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津巴布韦在经济上曾经一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被称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然而“快车道”土地改革、恶性通货膨胀、西方国家制裁以及本土化政策,使得津巴布韦的“面包篮子”逐渐变空,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关键词】津巴布韦 “面包篮子” 经济 【中图分类号】F13/17 【文献标识码】A
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是非洲倒数第二个独立的国家。独立后,穆加贝政府以1979年12月同英国签订的《兰开斯特大厦条约》为基础,在奉行种族和解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一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津巴布韦可谓是非洲乃至西方世界的“宠儿”: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甚至出口邻国;鲜花出口欧洲;成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被称为“度假天堂”和南部非洲“面包篮子”。然而这种局面自2000年起彻底反转,由于农业产量急剧下降,津巴布韦从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变为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维持人们基本生计的国家。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下滑,津巴布韦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
“快车道”土地改革、恶性通货膨胀给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穆加贝政府在2000年开启了“快车道”土地改革。之所以开展“快车道”土地改革,政府宣称是为了“确保更多的人获得土地和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此增加农业产量和实现农业多元化”。然而,由于这场改革的开展方式过于激进,很多获得土地的人此前并没有耕作经验,政府也没有能力进行农业投入和开展技术培训,同时,由于白人农场主离开时破坏了大量农业基础设施,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衰退。特别是在2005—2008年,津巴布韦玉米和烟草的产量分别下降了65.8%和72.2%。农业生产的衰退外加恶性通货膨胀,导致津巴布韦整个国民经济崩溃,2000—2009年,津巴布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负数。
从津巴布韦独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穆加贝在2000年实施的“快车道”土地改革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其一,穆加贝政府在独立后开展的土地重新安置进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白人农场大量闲置和大量黑人农民无地可种的局面;其二,津巴布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和通货膨胀不断持续的境地,经济发展和土地改革进程缓慢导致人们对穆加贝政府产生不满,工会运动、游行示威等逐渐增多;其三,与英国关系逐步恶化,特别是英国不再提供土地援助资金后,穆加贝政府彻底失去了外部资金支持。
2009年之后,在货币美元化和新农场主的努力下,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到2013年、2014年的农业季,玉米、谷物和烟草等津巴布韦主要作物的产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是,在缺少政府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之下,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具有很大脆弱性。以2015年为例,由于雨季不规律和旱涝不均,津巴布韦的粮食产量下滑了50%左右。
恶性通货膨胀给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津巴布韦是当前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本国货币的国家之一,而这完全都归因于津巴布韦2004—2008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在津巴布韦独立之初的1980年,0.68津元即可兑换到1美元。此后津元逐步贬值,但速度比较缓慢,到1994年,津元与美元的汇率仍可达到6.82:1。1997年9月,为平息其国内解放战争老兵的抗议,穆加贝政府宣布向每个老兵一次性支付5万津元(约合4100美元),并自1998年1月起,每月向每人支付2000津元(约合160美元)。但由于当时已经没有多余的财政预算,穆加贝政府采取了大量印制纸币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举措导致津元在1997年11月14日贬值超过一半以上,并由此拉开了津巴布韦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序幕。
“快车道”土地改革开始后,农业生产下滑导致了津巴布韦整个国民经济的衰退,并加剧了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幅度。到2003年中期,津元与美元的汇率已达到近1000:1。2003年11月,吉登·戈诺就任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开始推行印刷货币、补贴当地产品与关键商品等经济政策,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自此如脱缰之马一般直线上升,到2008年底,津元与美元的官方汇率达到18位数,黑市汇率更是达到23位数。
在管控无效之后,津巴布韦政府于2009年初废除津元,实行以美元和南非兰特为主的多元货币体系。此后,津巴布韦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是在2011年和2012年均实现了10%的经济增长率。但美元化对津巴布韦的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导致津巴布韦在2014—2016年间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的境地;另一方面,美元现金流动性日益不足,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发行债券货币,但却因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
西方国家制裁以及本土化政策是津巴布韦经济严重受损的重要原因
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的制裁始于2002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穆加贝政府在“快车道”土地改革中强行占领白人的农场;二是认为津巴布韦在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充满政治暴力。
对津巴布韦实施制裁的西方国家主要包括欧盟各成员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挪威和加拿大等,美国甚至在2005年将津巴布韦纳入“暴政前哨”国家之一。制裁主要包括武器禁运、旅行限制和财产冻结三个方面。在制裁最严重时期,欧盟各成员国完全冻结了对津巴布韦的信贷、投资和技术等援助,制裁对象包括穆加贝在内的203名政府高官或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人,以及40个法人、实体或团体;美国的制裁对象则包括与津巴布韦政府有关的公司、实体以及个人。欧盟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给津巴布韦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13年津巴布韦总统选举后,欧盟和美国逐步降低了对津巴布韦的制裁力度,但直到2017年津巴布韦政治剧变前,欧盟和美国均未宣布彻底解除制裁措施,穆加贝及其核心集团仍在其制裁名单之上。
本土化政策是津巴布韦经济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于2007年制定,2010年正式实施,其核心内容为:外资企业必须将51%以上的股份转让或预留给津巴布韦本土黑人。本土化政策自实施以来一直深受争议,尤其是遭到了外资企业的抵制和反对,因而其执行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直到2017年津巴布韦政治剧变之前,仍未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
