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知识开放浪潮中的商业出版:2016年欧美科技图书出版评述


2017-09-18    来源:科技与出版    作者:任翔

摘要:近年来,欧美科技图书出版面临来自开放知识浪潮的日益强烈的冲击。文章聚焦于科技图书出版与开放知识浪潮之间的对立与融合,梳理2016年欧美学术专著、大中专教材和专业图书出版领域的发展动态,分析开放运动对商业化出版的挑战,介绍最新的开放图书创新及问题,并探讨商业出版在开放知识环境中创新求变的策略。
 
关 键 词:科技图书  数字出版  开放获取  商业模式  教材 
 
      2016年,虽然来自数字出版和互联网的冲击依旧强烈,欧美传统图书业总体上呈现回暖趋势——纸本书销售稳中有升,电子书销量持续下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书业的寒冬行将结束。面对数字知识传播,出版业的产业模式与未来前景并不清晰。科技图书出版领域,包括学术专著、大中专教材和专业出版,一直是出版业收入最稳定、利润最丰厚的部分。面向机构市场的商业模式,使这一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字革命带来的大起大落。但是,最近5年左右,欧美科技图书出版面临来自开放知识浪潮的日益强烈的冲击。以开放获取出版、开放教育资源、开源软件和知识共享授权为基础的开放知识运动席卷全球,正在颠覆包括科技出版在内的、封闭的传统传播体系。2016年,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图书出版论坛上,英国资深出版人弗兰西斯·品特断言,“封闭模式的商业图书出版行将就木”,这让在场的各国出版人唏嘘不已。可以说,科技图书出版,尤其是商业出版,必须认真思考来自开放知识浪潮的挑战,寻求在开放环境中的新定位与新策略。
      本文聚焦于科技图书出版与开放知识浪潮之间的对立与融合,梳理2016年欧美学术专著、大中专教材和专业图书出版领域的发展动态,分析开放运动对商业化出版的挑战,介绍最新的开放图书创新及问题,并探讨商业出版在开放知识环境中创新求变的策略。
      1 开放知识浪潮与出版环境的变迁
      一直以来,立足于专业机构市场的欧美科技图书出版享受着稳定的收入、丰厚的利润以及常年积累的垄断地位。形成这一良性商业体系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二战”后欧美大学和科研教育市场的持续增长;完善的版权立法与严格的版权保护;欧美大学在学术传播和学术评价方面对商业出版的依赖[1]。但是,最近10年左右,造就科技图书商业成功的三大要素都在发生变化。
      欧美本土高等教育市场日渐萎缩,生源越来越依赖海外留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金融危机后,无论美国还是欧盟,其公共财政对科研经费和图书馆经费的投入一直处于削减的状态。总体市场规模和经济来源的缩减,直接冲击着学术图书产业的规模效应;随之而来的,科技图书的商业模式向着高定价、低销量的恶性循环发展。根据美国劳工部2016年8月发布的统计报告,大中专教材的价格在过去10年上涨了81%,其涨幅超过了所有其他商品,包括房地产(涨幅为51%)。这只是教材在近半个世纪价格持续上涨趋势的延续。[2]2016年同期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昂贵的教材价格对学生学习产生强大的负面影响:66.6%的学生因此没有购买所需教材,在这些没有教材的学生中,37.6%取得了低分,19.8%不及格。[3]不客气地讲,欧美教材出版市场看似繁荣,其经济可持续性却面临严峻挑战。
      版权环境的变化是另一个影响科技图书出版的因素。在印刷时代,欧美出版业一直受益于其完善严格的版权保护体系。但在数字传播时代,这一体系受到来自数字侵权和版权革新的双重挑战。从技术层面讲,虽然出版商为电子出版物DRM技术支付了巨额研发使用费用,但实践中,普通读者只需安装一个插件就可以轻松移除数字版权约束——DRM成了“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摆设。从立法层面讲,全球数字版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其核心诉求是:在数字时代,由于复制传播成本下降趋零,版权立法应更加倾向于保障公众获取知识的权利,而不是维系出版商的暴利,将商业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全球范围内促进版权开放变革的运动此起彼伏,比如国际开放获取周,国际开放教育周,国际公平使用(Fair Use)周,等等,这些活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在推广开放理念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公平使用是版权革新的一个焦点领域,也是关系科技图书出版切身利益的问题。2016年2月,由美国研究性图书馆协会发起的公平使用周活动,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没有就此立法的国家引发热议。比如,澳大利亚大学和立法机构就本国版权体系中引入公平使用条款进行深入、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增加版权法规中的特例情况,尤其是允许和促进学生、教师、图书馆和新闻媒体工作者更自由地使用版权内容,以提升教学、科研和公众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2016年年中,维基解密公布了一份据悉是TPP(泛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草案中的版权章节,其严厉的版权条款和全球化的跨国监管体系引来了广泛的批评与抗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字时代版权观念的变迁,尤其是欧美公众对于现行的、落后于数字时代的版权体系的不满。
