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一本期刊与其崇尚的“海纳百川”


2017-09-18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张耀铭

摘要:《澳门理工学报》自2011年开始的全新改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称之为“《澳门理工学报》现象”。“《澳门理工学报》现象”的内涵,体现在栏目特色、专题策划、学术质量、期刊风格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并因而得到期刊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澳门理工学报》的做法,对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具有五点启迪意义:一是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二是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三是人脉丰厚的期刊主编,四是兼容并蓄的专家团队,五是国际视野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澳门理工学报》现象  学术期刊  海纳百川  人文情怀 
 
字号:大中小
      一本优秀的社科学术期刊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应该承担何种学术职责?与学术研究、学术争鸣、学术发展是一种什么关系?我曾经说,一本好的期刊“绝不仅仅是漂亮的装帧、华丽的文字和著名学者的署名,最重要的是期刊的编者肩负使命、铭记职责,透过内容的价值营造和学术语言的表达,体现出的一种特色、一种传统、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术创新力、学术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①《澳门理工学报》就是一本颇受学界好评和读者信赖的优秀期刊。
      一、绿杨影里骤骅骝
      澳门地处南海之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久负盛名。作为近代中国东西交往最重要的桥头堡,世界多种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沉淀,孕育了今天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濠江华洋相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既有东方文明之精髓,又有西方文明之特质。澳门独特的历史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被列为中国的第31个‘世界遗产’项目,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林则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马礼逊等近代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更是从这里走向了世界”。②
      虽然早在1594年,澳门就已经诞生了亚洲第一所西式高等学府——圣保禄学院,但1762年圣保禄学院停办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自己的高等教育。直到1981年,来自香港等地的几位知名人士在澳开办私立东亚大学,才成为澳门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澳门目前共有10所高等院校,包括公立的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和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以及私立的澳门城市大学、圣若瑟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管理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和中西创新学院。
      澳门理工学院成立于1991年9月16日,是一所公立、多学科、应用型的高等学府。学院下设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管理科学高等学校、公共行政高等学校、体育暨运动高等学校、艺术高等学校、高等卫生学校,以及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理工—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资讯系统研究中心、葡语教学暨研究中心、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澳门理工学院以“扎根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为宗旨,以“教学与科研并重”为方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尤其是回归以来,澳门理工学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澳门地区一所有活力、有影响的综合性高校。
      《澳门理工学报》创刊于1998年,最初为年刊、半年刊,后改为季刊。创刊初期,“学院仍在澳葡政府管治之下,刊物的设计理念及出版模式自然受到葡萄牙出版物的影响,与内地正规学术刊物的风格有很大不同。况且由于是葡汉双语刊物,而其中大部分又是中文,在葡萄牙出版风格的影响下令人觉得多少有些怪异”。③从学报的内容质量看,虽然囊括了学院当时的所有学科,作者和编者都付出了极大努力,但与其他高校学报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澳门理工学报》自2011年开始全新改版,“人文社会科学版”为季刊,中文繁体字,大16开本,208页。常设栏目有:名家专论、港澳研究、区域经济、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语言翻译等。该刊总编辑刘泽生对于改版的态度是明朗的,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平台,所以栏目、作者、文章,多为新面孔,气韵也大异于普通学术期刊。其编辑理念的大致脉络是,先关注栏目板块的更替,继而看重学术的更新,再专注于思想的深刻。改版5年多来,《澳门理工学报》坚持开门办刊、兼容并蓄的精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学术界、期刊界誉为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元曲张弘范《喜春来》有名句“绿杨影里骤骅骝。得意秋,名满凤凰楼”,或可印证这匹骏马的志气豪迈。
