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哪些问题阻碍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8-03-13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方爱清

【摘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一项系统重点工程,是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得到关爱和保障。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受传统与现实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养老服务所涉及的资金、人员、资源、物流问题亟待整合解决。养老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包含多种形式,需要长期不断完善更新,以保证养老服务能够跟上时代变化。

当前养老问题已经对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带来压力,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改善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事关百姓福祉,国家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对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国家各行政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落实养老服务体系中相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老年人权益等政策,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建设工作已在全国迅速开展。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已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目前养老体系格局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组成。居家养老是主体,社区和机构养老是补充,这种养老格局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特点。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养老服务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庞大的“银发群体”催生出的“银发产业”,已成为转化市场经济产品升级的新动力。

政府与养老服务相关的社会力量不断加强合作,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投资支持力度,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已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获得丰富详实的实践经验,现代科技的普及推广,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科技智慧型养老服务的引入,不断推动改善养老服务行业产品定位升级,加之人文理念的注入,养老服务也从生理性养老,逐渐延伸至老年人心理和社会需求上,也让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获得更多优质服务体验。养老体系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多体现在养老机构建设所实施的安全护理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制定上。在完善养老体系建设的同时,养老服务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关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也在增多,这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解决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随着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高品质养老服务需要高素质人才,这样的社会需求也让一些高校或专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发生变化,开始重视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培养。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存在的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从服务体系建设上进行进一步完善,使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养老服务体系理念建设存在不足。养老服务作为新兴产业、“银发产业”,有着较高的产业附加值,增长潜力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加重,市场需要日益扩大的前提下,养老服务产业异军突起,一些产业集团和个人资金纷纷注资其中,极大推动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之时,不规范和过度商品化服务模式值得警惕。

其中,主要表现为养老服务供给引导需求偏离,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说,所有商品都需建立在需求基础上,养老服务也应从老年人需求上建立。但实际上,由于过度受市场供给影响,有些养老服务建设并不与老年人生命历程发展相符,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身心愉悦的生活体验。养老服务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对入住的老人收取高额养老费用,而老人获得的服务远低于每月上缴的养老费用。有些养老机构为增加老人数量,收取更多养老金,盲目扩大养老人数,导致老人居住、活动环境空间狭小,生活质量下降。

有些养老机构为达到标准指标和程序化建设,在养老服务上过度程序化,这样导致老人一切活动安排都被固定,没有考虑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限制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由。这种养老服务虽然看似规范,实则降低了老人生活舒适度,老年人更喜欢休闲随意,不适应过于刻板的起居方式。

养老服务体系结构不完善。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社区、机构为主,虽然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进行大力投入扶持,但仍存在养老服务低水平徘徊现象。主要体现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养老建设缺乏资金设备投入,发展滞后;民办机构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标准化服务不足,难以实现舒适养老需求。同时还存在养老服务资源与养老需求不契合,导致一面人满为患,一面设备空余闲置,形成资源浪费的局面。

如何做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成为各方争议的议题。三种养老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三种模式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必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在养老平台发展上,一种观点是将社区养老看成居家与社区养老之间的对接平台,另一种观点是社区养老用于更完善的体系,应该独立于其它两种方式之外。国家也对三种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做了定位,那就是依托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为老人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维护等养老服务。从国家长远规划看,社区养老是未来发展主体,依托社区完善的医疗、公共空间、管理系统、专业管理,能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支撑。

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虽然是法治社会,但相关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远远滞后于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法治环境不成熟,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并且,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涉及社会上诸多服务机构多个方面的参与,要不断完善与之关联的配套制度环境,养老服务才能保持良性长久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大环境仍未成形,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整合完善。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在建设理念上确保合理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注重人文需求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注重服务效果,体现出尊重、情感、人文和社会性。要在服务中为老人提供生活所需,让老人感受到身心愉悦,养老服务要从老年人体验角度进行养老服务体系设计,从生理、心理、社会参与和自我需求上建立科学指标体系,要让老人在自尊的同时获得他尊。以敬老为主题,倡导老人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人员要积极体察老人心态,同时促进老人子女和老人的情感交流,为老人提供完善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改变传统以机构为主集中养老思路,更多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主策略,可在分片区域内选择位置、基础服务设施较好的地点作为养老机构,以人性化养老服务让老人离家不离土。同时,也要根据市场需求,鼓励发展高端商业养老服务,使养老体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系统结构。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信息时代,可借助网络科技力量,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所涉及的资源,将零散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互联科技进行高效配置、优化管理,实现专业资源整合共享,让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化运行,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确保养老服务体系达标,积极推动平台准入机制,只有在达到专业考评合格、服务达标、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前提下,老年人才能享受到安心、舒适、人性化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才能被社会认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最终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养老机构也会在政府支持下获得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作者为江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课题“武汉市资源整合型社区养老院新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IWHS20172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青连斌:《社区养老服务的独特价值、主要方式及发展对策》,《中州学刊》,2016年第5期。


上一篇:“以地养老”可以探索但不能强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分析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 云盘服务商对盗版视频传播的侵权问题探究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
  • 婚姻法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研究
  • 竞业限制协议效力问题研究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问
  • 道德与法律中的安乐死问题探究
  • 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分析与对策处理的探讨
  • 新时代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
  • 广东特色小(城)镇建设定位
  • 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