      第三个改变出现在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多的学者、机构和公众开始反思和批判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图书体系。除了前文提到的,教材与学术专著的高定价问题,在2016年,西方大学学术评价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学和科研机构尝试摆脱在学术评估环节对引用率、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依赖。评估的优先权正在从传统的出版计量指标向科技成果转换(Commercialisation)和公众影响力(Real World Impact)转移。比如,英国研究委员会在大学研究质量评估(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中率先采用影响力案例分析(Impact Case Study)。通过研究机构的书面陈述,来定性地评估科研成果的现实社会影响力。这一举措经过实践尝试,获得了广泛认可。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也在2016年宣布采用类似方法来革新其研究评估体系ERA(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以便全面衡量科研成果的社会贡献与公众参与。常年以来,学术出版,尤其是科技图书出版,既是学术成果的传播者,又是学术成果的认证者。“出版或出局”迫使学者们只顾埋头出版专著,而根本不在乎图书的发行、销量以及社会影响力。这形成了一个畸形的科技图书发展体系,广大研究者成了出版商的廉价创意劳动力,而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成果成了出版商私有独占的版权资产。[4]随着大学科研评估体系的变革,传统科技图书赖以生存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2 开放获取与数字盗版的双重挑战
      这些剧烈而深刻的社会技术变迁,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开放知识运动的蓬勃发展。开放知识运动既有来自政府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支持,也有草根大众的自发创造,还有颠覆性创新企业的推波助澜。2016年,一直引领全球开放知识发展的欧盟公布了2020年的政策目标,即欧盟范围内的所有科学文献在2020年以前实现立即开放获取(Immediate Open Access)。当然,正如欧盟发言人所言,该政策有很大的执行难度,其界定也很模糊;但是它是欧盟二十八国政府的一种政治表态,即其对开放知识的共识与支持[5]。在美国,奥巴马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公平的政策。尤其引人瞩目的是,由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亲自揭幕的开放电子书应用(Open eBooks App)。作为美国国家开放图书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这一手机应用让194所美国学校的学生可以免费阅读66 000种电子书。[6]在政府主导的开放知识运动之外,由普通大众、网络社群和创业企业引领的开放创新同样生机勃勃,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述。如果说,商业科技图书出版面临的来自技术、法律和社会方面的挑战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出版体系的不满;那么,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文化的开放知识运动则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替代体系。这一开放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参与,正在对传统科技图书产业形成强烈冲击。
      2016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与开放知识相关的事情,是学术出版领域的数字盗版。一直以来,开放知识运动建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与数字盗版一直泾渭分明。但是2016年,随着新闻媒体对东欧学术出版盗版平台的曝光,数字盗版一时间成为开放领域的关注焦点。服务器设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某在线电子书平台以及某在线期刊平台(本文略去平台名称)收录了数百万付费学术出版物,其中不乏最新的学术图书和期刊文章。其侵权内容涉及全球五大学术出版巨头和众多中小出版商。与以往基于用户点对点分享的数字侵权不同,这些新一代盗版平台建立了完整庞大的数据库,推出了完善的数字图书馆功能;甚至,利用其推出的浏览器插件,可以在正版数字出版平台抓取文章数据,然后自动转至盗版数据库下载文章——这些功能是以往数字盗版无法提供的。正是这种便利快捷的盗版手段,吸引了全球数亿次非法文献下载。根据201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这些学术出版领域的数字盗版平台拥有遍布全球的使用者,不仅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非法下载文献者也大有人在。《科学》杂志为此撰文,标题是:“谁在下载盗版科学论文?所有人!”。