      其一,2013年度发表86篇文章,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共20篇,转载率为23.26%,在该年度全国高等院校主办学报排行榜的三项排名中,《澳门理工学报》成绩突出,其中全文转载率排名居全国第13位;综合指数排名居第17位;全文转载量排名并列第21位。2014年度发文89篇,全文转载的共30篇,转载率达33.71%;2015年度发文83篇,全文转载的共26篇,转载率达31.33%。在上述三年的转载文章中,共有25篇来自港澳台及国外,约占转载总篇数的32.89%。在2014年度及2015年度全国高等院校主办学报排行榜的三项排名中,《澳门理工学报》的全文转载率均居全国第6位,综合指数排名分别居第6位和第9位;全文转载量排名则为第8位和第11位。至此,《澳门理工学报》已经连续三年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意味着该刊已在全国高校学报排名中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领先地位。
      其二,《澳门理工学报》精心策划的专题、专栏文章,获得了海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与充分肯定。《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第3期发表的罗钢《从“现代化”拯救传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危机与生机》、2014年第4期发表的封小云《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效应分析》、2015年第2期发表的陈平原《此情可待成追忆——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2016年第3期发表的郭英德《喧嚣与寂寞——1616年前后剧作家汤显祖的自塑与他塑》,先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其中有两篇上了封面要目。此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也转载或选摘了该刊的多篇论文。
      其三,2014年11月,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澳门理工学报》荣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奖,这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港澳学术期刊。与此同时,《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辑刘泽生教授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奖,副总编辑陈志雄副教授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奖。一本刊物能在全国性评比中夺得如此三项大奖,令人刮目相看。另外,桑海博士在2015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业务技能大赛”第一名,也证明了编辑部的实力。
      其四,由澳门理工学院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4月20—24日在澳门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60多位同行专家出席会议。旧雨新知,欢聚一堂,切磋学术,共谋发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会议围绕“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和“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有深度的讨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具体承办者,《澳门理工学报》编辑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议题的策划、论文的筛选、讨论的进展、考察的线路、食宿的安排、文集的出版,事无巨细,思虑周详,率亲为之,让人有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
      《澳门理工学报》在付出辛勤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与它的贡献完全相称的那份荣誉,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期刊界的公认和好评。但是,读者和学者在“核心期刊”的方阵里,却找不到《澳门理工学报》的名字——事实上,港澳台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并没有列入内地“核心期刊”的遴选。在某种意义上,这与其说是坏事,还不如说是幸事。因为在当下的学术评价体制下,发什么不发什么,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言说或不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言说,常常要受到“无形之手”的操控——经济利益、功利主义、短期行为,以及评价系统、影响因子、转载率,乃至权力、圈子、人情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有学者曾如此认为,“‘核心’不仅意味着被簇拥,被利用,被裹挟,而且,也容易给主编它的人,带来轻飘飘的晕眩感,使他失去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和对世界的清醒判断”。④由此,以是否是“核心期刊”或引用率高低来判断期刊的质量,未免以偏概全。
      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短短五年的时间,《澳门理工学报》就实现了“弯道超车”,令人刮目相看。这种“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之道”、“危”中求“机”进而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做法,我称之为“《澳门理工学报》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重新来临,而要归之于其所拥有的较好办刊资源;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澳门理工学报》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期刊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开始研究其发展之轨迹,总结其成功之经验。