津巴布韦政府之所以实施本土化政策,是革命意识形态、经济赋权、资源民族主义和选举政治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津巴布韦政府希望该政策可以产生良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效果,然而事与愿违,该政策反而成为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诱因。首先,限制了津巴布韦吸引外资的能力。其次,严重打击了采矿业这一支柱产业。该政策导致津巴布韦采矿业的增长率从2012年的10.1%骤降到2014年和2015年的-3.4%和0.4%,许多矿业企业因缺乏投资而逐步陷入破产境地。最后,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现金的流动性危机。
本土化政策导致津巴布韦2015年以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异常缓慢,其中2015年增长1.1%,2016年增长0.6%。经济发展停滞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高达80%的失业率,高达60%的贫困率,以及日益恶化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日益积累和叠加,使得广大民众产生求变心态,津巴布韦军方在2017年政治剧变中,正是利用这种民心思变的心态,而穆加贝最后的主动辞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顺应民心思变的潮流。
姆南加古瓦政府将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新成立的姆南加古瓦政府无疑看到了社会经济因素在此次津巴布韦政治剧变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并充分意识到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对于维持其执政地位的重要性。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总统在2017年11月24日的就职典礼和12月5日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时,均表示要将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作为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目前津巴布韦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第一,修改本土化政策。姆南加古瓦在宣誓就职总统时郑重表示,“所有外国投资在津巴布韦都是安全的”。就任总统后不久,姆南加古瓦政府便对本土化法案进行紧急修订,以求打消潜在投资者的疑虑。2017年12月7日,津巴布韦财政部长齐纳马萨向议会提交2018年财政预算报告,表示将对《本土化与经济授权法案》进行重大修改,确保“本地人占股需超过51%”的门槛只适用于钻石和铂金这两种开采业,其他开采业以及其他经济部门不再需要满足这一要求,这些部门将向所有国家的投资者开放。齐纳马萨表示,修改这一法律的目的是“重新点燃外国投资者对津巴布韦经济的信心,以促进外国投资流入,这对于促进津巴布韦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是急需的”。
第二,压缩政府开支,将更多的国家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姆南加古瓦上台后,不断强调要裁减冗员和压缩政府开支,以便让资金回流到经济建设上。齐纳马萨在向议会提交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更进一步地详细列出了缩减政府开支的相关领域。比如在公务员方面,冻结公务员招聘,将65岁设为退休年龄,裁减近4000名职位重复的人员,同时加强对公务车辆和燃油补贴的监督;在行政管理成本方面,将对省级和市级行政机构及宪法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力争减少政府大楼和相关设施的安保服务成本,等等。从目前来看,姆南加古瓦政府已经迈出了压缩政府开支的第一步,包括将政府部委从27个减为21个,将津民盟特别代表大会的会期压缩为三天。
第三,追缴外流资金。在穆加贝政府后期,因政治不稳和经济深陷泥淖,一些人为规避风险,通过合法或非法渠道在国外银行存入了巨额资金。据津巴布韦银行家协会主席查瑞迪·金尼雅估计,截至2015年底,这些资金总额已达近10亿美元。除此之外,因外汇管制混乱,还有一些个人和企业非法向海外转移了巨额资金和资产。为最大限度地追缴外流资金,姆南加古瓦政府将2017年12月1日到2018年2月28日设为宽限期,所有个人和企业通过非法渠道转移出去的资金和资产都要在此宽限期内转回津巴布韦。政府承诺不会对在此期间转回资金和资产的个人或企业进行追责或指控,但一旦超过此期限,政府将逮捕并起诉他们。可以预见,如果姆南加古瓦政府能在2018年2月28日之前收回部分外流资金,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其所面临的美元现金短缺问题。
第四,开始重视侨民的作用。2000年“快车道”土地改革后,许多津巴布韦民众因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而移居海外。凭借优秀的专业技能和刻苦耐劳的精神,侨居他国的津巴布韦人手中已经积累下了大量财富。姆南加古瓦政府意识到侨民在津巴布韦经济恢复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希望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吸引侨民回国投资。
此外,新政府还采取了其他举措,如表示将会补偿那些土地被收回的前白人农场主;调整进口产品尤其是制造业原材料进口的关税,以刺激国内生产,实现出口创汇;拨款1.39亿美元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
从当前来看,姆南加古瓦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的举措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中国政府在2017年12月6日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三个政府间协议,包括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政府提供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及两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同年12月12日,非洲进出口银行决定向津巴布韦注入15亿美元的资金,以稳定津巴布韦经济和为投资者提供保障。
当然,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后,新政府恢复与发展经济的努力在短期内仍将面临挑战:第一,外来投资者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对津巴布韦的投资信心,当前大多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第二,英美等西方国家虽表示将加强与津巴布韦的合作与投资,但将民主化作为前提条件,欧盟甚至表示在津巴布韦举行公平选举之前,不会提供新的资金援助,这显然与姆南加古瓦政府的预期有所差距。第三,在无法发行本国货币的情况下,现金短缺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尤其是考虑到因经济增长而导致的外汇需求量增加以及债务问题,现金短缺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第四,基础设施问题比较严重。无论是修复破旧的城市公路,拓宽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还是恢复铁路运输,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绝非一日之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晓雷对此文亦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①张玉亮:《津巴布韦将修改本土化法律以吸引外资》,新华网,2017年12月7日。
②沈晓雷:《津巴布韦本土化政策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非洲发展报告(2016—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上一篇:默克尔执政的根基与远景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及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