      在线学术盗版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让出版业震惊。与遵纪守法、规模有限的开放知识运动相比,这种全球范围、涵盖巨量内容的数字盗版对学术出版的商业利益更具破坏性和掠夺性。尽管出版巨头如爱思唯尔已将这些平台及其创始人告上国际法庭,但考虑到东欧国情及其法律体系相对于西方的独立性,出版商短期内很难获得理想结果。这其中更耐人寻味的是,大众以及媒体对学术盗版态度的变化。很多网络媒体和公民运动将其视为全球数字维权运动的一部分,它迎合了西方年轻一代政治“左倾”、“反传统”、“反体制”的风潮,因而备受支持;甚至连开放知识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如哈佛大学的Peter Suber,也站出来公开评论这些盗版平台,并借此批评传统出版商。他断言:“法律诉讼不会停止这些盗版,其他任何显而易见的技术手段对此也无能为力。每个人都必须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它将一直就这么存在。”[7]
      3 开放获取图书与开放教材出版创新
      作为开放知识在科技图书领域的主流,开放获取学术图书和开放教材出版在2016年依然保持着持续的创新活力和规模增长。以欧美大学出版社、AOPEN,Knowledge Unlatched,Project MUSE等为代表的开放获取图书出版保持着增长势头,无论在出版品种、图书质量、下载数量以及学术社会影响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这些非营利的先驱模式的带动下,五大学术出版巨头和营利性出版商也开始提供作者付费的开放图书出版服务,承诺提供严格的同行评议以保证质量,并通过出版巨头的资源整合能力进行有效推广。
      2016年,尽管规模扩张仍然是开放图书出版的重心所在,但是品质提升和效用评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开放图书领域,众多新平台开始关注其出版物的下载量与影响力,并相应推出定量的计量指标或评估方法,以衡量并报告其开放获取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对公众利益的贡献。比如说,开放获取图书平台Knowledge Unlatched新近成立了研发分支KU Research,其研究项目包括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追踪开放电子书的数字传播轨迹,分析开放获取电子书的下载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衡量开放获取影响力的定量评价体系。
      与开放学术图书相比,开放教材领域的发展更为分散和多元。多数开放教材项目都是以个别大学、区域教育机构联盟为主导,以某一门课程、某个学科领域为服务对象,制作开放教育资源,用以替代昂贵的传统教材。西方的大专院校,尤其是大学图书馆,在开放教材出版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一些有特色的互联网平台在传播开放教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Wikibooks,Connections,Flat World Knowledge,Textbook Media,Boundless,the California Open Source Textbooks等等。这些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便利及全球开放教育运动的社会支持,在开放教材的模式创新、质量提升、教学实践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促进教育公平和节省学生开支仍然是开放教材出版的核心诉求。加拿大在开放教材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其老牌大学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16年开始在大学一、二年级数学课程中采用开放教材,此举为7 000名学生节省了至少60万加元的花销[8]。另外,开放教材的发展已经走出了发达国家的小圈子,在更多国家获得认可和支持。有的国家甚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波兰政府在2016年宣布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开放教材计划,此举每年将为全波兰家长节省2 400万欧元的花销,也使波兰成为全球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放教材的国家。[9]
      由开放教材所引领的教育创新同样值得关注。除了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开放教材项目越来越重视开放资源与教学实践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开放教学创新。随着开放出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放资源,从学术图书和期刊文章,到实验数据与开源软件,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而开源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创新的空间,尤其是学生对于知识创新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合作。可以说,以开放教材为主导的开放教育资源成为数字教育创新的催化剂。[10]