      二、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中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描写夕阳余辉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波光粼粼,红绿相映,十分优美。细细品味这首诗,我们不能不感叹作者观察之细致,描绘之传神。发思古之幽情,数当今之期刊,毫不夸张地说,《澳门理工学报》不仅在大学学报,甚至在整个学术期刊中,也无疑是卓尔不群的佼佼者。《澳门理工学报》地处南海之滨,远离京沪学术中心,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并呈“半江瑟瑟半江红”之景色,令人称奇,从而说明一个道理:每一本优秀期刊的崛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崛起都是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成长道路的结果。只可以超越,不可以模仿。
      学术期刊的精、气、神,学术期刊的品质、品位、品格,绝不是强制性的权力赋予的,不在于刊物的行政级别,不在于是国家高端智库或者重点大学主办,更不在于被哪家专业评价机构定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权威性,关键体现在栏目特色、专题策划、学术质量、期刊风格等方面是否表现突出而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可。
      (一)栏目特色
      过去综合性学术期刊策划栏目,大多按一级学科命名,表面上看是学科齐全,而实际就是个学科大拼盘,你有我有大家有,这种同质化的竞争,看似不温不火,实则受伤不轻。最初的冲动和真诚逐渐消失,栏目沦于重复,论文也越见粗糙,栏目特色与学术生命一并枯萎。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办刊理念的更新,部分综合性学术期刊,突破单位“自留地”的束缚,开门办刊,并尝试策划了一些跨学科的专题栏目。一是以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依托,如《湖南大学学报》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内蒙古大学学报》的“蒙古学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滨州学院学报》的“孙子研究”、《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二是以前瞻性、前沿性问题为中心,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的“现代性研究”、《郑州大学学报》的“环境美学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的“廉政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边疆学研究”等。三是以多视角、跨学科研究为依托,如《重庆大学学报》的“区域开发”、《东北亚论坛》的“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的“资源环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的“科学文化”、《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的“物流研究”、《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等。不过,仅有一两个特色栏目还远远不够。综合性期刊的转型发展还必须找准突破口,也只有找准突破口,才会有真正的转型发展。
      经验可以借鉴,模式可以参考,可是,转型之路、发展之路,还需要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探索。《澳门理工学报》改版,“力图从专业化、专题化发展的方向突出刊物特色,加强专题策划,在栏目的设置上既突出学科发展的需要,也具有澳门学术研究的地方特色,该院的优势学科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在《学报》展示,如港澳研究、旅游博彩、语言翻译、中西文化等研究方向”。⑤板块化的栏目设计,不仅确定了刊物的读者定位,而且也昭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从学科拼盘到板块组合、从特色化到专题化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迪就是: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去做同等重要。
      “港澳研究”是《澳门理工学报》的主打栏目,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正如开栏时刘泽生在“主持人语”中所说:“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即涵盖了香港、澳门地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地理区域上来说,不仅仅是以香港、澳门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包括粤港澳关系、港澳与内地,乃至港澳与世界的关系;从研究内涵上来说,则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港澳问题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香港学’与‘澳门学’的相继提出和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促成了港澳研究的热潮。港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⑥刘泽生教授从事港澳研究与教学30多年,其学识、眼界与人脉,为该专栏的高端筹划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保障。自2011年第4期改版以来,截至2016年第4期,“港澳研究”专栏已连续开办20期,共发表57篇论文,约90万字。论文既有对《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理论新思考,也有对澳门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新建议;既有对澳门历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矛盾、史学理论的取舍与应用、路径选择与空间拓展等问题的检讨,也有对澳门历史研究话语权的回归、澳门学术自主性的初步建立与澳门学学科建设有条件得以顺利开展给予的肯定;既有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评估与效应分析,也有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动因、特征与效应的探讨;既有对澳门博彩业监管的深度研究,也有对旅游业与博彩业产业关联的剖析;既有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模式与港澳独特作用的论述,也有“十三五”时期粤港澳合作深化的对策,等等。这些论文,有理有据、史料坚实、论证审慎、新见迭出,充分展现了思想深度和学术力度,显示了栏目作者队伍的广度和厚度。
