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效应的治理


2017-09-21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田 园

【摘要】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互动性,人们更愿意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由此而形成了网络政治生态。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能够对现实政治生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但网络的特性使之也存在不良政治生态衍射现象,并给现实政治生态带来挑战,如何治理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效应已经成为我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政治生态  网络  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A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已经将网络媒体作为信息接收和发布的主要载体,并在网络空间中讨论政治话题、进行社会舆论监督,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网络政治生态也应运而生。网络政治生态的衍射效应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政治生态与现实政治生态相互交融,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而任何政治现象都可能在网络空间中引起舆论风潮。这种传播可能对现实政治生态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我国必须对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效应进行治理,以净化网络政治生态环境。

网络政治生态对现实政治生态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网络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也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从根源上解决党内的不良作风问题。可以说,网络政治生态给现实政治生态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首先,网络政治生态有利于拓展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公民意识的培育,人们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但传统政治参与渠道较为有限,很多公民难以获取表达政治诉求的渠道。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便捷性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表达政治诉求、提出相关建议,并与政府媒体进行互动。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也给现实政治生态带来积极效应,一方面拓展了公民参与渠道,另一方面提升了公民参与意愿和政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其次,网络政治生态可以推进舆论权力监督。在网络空间中,公民不需要通过层层中间环节而直接向相关监督部门或监督主体进行举报,如群众可通过政务微博、电子政务邮箱等进行监督反馈,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公民的监督权。网络舆论监督还提升了监督效率,政府部门可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对公民的意见进行反馈,增强政府公信力。此外,政府利用网络公布政务信息,也方便公民等进行外部监督,降低了公民获取政府信息、进行监督的成本。

最后,网络政治生态创新了廉政建设方式。党要想进行廉洁建设,必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近年来,很多腐败问题都是因网络曝光而被检举揭发的,而且由于网络舆论的迅速发酵,促使相关部门对涉嫌腐败的人员进行迅速调查,大大加快了腐败案件的处理速度,对我国廉政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效应的负面影响

言论表达的随意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在网络虚拟空间,网民缺乏现实道德的约束,因此言论表达比较随意。网民个体文化修养、素质水平差异较大,一部分网民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随意发表极端言论甚至传播虚假信息,不利于网络健康政治生态的生成。

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相关网络言论规范,加之网络转发便利,使得信息获得快速传播,这就造成虚假信息大量传播,而且部分网友并不具备理性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进而造成网络舆论偏离走向,影响网络政治生态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意见领袖,而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存在网络精英来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如一些微博“大V”拥有大量粉丝,他们的言论、观点会被大量转发,部分网络“大V”为了博取关注会对热点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评论和发布最新信息,但这其中不乏未经证实的信息和一些过激言论,迷惑网友,带来网络政治参与的盲从,误导网络舆论。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无序性。当前由于我国的网络政治生态缺乏一定的原则约束,导致政治参与呈现无序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部分网民在政治参与中缺乏自己的理性判断,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热点问题,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难以甄别信息真实性与客观性,继而容易产生非理性选择;其次,数量庞大的网民文化水平、阅历各有差异,很多网民还缺乏政治参与的能力,因此在表达利益诉求时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加之当前我国的网络政治生态发展并不完善,一些网民的利益诉求可能并不能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这又会打击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并引发网民对政府的不满;最后,网络立法的缺失也导致网民的网络行为缺乏约束,增加了其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随意发表不负责言论的可能性,破坏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环境。

政治信息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网络信息传播极为便利,且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因此很多未经证实的信息便被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发布,并经大量转发形成社会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谣言中有关社会安全的谣言比例非常大,在2016年上半年450个较为典型的网络谣言案例中,有200条为社会安全类谣言,这类谣言的大量传播会引起公众恐慌,危害社会稳定。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若不能及时快速地发布官方信息,则很可能难以消除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政治生态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网民对政府发布的信息有着天然的偏见,认为政府的辟谣信息是为了维稳,而非真实信息,这大大削弱了政府信息的权威性。

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效应的治理

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网络的非理性舆论发展是网络不良政治生态衍射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此,要营造健康的网络政治生态,我国需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首先,政府要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急机制,及时引导舆论走向,防止舆论向非理性方向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往往因为缺乏真相公布而给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引发公众猜疑和恐慌。为此,政府部门的官方媒体应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并及时公布信息,挤压谣言生存空间,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方向发展。其次,我国要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行为,为健康网络政治生态的形成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的网络立法要与时俱进,对破坏网络舆论的行为进行界定并划定责任,这有利于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使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得到应有的惩治。

政府要创新管理方式。网络政治生态对于现实政治生态的影响不可小觑,政府也应积极运用网络媒体引导健康网络政治生态的形成,避免产生不良政治生态的衍射效应。其中,政府应主动进行政务公开,提升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掌握舆论主动权,避免舆论偏离主流价值观。政府通过网络来公布政务信息,方便群众及时获取和行使舆论监督权利,为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条件。另外,政府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政府部门可以直接通过这些平台对民众的利益诉求、意见表达进行反馈,提升官民互动效率,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由此可见,政府利用网络新媒体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可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构建和谐的网络政治生态。

培育公民理性网络参政的能力。广大网民是网络政治生态的重要主体之一,要想消除网络不良政治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提升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培育网民的政治素养,使之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具备一定的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这样才不会盲从网络舆论,而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有效制止谣言传播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力。其次,要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规范,使之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保持自律。加强公民网络道德规范学习,强化其理性参与的理念,让网民在网络空间中也具备责任感,不随意发布、转发不实言论,共同维护良好网络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②孙萍、赵海燕:《网络政治生态界说》,《探索》,2016年第4期。


上一篇:“网红党支部”为何走红网络 下一篇:什么样的改革能让医院不再逐利
相关文章推荐

  • 从英国脱欧透视欧洲的社会与政治分裂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网络核心课程学习空间研究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及创新策略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探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用好思维导图 提升政治课品质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
  •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