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环保舆情与民意诉求


2017-09-25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孟 威

【摘要】处于环保事件高发期的当下,网络的迅速普及升级,环保舆情也成为公众的重大关切。互联网环保舆情危机的破解之策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公众疑虑,化解社会不信任感及其所造成的潜在忧虑,推动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理性共识,回归网络民主正途。

【关键词】 环保舆情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将人看作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一比拟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发人深省,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数字科技的深入渗透,推动中国经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也打破了旧有生态平衡,使环境系统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突出,人与人的冲突更显复杂。近年来,资源短缺、雾霾、污染、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引发社会整体性关注,以及公众对治理机制、社会诚信、公共管理能力等问题的忧疑。

互联网成为环保舆情的重要视窗

互联网作为我国社会的最重要舆论源地,为环保话题生成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渠道,并使其内容形态和话语方式对公众产生了更为直接、激烈和持久的影响,为触摸当下社会民生、民意、民情打开了重要视窗。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舆情事件频出,据我国环境保护部的环保舆情数据显示,在2009年到2015年间,这类突发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10年来,水污染、雾霾、区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发的环保舆情数量突出,表现出持续性、反复性、公众言论不容抗辩性的特征。在互联网电子社区、“两微一端”等公共领域,环保舆情成为公众的重大关切。互联网不仅加快了舆论信息流动,也活跃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激发了人们对网络赋权功能的认知和共享,并在重大事件中起到感召、动员作用,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主参与力量。

目前,“两微一端”已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曝光和言论发酵的主要信源。其中,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一半以上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次数超过10次,微博使用率超过30%。而移动新闻资讯APP对于25-40岁用户覆盖率占总体使用人群的70.3%①。通过互联网观测环保舆情动态,表达对经济社会绿色、协调、持续发展的看法,并充分参与和利用网络维护权益、参与公共管理,环保舆情折射出网络民主的又一道风景。

民意诉求与网络表达

互联网上公众关注的网络环保议题主要集中于三类:第一类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和民生问题,如长江水灾、九寨沟地震等水旱灾害导致的环境破坏或瘟疫、地方病的发生。这种舆论议题,多为一事一议,民意诉求主要表现为要求及时接触真相、曝光数据,消除恐慌心理,希冀快速解决问题,呼唤社会爱心,实现温情传递。

第二类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局域性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问题。如一些化工、医药、石油、采矿等领域的企业,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引爆热点事件;城建工程建设导致某社区绿地挤占、噪声、光电污染、交通拥堵等环境改变触发民众敏感神经;大型核电、化工项目设点即将带来的地区性环境污染和人身健康问题遭至舆论反对。这类议题与当事者利益攸关,民意焦点在于借助互联网舆论凝聚力量,干预事件进程形成现实转变,促进有效解决,并防患于未然。

第三类是自然、人为多种因素交织、现实状况紧迫又显得危机潜伏,带有普遍意义的环保问题。如空气中PM2.5指数升高所造成的雾霾,成为网民的首要关注。在这类环保议题中,网络民意着力于全民共识的建立,通过舆论形成“滚雪球效应”,促进具体关注向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转化,对相关部门、管理者及其决策过程形成民意压力,以实现民意视角下的“社会公正”。

即便存在分类议题差别性诉求,但统而观之,网络民意所关注的这几类环保舆情,其共同特点都是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舆论的着重点,一方面在于申诉和维护切身权益,另一方面显示出网民基于社会经验、判断和情感认同上的“共情”心理;同时,网络环保舆情往往也能够彰显出公众对于社会管理的参与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及其权益声援的民主力量。

水污染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重大环保问题。近年来,每有相关事件发生,总会超出本地范围,引发更广泛的舆论关注。2014年5-6月间,在江苏靖江发生了水污染事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反应,辟谣、连线公众可圈可点,但仍然没有平息网络舆论。事实上,大多网民并未在场,可污染事件牵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有些人便结合自身经验,自认为在倾听事件的过程中能够换位思考,能从当事者的立场上揣摩和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并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社会“共情”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事实让位于情感和情绪,从而达到一种弱势心态上的相互呼应和维护权益上的彼此支撑。同时,也有报刊言论直言批判有关部门应急反应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作风的问题。这样,当事者、更大范围内的网民舆论和媒介话语便形成“和声”,彼时彼地的突发事件进而超出了环保舆情领域,发酵为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诚信与行为的民主监督问题。

回归理性的进路

处于环保事件高发期的当下,网络的迅速普及升级,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性提供了公共表达和行为空间,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但也应该看到,这股力量虽然强大,却存在无知与盲动的风险,甚至会使网络民主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如果有关部门、机构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社会沟通渠道不畅通,应急和处置机制不健全,忽视或不能与公众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相匹配,客观上也会加大舆论场域冲突和质疑情绪。环保舆情危机的破解之策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公众疑虑,化解社会不信任感及其所造成的潜在忧虑,推动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理性共识,回归网络民主正途。

有关部门须深化执政民主理念,深入践行信息、决策公开制度、程序,最大限度回应公众关切。首先要打破封闭性思维和固化行政模式,这一模式将决策视为行政机构的内部事宜,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决策必然得到公众的认同,从而忽视了互联网时代,公众开放、参与意识的崛起。为此,决策机构要善于倾听民意,通过多种渠道把握民意诉求,并更大限度地通过民主途径、程序吸收民意参与决策过程,增加决策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中准确把握各方利益取向,做到合理评估、综合平衡。在信息公开、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让更多公众感受到其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得到的充分尊重,并力避滋生因急躁、草率、避重就轻等问题产生的次生危机。

充分调动和整合媒体、相关企业机构、专家学者、网络意见领袖等多方力量做好理性知识传递、联结共同利益,发挥舆论引导效力,而不是唯民是从,也是引导网络民主的良途。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对于知识的普遍性缺失往往是引发恐慌的重要因素。而媒体的偏向性关注和跟风炒作,更会使冲突火上浇油。这客观上加深了民意和科学决策、依法施政之间的障碍。

民主理念的夯实和环保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公民网络素养的提高。提升我国环保舆论主体的网络素养和民主意识,要将素养、道德与民主理念的提升有机关联起来,通过知识的传递和普及提升全体公民对规则与民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范、消解极端利己主义的影响,提高广大网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判断力,降解网络戾气,培养多元宽容、文明理性的网言网语与用网行为。同时,建立健全网络行为法律法规,划定法与非法的边界,寻求自由与合法的平衡深化依法治网。也要依靠媒介、网络、政府、协会组织和网民共同努力,完善多方监管、应急和防御体系,防范民意暴力的生成孵化,压缩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生存空间,形成网络民主真实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注释】

①《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7)》发布,新华网,2017年5月17日。


上一篇: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哪些因素阻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相关文章推荐

  • 网络舆情治理要有“大数据观”
  • 突发事件舆情回应的“时度效”
  •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新媒体舆情
  • 微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
  •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财税政策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