      “旅游博彩”是《澳门理工学报》的特色栏目,“旨在探讨与旅游博彩这两个特殊产业有关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正确的旅游博彩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旅游博彩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⑦澳门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赌业合法化的地区之一。澳门回归之后,澳门特区政府坚定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做出了对澳门赌业实行市场化改造的“赌权开放”决策,并提出了“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的产业政策,使旅游博彩业取得了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澳门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博彩业自身存在的体制缺陷、一业独大的产业风险、博彩业的激烈竞争,都给澳门的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也引起政府和学术机构的高度关注。澳门理工学院设有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主要职能是培训娱乐场管理人才、推动区内博彩领域的学术研究。2009年又与中山大学共同成立“中山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博彩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澳门博彩业发展与产业适度多元化研究、澳门博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澳门博彩业发展的社会政治效应研究以及博彩城市的旅游与城市规划研究,同时也为内地发展和管理博彩公益行业提供参考。《澳门理工学报》正是依托两校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优势,开办了“旅游博彩”专栏,为澳门特区博彩业的健康发展,为特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撑。
      “中西文化”是《澳门理工学报》的标志性栏目之一,开栏时“主持人语”强调:“中国崛起时代的学术重建面临着双重矛盾:一方面,告别百年‘以西为帝天’的学术路向,回到本土文化资源展开创造性研究;另一方面,又必须梳理清明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进与影响,方能完成在历史基础上的学术重建。中西文化研究栏目以此为学术关怀,以历史为主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向东,展开西学东渐的人物、著作、思想的个案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向西,展开中学西传的文本、人物、学派与影响的研究,通过对西方汉学史的研究,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揭示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价值。中西文化研究必须在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学术的重构,并赋予当代的生命与活力。由此,本栏目的研究将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的狭义的中西文化研究,而是全球史背景下的中西文化研究。”⑧自2011年第4期改版以来,截至2016年第4期,已开办13期,共发表36篇论文。有明清之际《圣经》中译溯源研究,有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探讨,有明末士大夫郭子章与天主教关系新证,有清代荷兰使团贡品与西方科技、文化传华所体现的物质与文化交流意义,等等。这个栏目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多数论文在原始资料的挖掘上有所推进,并能在前人所未发之处探幽发微;二是栏目热心扶植“小人物”,能够拿出不少版面发表青年学者的文章,虽然他们的论文暂时还不能引起众人瞩目,但他们的研究所体现的学术潜力和追求,却可以使我们对这个栏目和这本期刊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所说:“一份杂志的不朽和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团结和吸引多少名家,更在于它能发现、扶植和造就多少名家。杂志造就名家,名家成就名刊。”⑨
      “总编视角”是《澳门理工学报》的独创栏目,也是发表期刊总编(编辑)文章最多、影响最大的公共平台。刘泽生总编辑担任专栏主持人,为打造这个栏目用力甚勤,呕心沥血。他在首期的“主持人语”中开宗明义阐述了专栏宗旨:“本栏目之所谓‘总编视角’,只是借用‘总编’的概念,从‘编辑—总编’这一特殊群体的视角出发,观察、思考、评论与学术期刊、学术研究有关的问题,阐发个人之所思、所悟、所得,以期有利于学术的传承与学科的建设。”“学术期刊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群特殊的家园守护人,我们衷心地欢迎海内外学术界、期刊界的编辑同行、从事学术研究与期刊评论的专家学者、关注期刊事业发展的各界热心人士,从默默奉献的幕后走向台前,就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学术规范、学术争鸣、学风建设、学科发展、选题策划、期刊评价、电子网络等选题发表高见”。⑩自2011年第4期改版以来,截至2016年第4期,这个专栏已连续出版21期,共发表58篇论文;举办笔谈4期,发表文章33篇,总字数约120万。