      与整个开放知识运动一样,开放获取专著和开放教材也面临着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问题。事实上,开放出版依然高度依赖公共财政和慈善基金等的支持,其成本高昂,经济效率有待提高。以美国2016年启动的一个开放教材项目为例,该项目资助38所社区大学用开放教材代替昂贵的传统教材,此举为每个学生每年节省1300美元左右。但是资助该项目的基金需要投入980万美元作为启动经费。[11]自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公共财政对开放获取及开放教材的投入有减少的趋势,这也迫使开放系统必须进行商业创新,提升“造血”能力和经济效率。开放商业模式的讨论也渐成热点。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一直是开放运动的领导机构之一。自2015年开始,它掀起了全球范围关于开放商业模式的讨论与探索,力图在追求公众利益与实现经济可持续性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可以预见,商业模式将不再是开放出版领域的一个避讳话题;相反,积极寻求商业与公益的共赢,探寻更具经济活力的开放模式将成为开放创新的新方向。
      4 开放知识与商业出版的竞合
      从科技图书出版全局看,开放获取出版物总量不足2%,仍属于小众模式,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是开放知识运动对传统科技图书出版的冲击和颠覆力不容小觑。面对开放知识浪潮的冲击,很多传统学术出版商选择了防御性的、敌对性的策略,尤其以爱思唯尔为代表——几十年与开放阵营和学术共同体的对抗,让这家学术出版巨头成为很多人眼里的“科学公敌”。在2016年,爱思唯尔更是极具争议地将在线同行评议的专利据为己有,试图将开放封闭之争拖入专利战场。当然,也有出版商,一方面采取更加开放合作的策略,积极参与数字创新;另一方面,在数字发展的进程中,有目的地影响产业未来方向,制衡开放知识运动。在教育教材领域,商业出版巨头培生虽然也备受批评,但它的策略更倾向于和教育机构合作共赢,尤其是共同致力于数字教育创新,并通过与教育界的良性互动逐步建立付费教材的基础地位,边缘化开放教材。
      必须看到,无论爱思唯尔还是培生,包括其他科技出版巨头,在数字时代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思路与模式的自我革命与自我颠覆。科技图书出版需要深刻思考开放知识运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全球互联和开放资源的语境下重新思考出版价值,挖掘新商业模式。从2016年的发展趋势看,学术传播服务是科技出版商值得关注的一个增长点。
      可发现性(Discoverability)是数字时代科技图书出版的核心。我们处于内容过剩时代,每年上万种科技图书新品种问世,如何让图书产品获得研究者、学生和普通读者的关注成为科技图书产业的首要课题。图书消费不同于快餐碎片阅读,需要读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情感,所以读者,尤其是高层次的学术读者,在选择图书时非常慎重。目前,基于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优化和跨平台传播的图书促销模式,虽然能让图书“混个脸熟”,但是曝光率并不等同于可发现性,甚至开放获取图书引以为荣的下载量也不等同于阅读量,更不能与图书的影响力画等号。科技图书界需要新的推广模式、新的评价体系,来帮助作者、读者与作品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2016年有两个动向值得关注。一个是基于替代计量指标(Altmetrics)的图书质量评价体系正在形成,这一体系相比传统的引用率更加全面。除了前文提到的KU Research的开放图书影响力评估方法,Altmetrics机构2016年发布了图书的替代计量数字勋章(Altmetrics Badges for Books)——这一工具可以追踪、监控并汇总图书和图书章节所获取的网络注意力(Online Attention),并帮助作者、编辑和读者建立更为全面并且即时的数字指标,用以反映图书的影响力。可以预见,与基于图书搜索的“脸熟”模式相比,建立全面的图书价值和影响力评价指标,并以此指标为基础帮助作者推销作品,帮助读者选择图书,将成为未来科技图书可发现性的核心。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动向是学术公关(Academic Public Relations)的兴起。学术出版价值链正在发生变迁——作者正在成为图书出版,乃至学术传播产业的客户和收入来源。在开放知识时代,出版商可以向作者提供更具附加值的知识传播服务,超越“出版或出局”的学术评价体系,重新回到以传播为导向的出版体系中。如前文所提到,欧美大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正在深刻变革,越来越看重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社会影响、经济转化(Commercialisation)以及公众参与(Public Engagement)。