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文化自觉与自信视域下的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7-09-29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作者:黄明理/刘梦雨

摘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概念,必须将其与国家层面的其他核心价值观即国强、民主和和谐作为统一的整体来理解,才能予以科学解读,否则,就必然产生逻辑混乱。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不是广义上而是狭义上的文明,即它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的价值目标。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明建设总体上呈现出由思想意识自觉到科学理论自觉、由不系统到系统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明辨文化先进与否的科学标准、确立对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前提。衡量文化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能促进人民群众的人格完善和幸福感的提升。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关 键 词:文明  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A8;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7)02-0035-07
       “文明”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时,习惯将文明作广义理解,甚至将文明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体系层面来解读。这个被泛化了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文明,因为如此一来,文明与富强、民主与和谐就不再是应有的并列关系,而变成了包含关系了,这显然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是狭义上而非广义上的文明。这里的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晶,它既是人类文化发展共有的价值诉求,同时,又秉承着不同社会形态的制度特征。文明虽然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追求,但它并非在任何社会形态里都能够被提升为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识,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精神层面的表现。
       一、文明核心价值观概念不应泛化误读
       在西方,“文明”与“开化”内涵相近,是一个到16世纪才普遍被世人使用的新词,18世纪末开始流行。人们对“文明”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有的是从文化角度去定义,文明与文化是同类词,把它理解为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的是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去定义,认为“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概念,是社会进步状态的呈现,到19世纪,“文明”开始与民族或国家相关联,泛指一个民族或国家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中那些在政治、文化和道德上对人类有贡献的内容;有的是从狭义的精神层面去定义,认为文明即道德行为;还有的是从广义层面去定义,认为文明是一个社会和个体的文明状态,就社会主体而言,是指与城市生活相联系的、讲究礼仪的生活方式;就个体主体而言,是指个体行为带有文雅特征的状态[1]15-17。在西方语境中,虽然对什么是文明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文明是一种与野蛮相对立的动态演进状态,从广义讲,它具有价值、制度、组织等多方面的含义;从狭义讲,它是指个体的道德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明的最初含义与西方相类似,也是与野蛮相对立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文德教化”[1]1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文明界定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文明”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一般地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党的文献中,文明的确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读,如,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便明确地提出了“精神文明”的概念,认为我们的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那时,文明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即价值观层面的狭义的文明。到了21世纪初,党的十六大又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久,党中央又提出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至此,“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最终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的完成。可见,在明确把文明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中央文件也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使用文明一词的,并没有将它们明确地区分开来,而且较多地是在广义上使用文明概念的。
       有学者认为,文明既是一个客观的描述社会发展状况的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评价社会发展状况是否合理的价值概念[2]59。作为描述性概念,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当今中国,我们可以概括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子系统,这就是广义的文明。广义的文明描述的是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按照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可划分出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包括未来的共产主义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形态总体上呈现出递进更替的关系。广义的文明与文化有相通之处。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文化即人化”,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及其产物都可以叫文化,文化的成果积累就是文明。如果文明作为价值性概念,则是“指与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2]59。还有与此相类似的理解是:“狭义的文明主要是指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3]94-95这两种较权威性的理解比较符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文明概念。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之文明,它既然与富强、民主与和谐等国家核心价值观相并列,那么,它就不应该是指广义上的文明,而是狭义上的文明,否则,富强、民主、和谐所体现的四大文明都要被包含在文明中了,而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研究者还只是在“描述”一般意义上的文明,而没有揭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意义上的文明所特有的内涵特征。特别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众多的关于核心价值观解读的著作里,总是在还未明确什么是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便对建设文明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具体路径大书特书。显然,这种缺乏严肃性和严谨精神的研究难免有政治应景之嫌,其所谓对文明建设意义的概括难免陷入高谈阔论,其所谓对建设路径的探索便更难免限于纸上谈兵甚至是南辕北辙了。
       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社会生产高度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并认为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其中,社会主义文明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72-73。还有学者在理解文明核心价值观时认为,“它是先进的制度文明,也是先进的政治文明;它克服了文明的负面性,是旨在人类和谐发展的文明,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上”[4]。在此,文明甚至就不再指涉文化或精神文明,而是包括政治、制度和生态在内的宽泛性范畴。
       在这里,我们看到,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被视为两个同等的概念。如果一般地理解社会主义文明,的确应当包括上述五个方面,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外延。但是这样一来,在国家核心价值观层面,文明这一核心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就构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四个核心价值观所应有的并列关系,进而“文明”这个核心价值观或者其他三个核心价值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保留其中之一即可。这显然与国家层面概括的四个核心价值观的初衷是相矛盾的。另外,假如我们又如上文所引,“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的最高价值目标,那么,显然这时的文明又是被使用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由此看来,在理解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概念时,既不能把它过于泛化,即对其外延作过宽的解读,否则,它就会与其他核心价值观发生逻辑矛盾;也不能对其作过窄化的理解,否则,便与文明的常识性理解相矛盾。
       因此,作为国家层面的文明核心价值观主要应当从国家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层面来解读,即文明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由此可见,文明主要是指国家文化建设的目标。在党的文献里,文化建设与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同等层次的概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15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系统和文化系统两个基本方面,思想系统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积极思想成果,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指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中的先进成分。文化系统包括国民科学知识素养、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各种文化建设设施等积极成果。199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它告诉我们,精神文明在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精神世界方面取得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两个基本方面。作为国家价值目标层面的文明,主要是指国民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国家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基于上述中央文件关于精神文明的解读和“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中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笔者认为,可以将作为与富强、民主与和谐相互并列的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解为: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价值目标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其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是其客观样态。