这些论文聚焦于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学术评价和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争鸣等热点问题,荟萃了众多总编(编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栏目”,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可同台竞技;这是一个“公共学术平台”,“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作者们或以厚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编辑实践为支撑,或以开阔的视野与独到的视角为突破,或以发展的趋势与现实的困境作比较,或以犀利的观点与洗练的文字作批评,其直面问题的勇气,其言之成理的灼见,其学术争鸣的激情,其严谨求实的学风,都给期刊界、学术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推动学术期刊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做出了独特贡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主持人语”的率真评述与朗然风格,紧扣时代脉搏,时有点睛出彩之笔——幽默而睿智,质朴而淳厚,为栏目增色不少,成为该刊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专题策划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教授认为,专题化发展是综合性期刊专业化转型之外的另一出路。(11)近几年来,学术期刊越来越注重专题研究,但从何处发现问题、怎么找准问题和怎样应答问题,以及专题研究策划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术期刊的质量和特色。
      《澳门理工学报》除了设立相对固定的板块化栏目之外,还根据热点问题加强了专题研究的策划力度,比如2012年第4期的“近代国家观念与民族主义”(3篇)、2013年第2期的“海洋经济”(3篇)、2014年第1期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笔谈(6篇)、2014年第3期的“全球史”笔谈(5篇)、2016年第1期的“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笔谈(4篇)、2016年第2期的“孙中山研究”笔谈(8篇),以及2014年以来每年一次的“期刊发展”笔谈等。这些专题,问题意识极强,观点深刻,论证有力,富有新意。尤其是由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教授主持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笔谈,作者均为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如浙江大学陈红民教授、韩国新罗大学裴京汉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刘维开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川岛真副教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郑会欣教授等。近20多年来,随着大量珍贵史料,尤其是蒋介石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开放,相关学术研究已从“险学”变成“显学”,成为引人瞩目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学术单位与学者介入其中,海内外史学界已开过数次关于蒋介石研究的学术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初显规模。(12)这组笔谈作者长期致力于近代中国研究,或总结评价海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强调应该注重研究台湾时代的蒋介石,研究作为个体的蒋介石;或切实指出蒋介石研究未来在史料、方法论与国际合作的方向,并要注意“因为过度依赖这种史料,最终可能包含的危险性”;(13)或基于严谨的史料,研究《蒋介石日记》原本、抄本之异同及其内涵价值。总之,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蒋介石予以重新审视,并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两岸学者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一致。正因为如此,“笔谈”发表之后多家文摘期刊转载,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澳门理工学报》专题策划的经验在于:第一,好的问题意识是引导学术研究前行的基础,它能使学者清楚地理出最重要的学术路径,找到好的选题;第二,好的专题策划是有特定指向和问题边界的,虽然有明晰的作者定位,但却可以跨学科研究;第三,好的主持人是专题策划成功的关键,他们有学术水平和人脉关系,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学术前沿有清楚的认知,可以找到合适的作者并保证学术质量;第四,好的专题策划应当是差异化的组合,各有侧重,所持观点可以不同,甚至完全对立,以鼓励学术争鸣;第五,好的专题策划编辑,要敬畏学术,尊重学者,服务学术,协同创新。
      (三)学术质量
      “学术”这个词,中国古已有之。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有:“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北宋苏轼《十八阿罗汉颂》有:“梵相奇古,学术渊博。”明李东阳《求退录》有:“加以志虑日短,学术愈荒。”这都是指学问、学识。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正式出版严复翻译的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并附有译者按语300余条6万字,其中一条按语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14)严复是将近代西学引入中国思想界的第一人,但在解喻或阐释“学”与“术”两个概念时,仍然用的是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1911年,梁启超在一篇题为《学与术》的文章中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由此言之,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15)梁启超与严复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刘梦溪先生认为:“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建立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16)由此可知,学贵探索,术重实用。“学”是为了“求真”,即追求真理;“术”是为了“求用”,即服务现实。