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学术传播和公众参与机构,聘请新闻出版界的专业人士,来强化大学学术成果的传播效果。在这方面,传统学术出版商拥有强大的渠道优势和人才储备,应该可以大有所为。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商业出版与开放知识的竞争合作将是科技图书出版的主旋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二者在理念上泾渭分明,两大阵营间的人才流动却极为频繁。2016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开放与商业阵营各自组织了多场讲座研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在开放知识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具有传统出版背景;一些成功的、具有鲜明特色和颠覆性创新的开放出版平台,其创始人往往是资深出版人。可以说,传统书业是数字知识生态的重要人才基地。关键问题是,传统出版的陈旧体系束缚了业内精英的创新潜力,他们只有在更广阔的数字生态和开放知识体系中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当然,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开放领域的活跃人士,近年来有回流传统出版的趋势。他们在传统出版业的角色往往与开放商业模式有关,致力于推进商业出版与开放阵营的合作,这是一个积极的产业融合信号。
      5 结论:回归出版本质与融入数字生态
      2016年科技教育出版的发展,以及数字出版与数字媒体的新趋势,让出版业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去思考未来——尤其是商业出版在开放知识浪潮中的生存发展之道:一方面,是回归出版本质;另一方面,是融入数字生态!
      一方面,2016年,Readability和Zite,两家具有庞大用户规模的数字阅读应用宣告关闭服务。类似应用Instapaper也在下半年免费开放了所有付费功能。这些应用基于互联网免费内容,为用户提供文章存储、个性化定制等数字阅读服务。但是,这种免费内容加数字服务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虽然开放出版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免费内容,但这些内容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在降低。换言之,单纯靠免费内容,不足以支撑起数字出版生态。用户能为之付费的依然是,高质量的内容和知识。尽管开放知识浪潮汹涌澎湃,具有远见的科技图书出版商依然会意识到高质量内容的重要性。数字出版的下一轮产业革命可能将由高质量的付费内容所引领,而非开放模式的延续升级。
      进一步讲,科技图书出版需要回归其最初始的社会价值和使命,那就是出版自由和出版独立性,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高质量内容。2016年伴随着美国大选,公众对媒体操控和片面报道极为不满,临近年终,由社交媒体平台“脸书”发起的打击假新闻(Fake News)运动凸显开放信息体系的内容质量问题,但也引起对数字言论审查的担忧。无论西方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目前正面临公信力危机。人们需要公正的、提供真实资讯和有价值知识的媒体,这种需求在开放知识浪潮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免费内容是否会受到其资助方的控制与影响?免费内容是否会沦为廉价的广告公关软文?可以说,开放知识冲击了传统出版的封闭付费体系,同时又为高质量的、独立的、自由的出版商提供了新的机遇,促成有远见的出版商回归并坚持出版最初始的使命:传播有价值的思想和真实的信息,并以此在数字时代生存。
      另一方面,开放知识运动也促使科技图书出版必须走入、并且融入更广阔的数字知识生态——在开放环境中创造新的价值。在2016年9月,小说作家Rebecca Forste公开表达了对其新读者——谷歌人工智能的忧虑和不满,这引起了出版业和互联网业的广泛关注。谷歌一直在使用开放获取的文学作品来训练其人工智能,以便让A.I.程序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具个性、更加人性化。但是此举面临着来自作家群体的质疑:谷歌既没有征得作家的同意,又没有对作家的权益予以充分保障;更重要的是,作者不知道人工智能为何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作品。[12]这一争议事件的核心是版权内容资源在未来数字生态中的价值,以及如何对人工智能再创造的内容进行权益分配。互联网巨头对机器学习资源的渴求,正在提升出版商版权内容的商业价值。谷歌当年因为搜索引擎需要,投入巨资,大规模扫描公版图书;而高质量的数字版权内容,比如训练人工智能需要的“教学”内容,正是互联网巨头在新时代的稀缺资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也因此带给科技图书新的商业机遇和价值——这只是数字生态带来的众多机遇之一。所以,科技图书出版不能因为开放模式的挑战而一叶遮目,要走出狭义的开放封闭悖论,放眼更广阔的数字生态和开放知识生态,寻求新的价值定位。
 
原文参考文献:
[1]Thompson J B.Books in the Digital Age: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and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5.
