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老年大学师资队伍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2017-09-28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孙建新

 摘要:老年大学的师资队伍是老年大学学校工作的重要支撑。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是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文章针对当前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普遍现象,提出了提升办学理念,明确目标定位,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明确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应对管理策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关键词: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6-0039-04 
  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具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和广泛的社会需求,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年大学不同于正规学校教育,属非学历性教育的范畴,因此它没有一支可固定的在职教师队伍。對于这样属性的学校,这样属性的教师,如何选拔,如何管理,如何评价是学校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学员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办出特色,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老年教育师资现状分析 
  (一)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一 
  由于绝大多数老年大学的办学定位,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资金来源等方面,目前还不可能象全日制基础教育那样明确。所以,目前大多数学校是根据学员需求开设班级,按需设岗,按岗求师。因此,教师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专业差异,绝大多数教师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但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习。虽然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但在教学上还需要提高。二是年龄差异,部分教师是在岗的专业教师或专业人员,教学理念先进,但不熟悉老年人心理特点,交流沟通上存在一些障碍。也有部分中老年教师,思想传统和老年学员有相通之处,但他们自己也有着强烈的自尊需要和受人尊重的需要,相互融合也有一定的难度。三是素质差异,有的明确老年教育是公益事业,愿奉献自己,发挥专长。但有的教师觉得现在是经济社会,付出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二)流动性大,动态管理困难 
  老年大学是公益事业,没有确定编制,教师就很难像学历教育学校一样有归属感,难以很快融入集体。教师与学校是真正的双向聘任,你选择我,我也可以根据个人感觉选择学校,所以教师中途因故辞职时有发生,教师流动性很大;同时,学校办公条件较差,备课等前期工作一般均在家中完成,提前一些时间到学校上课,缺少一种归属感。三是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形式不同于单一的教学活动,涉及生活、保健、健体、艺术、及社会上新兴的一些项目等多种形式,属于非正规教育,大量的课程每周只有2小时,虽有教室,却是共同使用,工作人员管理有难度。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老年身心规律特点,更多结合老年人的生活喜好组织教育活动,还要注意在二个小时活动中,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施教对象复杂,教学效果评价很难形成共识,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专业性强,回报难以满足 
  目前,开展正规的老年教育有些地方还刚刚起步,老年大学还是新兴单位,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作了很大努力,但硬件环境,经费投入等方面还不尽人意;而教师面对老年人,不仅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要求得当,还要注意给予老年人细致的个别辅导和照顾,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尊敬老人,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才能有相对愉快的教学过程。同时,学校虽然尽力聘请了社会上最好的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待遇却是较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然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没有一定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好工作、教好学生。 
  (四)组织分散,专业提升不易 
  为了适应新时期老年大学的发展要求,必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如教师接新班级时,要让他们对新班的学员特点有所了解,使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在教学过程中能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招来年轻专业教师,要让其充分了解老年大学的性质、学员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的基本特点等,认识到老年学员虽然专业知识基础差、反应慢、好遗忘,但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这是时代的轨迹,人老了反应慢、好遗忘也是自然规律。只有让教师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年轻教师有“耐心”和“信心”。但是由于学校上课时间不一、教师办公地点分散,不能让教师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因此也难以确定培训的目标和规划。 
  二、提升理念明确定位,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一)确立老年教育的属性 
  提升按教育规律搞好老年大学教学工作的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老年教育”。这标志着老年教育被纳入到国家大教育的系列,明确了老年教育的教育属性,确定了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与实践老年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保证老年大学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二)明确老年教育的定位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的一生主动自愿学习为基础,以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知识技能学习为特征。老年大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老年大学是提高老年人自身修养,学会自己喜欢的一门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做时代老年人的一所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培训学校。因此,我们要以这一定位为基点,认真研究老年大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发展。在教学目标上,坚持“理论教学要抓住重点够用为度,技能教学要注重基础学会为止”;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时代性、群众性、创新性的原则;在老师教学方法方面坚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坚持面向全体学员,以群众性、多层次的展示活动为主。 
  (三)提升老年教育现代理念 
  建设现代化的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做到现代化。
1.要确立现代化老年大学教师标准 
  中央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四点要求和希望。做一名老年大学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老年大学教师队伍,使老年大学教师成为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建设者和和谐的促进者。 
  2.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师必须树立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要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树立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并与同行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取的开放合作精神。 
  3.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既包含着所教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包含着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技能技巧。老年大学的教师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并与学员成为学习的合作伙伴,做到不仅注重“教”,更注重指导“学”。 
  三、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精心培育,打造由名师引领的师生共融队伍 
  老年大学要把教师管理放在全局整体性的发展战略上来考虑,使教师管理模式更具前瞻性,更趋科学化。因为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支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发展。 