      19世纪末,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等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学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学术”的解释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17)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特色、发展、竞争都是空话。任继愈先生强调文章学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他认为:“学术文章,先有‘学术’,再谈‘文章’,因为文章的支柱是它的学术内容,而不是词藻、结构、章法。旧社会所谓‘桐城义法’,写不出学术论文,用‘马列义法’装点的文章多短命,有的文章连一两年的寿命也没有维持下来,一点也不奇怪,理应如此,因为文章缺少科学性。”(18)
      有人说,大学是生产环节,学术期刊是流通环节,流通决定了生产,这话有一定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平庸主编,有太多的平庸期刊,发表了太多的平庸文章。平庸文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低水平重复、肤浅分析和把学术变成“娱乐至死”的舞台,其本质特征是思想能力的缺失。“平庸化学术粗制滥造,没完没了地炮制毫无独创性的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对学术有百害而无一利”。(19)因此,做期刊需要静心和定力,需要一种坚守和沉淀。学术期刊应当拒绝平庸,超越平庸,引领学术,鼓励创新。学术编辑在审读学术论文时,不仅要审查论文形式上的学术规范,更要关注论文内容上的学术创新,是否对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的推进。何为学术创新?大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新的问题,或采用不同理论对一个已经做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问题进行再研究;(2)提出新的(或修正完善已有的)学说、理论、观点等;(3)提出新的(或改进运用已有的)研究方法、构造新的研究范式等;(4)发掘新的材料、发现新的证据、获得新的数据,形成新的见解、产生新的思想等。时代呼唤学术创新,但正如时代的转换本身就是异常艰难一样,真正的学术创新其实是十分不容易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曾经说过:“人们需要长长的历史才能产生出小小的一脉文学。”写小说是如此,搞学术也是如此,是需要耐心和慢功的,蜻蜓点水、急功近利是不行的。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写作《少雨的土地》只用了一个月,但她却花了12年的时光来观察自然,与沙漠一起经历白昼黑夜,春夏秋冬。
      “名家专论”是《澳门理工学报》的品牌栏目,追求精品,力争卓越。自2011年第4期改版以来,截至2016年第4期,这个专栏已连续出版21期,共发表21篇论文,约50万字。作者既有治学严谨的饱学前辈,也有深味国学流脉的文史中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耿云志研究员(《呼唤新青年 传递新思想——<新青年>的出世及其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蓝生研究员(《生活中的语言学》)、澳门大学中文系杨义教授(《先秦诸子研究与现代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教授(《生气流行——朱子德论中的气论影响》)、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贝德士文献>述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学典教授(《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史学变迁——近30年大陆历史研究的几种主要趋势》)、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杨志刚教授(《中国的孔庙与儒家文化——以“庙学合一”为重点的历史考察》)、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经典: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此情可待成追忆——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山大学历史系桑兵教授(《“新文化运动”的缘起》)、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叶嘉莹教授(《用西方文论诠释诗词文本的“多义”与“潜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郭英德教授(《喧嚣与寂寞:1616年前后剧作家汤显祖的自塑与他塑》)等。名家云集,佳作迭出,其选题迥别流俗,立意高远;其文字根底扎实,老而弥高;其学术里的气象,包含着文化的浑厚力量。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的当下,阅读“名家专论”,不免使人心中流出一股暖意,有对学问与审美的双重尊敬。“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应该是学者的追求,也应该是编者的期盼。
      (四)期刊风格
      学术期刊的“风格”,是指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期刊的个性和特色。学术期刊既不是速读型的大众刊物,又区别于理论宣传刊物。学术期刊是发表学者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的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当然,学术期刊还应把握时代脉动,关注现实问题,探索求解途径。