[2]BIS.College tuition and fees increase 63 percent since January 2006[EB/OL].(2016-08-30)[2016-12-21].
https://www.blsgov/opub/ted/2016/college-tuition-andfees-increase-63-percent-since-january-2006.htm.
[3]Campus
V.2016
lorida Student Textbook & Course Materials Survey[
/OL].(2016-10-07)[2016-12-20].
https://oerknowledgecloud.org/sites/oerknowledgecloud.org/files/2016%20Student%20Textbook%20Survey.pdf.
[4]任翔.数字学术传播与出版转型:2015年海外学术图书发展评述[J].科技与出版,2016(2):4-8.
[5]Enserink M.In dramatic statement,European leaders call for "immediate" open access to all scientific papers by 2020[EB/OL].(2016-05-27)[2016-12-20].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5/dramatic-statement-european-leaders-call-immediate-openaccess-all-scientific-papers.
[6]Madda M J.The White House and Michelle Obama
elease $250M "Open eBooks" App for Title I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EB/OL].(2016-02-24)[2016-12-20].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6-02-24-the-white-house-and-michelleobama-release-250m-open-library-app-for-title-iand-special-education-teachers.
[7]Bohannon J.Who's downloading pirated papers? Everyone[EB/OL].(2016-04-28)[2016-12-20].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4/whosdownloading-pirated-papers-everyone.
[8]Silvia M G.Open textbooks save Math students up to $1 million this year[EB/OL].(2016-11-17)[2016-12-20].
https://science.ubc.ca/news/opentextbooks-save-math-students-1-million-year.
[9]Hagemann M,Hugyecz P.Poland Is Pioneering the World's
irst National Open Textbook Program[EB/OL].(2016-03-10)[2016-12-20].https://www.opensocietyfoundationsorg/voices/poland-pioneering-worlds-first-national-open-textbook-program.
[10]任翔.英美教材出版的数字转型与危机[J].出版广角,2013(9):17-19.
[11]McDonald
.These 38 colleges are getting rid of textbooks to save students money[EB/OL].(2016-06-17)[2016-12-20].
http://www.sciencealert.com/these-38-colleges-are-getting-rid-of-theirtextbooks-to-save-students-money.

上一篇:MOOC热下的高等教育出版冷思考  下一篇:日本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与启示
相关文章推荐

  • 新闻发布助力改革开放:回顾与展望
  • 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看“归化”与“异化”翻译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小学数学教学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
  • 核心期刊论文:推进市场经济应以民法为主导
  • 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不均衡现状分析
  • 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
  •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创新发展
  • 民营企业治理与经营中的问题及出路
  • 国际经济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若干难点问题研究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