  1.尊重教师,以情留住教师 
  “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老年大学的教师一不要求丰厚的待遇,二不要求特殊关照。他们无私奉献给老年教育事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平时应认真听取他们意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使教师感到老年大学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劳动付出的尊重,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竭力为老年大学和学员服务。 
  2.以优质教学环境吸引教师 
  优质的教学环境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学校应在整体工作中突出并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学校各个部门为教学工作服务,在教学管理上借鉴学历教育阶段的管理模式。如教学管理体制上实行校、系、班三级管理,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使教师感到进到课堂有班主任组织管理,在教学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有班主任协助解决。教学班都能形成尊师、好学、守纪的班风,优良的教学秩序,使教师乐于在这种环境中教学,学员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感动教师,形成教师舍不得学员,学员离不开教师的融洽氛围。 
  3.以积极政策激励教师 
  建立激励机制是现代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引导教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从而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要深化榜样激励。深化开展树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活动,把那些德艺双馨、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员欢迎和爱戴的教师树立起来,并对他们的精神和付出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树立教师队伍鲜明的价值取向,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二是成就激励。对教学效果突出、对所教的学员在各级各类展示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予以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形式奖励。在激发教师成就感的同时,又激励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的绩效。 
  (二)明确价值取向,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建立“简而精”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指运用教学质量评价表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价。该评估体系主要包含:教学质量评价表、学员调查问卷和学员座谈会等三种方式。在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评价中,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往往是设计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不适合老年大学,因为老年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学校的教育,老年大学开设的各类课程教学要求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大纲,而且参与评价的对象以学员为主,复杂繁多、专业性强的教学评价指标内容不适合老年教育。 
  因此,开展老年教育质量的评估内容不求多而全,要抓住老年教学中的共同点和要点,采用“简而精”的原则。“简而精”的原则,是指评价表内容的设计中,涉及教学共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养、教学效果这些主要指标项目(即一级指标)要全,而这些主要指标项目下的分指标(即二级指标)或指标要素(即三级指标)的选择就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达到通过必要的简单明了的教学信息评估就可以整体上了解教学质量即可,使评价更容易被接受和操作,同时又使学校的教学评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随意性和简单化。另外,考虑到老年学校的类别与层次,评估体系设计的各类评价表应该给各老年学校留出自主选择和变动的空间。 
  2.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评价 
  目前各地老年大学办学现状决定了开展教学评价应以学员为主体。具体原因:一是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管理体系不一,目前尚未具备像基础教育那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专家到各老年学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二是学员到老年学校学习,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其一定的价值取向的作用。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学校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一方面学员能够对学校教学质量作出理性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所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学校办学方向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参与的教学评价结果决定。 
  开展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应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员共同参与,在方法上一般应采取学员评估、教师自评、教师间相互评估和学校管理者评估(领导、专家、教师代表等)。其中,由于老年学校教师任教课程的单一性,老年大学一般没有像中小学教研组的组织形式,因而互不了解的教师间相互评估和主观性的教师自评方式不宜采用。学校管理者的评估基本建立在听取学员意见的基础上,因此,学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及其价值诉求起着决定作用,这就決定了学员是老年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
3.挖掘优点放大亮点的温馨评价方式 
  老年学校的教学质量判断不同于其他教育,老年学校对学员的学业一般不进行考核、考试等,更不会以统一标准的分值去衡量学员的学习水平来考核教师业绩。老年学校教学质量决定于学员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与教学等方面的满意度,因此,定量评价不适合对老年教学质量的评估。温馨评价是一种以挖掘优点,适度放大亮点为主的柔性评价方式,具有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素质各异的教师凝聚在统一的学校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之下的作用,这样的评价能让教师有一种被认同的归属感,使教师从人们赞许、钦佩的目光中体会到被人理解、为人尊重的愉悦,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的集体责任和社会价值。这种好感觉会使一些思想问题自我化解,让放大的亮点成为自我追求的目标,也会让学校目标成为教师共同的行动愿景。这样的评价特别适合老年大学这样的教师群体。评价可以灵活些,多元些,广泛些,让大多数的教师体会这种感觉。奖励可以物质和精神相结合,采取多奖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以提示式、交流式、反馈式等,以温馨灵活的方式将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再反馈给教师,使奖惩相互协调、相互揉和,强化成就意识,弱化消极情绪。这样的评价,一是要事先制订评价标准,指标有基础性的,也有个性化的。既要有对结果的评估,也要有对过程的评价;既要有对过去的评价,也要对教师的努力方向作出评价。二是简化评价方法。以平时积累务主,以结果呈现为辅,以挖掘潜力为主,以寻找问题为辅。目的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三是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把评价的结果作为选拔、宣传、培训、使用以及储备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吴,浅谈对老年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J],生物技术世界,2013(05) 
  [2]单志华,企业教师队伍的现状与管理[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6(06) 
  [3]刘志峰,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 
  [4]郭晓静,呼唤尊师传统的回归[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5]郝永平,科研激励辩证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6]于荣萍,王汉鸣,刘素芳等,浅谈老年大学教师聘任和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上一篇:外语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推进与发展策略 下一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
相关文章推荐

  •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之构建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大学生如何创立及运营摄影工作室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