       文化是否文明,其评价标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就其绝对性而言,一般地说,那些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尤其是符合人性完善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及其主体呈现的就是文明。人是文明的主体,即人既是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呈现者和享用者,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的最终标尺。同时,文明评价的标准还有其相对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多样性及其历史变化性。因此,不能将某一民族、国家的文明标准绝对化和普世化,进而简单地得出先进民族、先进文明与落后民族、落后文明的判断。不同的文明通过对话、交锋得到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最终实现和谐共生,这是文明发展的基本路径。
       按照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文明又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特别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更为显见,或者情况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文明是建立在被统治阶级被野蛮化或愚昧化基础上的(即文明者拥有一切权利,其他人则承担一切义务),或者情况往往是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它同时也附带着某种文明的倒退。共产党人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首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排斥外来文明的国粹主义,又要反对对我国传统文化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西化”论;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克服人性片面化和异化现象。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程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明建设总体上呈现出由思想意识自觉到科学理论自觉、由不系统到系统的过程,期间出现过“文革”等曲折,但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明既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尺,同时,文明也有其时代性、制度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决定的文明建设的自觉与自发之差异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是以无产阶级解放进而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文明,它是完整而全面的文明,因而也是全新的和最高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自觉统一的理论为指导,保证了其能够有清醒的文化自觉与理性的文化自信,使得建设文明国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毛泽东就曾指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6]663毛泽东在此就是将文明从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先进文化层面来使用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充分地认识到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7]71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的精神焕然一新,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空前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有了质的提升,国家的尖端科技一改积弱积贫状态,一些领域甚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文革”期间,文明发展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文明建设未能做到理论自觉,建设的方向并不明确,路径和方法都不尽正确。
       改革开放之初,出于改变经济落后的迫切需要,必须把经济现代化作为首要目标,这确实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但是,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够重视,因而曾一度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为了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的著名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提高到战略地位,并特别强调了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被进一步细化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文明”主要是指与先进的物质文明相适应的、具有先进性的精神文明。这一切,都为后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中国先进文化”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此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这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功能日益突出。因此,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概念,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表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而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殊地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从而明确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致性关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又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上升为“先进文化”,不仅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文件,首次概括了20字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并创新性地提出以制度建设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道德建设从传统道德向现代公民道德的转型,而且标志着我国道德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极大地提升了公民道德素质,使文明建设的主体更明确、文明的道德目标和任务更具体化,进而使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06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将它提升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2008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则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价值目标以及政治方向的保证。
       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确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该《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文化强国”的目标彰显了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自尊与自信。该《决定》认为,基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该《决定》就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等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还详细制定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已由理念发展到具体措施的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以往的几大文明目标改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这就为从文化角度来明确文明核心价值观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空间。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如果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应当承认我们的文化、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时期我国文明、文化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第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的思想灵魂,同时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理论高度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8]。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具体样态。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时,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和人的素质提高提供了价值引导,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在广阔的社会领域,24字核心价值观正在深入人心。第三,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有机统一,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被空前激发,越来越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不断探索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着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第四,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一方面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简单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文化泛政治化;另一方面,又重点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空前增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总之,伴随我国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在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道路上也经历了曲折。就历史来看,在“文革”期间,文化建设在极“左”路线的严重影响下,我国文明泛政治化倾向非常突出,甚至在特殊时期还出现反文明的现象。当时,将社会主义的文明与传统文化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完全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为了强调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型性而走上极端,最终使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因为失去了重要的文化借鉴资源和民族之根而成为不可能。例如,“文革”期间的“破四旧”(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破坏,也给民族精神和面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伤害。同时,由于受冷战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也被当成反动腐朽的东西简单吐弃,甚至奉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种背离了人类文明大道和民族之根基的文明建设方向必然是事与愿违。
       就现状来看,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其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许多地方和单位对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把发展经济视为硬指标,而将文化建设视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其二,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异化甚至是扭曲,“三俗文化”大行其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世俗道德生活的任务更为紧迫和繁重。其三,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过于“高大上”甚至是空泛的说教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特别是网络文明的建设亟待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着的本领恐慌问题和无序现象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其四,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的引导力度需要加大,文化作品评价标准的“西化”现象较为严重。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文化产业还远未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有待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其六,文化走出去的能力较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国民素质的国际认同度有待提高。最后,文化人才队伍存在着大而不强现象,德艺双馨人才匮乏的现象非常严重。
