的情况下,通过要求员工从事更多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来促进企业成长。工作高要求、经常加班、职能超载等因素成为职场最强的压力来源。而99.6%的受访者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这样一种职业紧迫感也越来越投射到微信这种随时随地、随身随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之中。
微信圈子为城市的职业社交注入了新动力,而城市规模越大,职场与生活的融合越深广。在上述腾讯的调查中,超过80%的用户在微信上有过工作行为。一线城市用户更是微信办公的主力,较四、五线城市高出10%以上的百分点。朋友圈成为职业社交的必须,微信大群也变成承载工作内容的主要渠道之一。四成以上用户表示自己加入了百人以上微信大群,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企业的内部沟通。基于工作需求拓展人脉而加入百人大群的用户占比达到34.2%。
可见,基于点对点、群通讯、社交圈等服务,微信勾连网络和现实,构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工作场景。这表现出职场人的理性一面——即认同碎片化的信息交往可促进沟通联络的便捷化,信息及时到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这样的一幅图景,也聚焦了城市人更紧迫的生存压力和精神焦虑。微信使人们所承担的工作量不断提高,更难以完整计量。这意味着城市职业人口,在本职任务之外将耗费更多的资源、时间和精力。尤其在一种上下级关系严格、组织合作氛围浓郁的环境中,职场人士角色关系与责任义务都受到严格约束,人们更容易感到陷入接续不断工作任务中的无助感。
“晒”出自我:青年人寻求“认同”的幸福感
2014年凯度公司(Kantar)基于大数据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指出,中国人认为社交媒体会让生活变得更好。而微信朋友圈正是这种社交幸福感获取的重要场所。
幸福感来自于记录和分享,这通过“晒”的行为得到了体现。所谓“晒”即通过朋友圈等“自曝”出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情感、物品。青年群体流行朋友圈“晒”颜值、“晒”才艺、“晒”观点、“晒”情绪等。
“晒”的幸福感源于自我表达的需要。这种需要被美国心理学者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称之为表现“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他认为告诉他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分享个人秘密想法和感受的过程,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现实中,这益处至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保证与表达欲相关的生理、心理健康,二是说明、证实自己,三是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实社会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或压抑,人们的这一需求往往不能够充分实现。而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线上宽广平台,使自我表达能够排除现实干扰顺利达成。
不仅如此,在微信使用中,人们把握了设计理想自我的自主性。例如,若想凸显“文青”气质,尽可以通过广引美文、诗词来实现;若是想弥补形象上的不足,图片处理软件可以带来不同风格魅力的美颜选择。理想自我的展现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对象来实现,因为“晒客”尽可以选择一部分人阅读,而屏蔽掉另外一些。如果得到朋友们的关注、褒奖,形象被接受,意义被理解,自我获得他人认同,心理上的满足感、自信心便会随之提升。
可以说,“晒”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自主性、自觉行动的过程。这样的行为实现了青年人追求幸福感的精神诉求:一是在审美愉悦中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二是在创新创意中建立收获幸福的良好人际关系。因此,“晒客”不断涌现、青年人乐此不疲。
差异性诉求:“圈”“群”文化的个性化与归属感
功能性诉求、差异性诉求在微信使用中表现得十分清晰,并存在于不同群体的使用偏好之中,表现出当代人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及其背后强烈的归属意识。
上述腾讯企鹅智酷的调查表明,微信使用虽表现出整体泛工作化的趋势,但多数用户仍倾向于将朋友圈视为私人领域,六成以上用户选择将朋友圈用于个人生活记录,也更倾向于在朋友圈看到私人化的内容。而在这方面,城乡、职业、性别等不同人口特征、文化群体会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差异。
比如,同是微信公众号使用者,对信息内容的喜好反差很大。在“微小宝”的公众号分析平台上,排行榜前三名的微信公众号中,“人民日报”发布新闻和资讯类文章,“夜听”着重于情感故事的叙述,而“冷兔”则偏爱讲严肃的冷笑话,完全不同的三种类型,却都吸引了上千万的粉丝。
城市青年群体通过订阅微信公众号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满足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微信使用调查显示,好友语音和视频聊天为主要应用功能,“欢乐斗地主”、“天天酷跑”等微信自带游戏更受欢迎。②腾讯《2016微信数据报告》关于年龄层面的调查也显示,虽然超过3.5亿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但年轻人爱晒朋友圈,老年人爱转鸡汤文。
差异性使用表现了不同主体精神文化的层次和特征,传达出不同人群以价值取向和兴趣理念为核心的自我中心性。网络传播结束了消息来源单一、大众传媒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自主性增强,渴求个性化的张扬,而互动反馈机制使这一过程变得高效灵活,充满乐趣。
而在这一过程中,亦可看到归属感对微信交往者的重要性。事实上,微信中的“圈”与“群”,甚至公众号中的留言,都构成了一个个小群体,人们在利用微信对信息、经验和其他人进行分类的同时,也对自己进行评价和社会比较,决定或删或留、或发言或沉默的行为取向,从而使自我和所认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增进,差异性减少。在持久而稳定的微信“圈”与“群”互动中,人们形成对有关群体及其成员身份地位和价值的理解,并由此与外界、陌生人划出界限来,这便是一个心理、情感、文化上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群体转化的过程,而其中的选择和认同,正表现了一种“归属的需要”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注释】
①企鹅智酷:《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2017年4月24日发布。
②张亚秋:《微信使用行为对成都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③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爱国主义思想传播如何更鲜活 下一篇:依托融媒体促进党建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