       三、先进文化的自信与辨识是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前提
       广义上的文明存在着更多的共识性价值诉求,但狭义上的文明并非是超越社会形态的普世性价值,甚至即使是字面上具有共性的文明概念都存在着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因为任何狭义上的文明都是具体的存在,具体存在的文明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制度烙印和那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印迹。文化作为精神性存在决定性地受制于社会制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必然会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或文明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具体呈现样态,同时也是其生命力源泉。要真正科学地把握什么是先进文化,就需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与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基于文化自觉与自信基础上的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之内核与必然选择。文化的先进性是文化自信即文明自信的源泉,我国文明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这也是文明核心价值观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信奉和践行的内在依据。只有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功能和主要特征,才能为确立文化自信提供更坚实的理论依据。
       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目标,是社会主义超越和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作为超越和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它不仅要体现在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高于资本主义,还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在此,先进文化对社会和人而言就不只是具有工具性和手段性价值,而是具有了目的性意义。“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9]752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先进文化的巨大作用时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其二,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价值引航,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先进文化的引航和凝聚力来源于:作为先进文化指导思想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做到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先进文化的根本使命是为人民解放和发展服务,它扎根于人民实践的沃土,进而确保了其人民性、革命性与科学性三者的自觉统一和蓬勃的生命力。其三,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是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难以避免的各种负面价值信仰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先进文化总是在与落后反动文化相互的交锋、斗争中彰显其价值合理性,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进而得到发展,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弘扬先进文化,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我利益中心主义,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所可能形成的人的形式化和人的需要的单面性或片面性,培植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利他精神,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完善,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航。
       在文化多样多元的背景下,要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在价值多元背景下,提升辨别文化先进与落后的能力。文化不仅有雅俗之分和大众与精英之不同,而且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在文化日益多样化以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的当代中国,一些人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辨别能力,致使种种庸俗文化、腐朽文化和反动文化乘虚而入,对社会机体和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关系社会主义机体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为此,首要的前提就是确立辨识先进文化的依据和标准。关于先进文化的内涵,党的十五大报告进行过全面而科学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先进文化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其一,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先进文化的前提和灵魂。科学性表现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客观地反映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规律。其二,先进文化必须具有革命性。革命性表现在它既不固守传统文化教条,也不简单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而是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继承,例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既充分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扬弃原则,又充分地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三个面向”原则,使其成为当代文化文明发展的标杆性成就。其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人民性。先进文化的人民性要求它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文化的价值取向必须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给全体人民群众而非给少数有闲阶级带来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其四,先进文化必须具有民族性。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一定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的“根”与“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一方面要反对将中华文化教条化,另一方面又要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善于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本民族文化,来克服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因素,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真正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完美融合。总之,衡量文化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它是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能促进人民群众的人格完善和幸福感的提升。
       培育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真正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且不是仅仅在口号上而且是要在实践中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目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实际的话语权和指导权”[1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未能概括出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共识性认知。关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既要避免将其科学主义化,也要避免将其抽象人道主义化,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己任的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自觉统一,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超越和优越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亮色和本质特征。只有坚持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确保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最终实现其信仰化。其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要将共识性的底线道德法制化,以赏善罚恶的制度机制来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其三,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尤其是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概括地说,文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南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文明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季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4]徐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文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谷亚光,谷牧青.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创新、理论内涵与贯彻重点[J].经济问题,2016(3).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8.

上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传播发展维度的思考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问题探讨
相关文章推荐

  • 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策略研究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看“归化”与“异化”翻译
  •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从习近平用典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
  • 陕南挑花绣传承与发展策略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的形成和意
  • 核心期刊论文:“韩流”效应:韩国影像跨文化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途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
  • 和文化: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渊源
  • 贫困地区如何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生态建设
  • 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