      《澳门理工学报》的风格是什么?李向玉院长在《我们的精神家园——献给<澳门理工学报>创刊五十期》中概括为16个字:“学术厚实、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编辑规范。”(20)
      第一,学术厚实,才有力量。
      强调“学术”,强调厚实,就是要正念坚固,不为时风所动,不走轻浮之路。既重独断之学,也重交叉之科;既重积年之作,也重创新之见。新,“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有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那种表面上五花八门,欺世骇俗,竞奇斗异的新,只是一时的时髦,并不是真正的新”。(21)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标其异。一切从学术出发,提倡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博通今古,融贯中西,阐发学理,传播学术,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澳门理工学报》在“学术厚实”上做足了功夫。学术厚实,期刊才有力量。
      第二,品位高雅,才有格调。
      《澳门理工学报》设计典雅,版式舒朗,装帧大气,这是其外在之形式;求真、求新、求深,含蓄、深沉、厚实,这是其内在之品位。学术期刊的生命力,是由其内容的品位决定的。品位高的期刊能够站在学术前沿,品位低的期刊只能追风猎奇;品位高的期刊能够提出话题,品位低的期刊只能人云亦云;品位高的期刊能够吸引大家名家,品位低的期刊只能靠炒作噱头吸引眼球。品位是一种宁静,一种涵养,一种气质,一种格调。品位高雅的期刊,就会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反之,品位低俗的期刊,一般都会夭折短命。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属于文人的那份对学术的崇敬及对于编辑的执著,只有学术期刊不浮躁,才有可能打磨出学风踏实、境界高雅的论文。正如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云:“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品位高雅,才有格调。
      第三,特色鲜明,才有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期刊的魅力来源于特色,有特色才有亮点,才有看点,才有支撑点。著名编辑家邹韬奋先生在总结《生活》周刊经验时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有‘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这种尾巴主义的刊物便无所谓个性或特色;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22)
      板块化结构、特色栏目、专题策划,精美而不奢华,厚实而不板滞,这些都构成了《澳门理工学报》的独特个性与魅力。前文说过的不再赘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其“人文情怀”。随着优质学术论文的日益稀缺,其竞争性亦日趋激烈。“顶级期刊”供过于求、稿件积压,“核心期刊”守株待兔、等货上门,普通期刊捉襟见肘、生死煎熬。《澳门理工学报》自然不在“核心”之列,面对普通期刊的“共同苦难”,刘泽生总编辑没有陷入过多的纠结和痛苦,而是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放下身段,用心血去策划,用双脚去约稿,主动贴近读者,体贴阅读感受。虽然现在电子邮件很发达,但他和编辑部同仁还是采用了最笨拙的办法——“用脚约稿”,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等地都留下了他们背着行囊步履匆匆的背影,访专家、找作者、探编委、会读者、搞座谈……这里既有酸甜苦辣的经历,也有真诚感人的告白,更结识了一批功力深厚的专家学者。这种人文情怀既成就了这本期刊今天的地位,也蕴藏着这本期刊明天的光荣与梦想。正如刘泽生总编辑所说:“交友之道,见仁见智,精彩纷呈,但笔者还是崇尚‘君子淡以亲’之境界——学术圈中的师友交谊,更多的是属于这种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高雅纯净、清澈如水的友情。笔者从事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多年,结识了学术期刊界的众多师友,留下了那份清纯如水的情谊,这也是一种缘分。每当捧读着这份众多读者、作者倾力支持的《澳门理工学报》,那份典雅清新,那份纯朴厚实,淡淡的,悠悠的,似水柔情,沁人心脾。此时此刻,唯有感恩于‘君子之交’的情谊,尤其是创办‘总编视角’一类的专栏,更是一种人脉缘分的体验,有幸的是笔者得到了众多学界师友的倾情扶持。”(23)
      第四,编辑规范,才有价值。
      编辑规范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业务技术上的编辑规范、道德上的学术行为规范、法律层面的编辑规范。学术期刊不仅要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和业务范围出版,而且要遵守学术出版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学术期刊刊发学术论文,其摘要、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等要完备准确;期刊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制质量须符合相关法规规章和学术标准。学术期刊要规范编辑出版流程,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建立完善内部编辑审稿制度、编委会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等质量保障机制;认真做好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工作,科学评估稿件的学术水平、创新成果及发表价值,确保出版质量;注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出卖版面或者权钱交易,杜绝刊发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文章。编辑规范既关乎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求真、求新、求实精神,又关乎作者的学术道德和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关乎学术期刊的质量、名声和信誉。《澳门理工学报》在稿件的同行评议、匿名评审、文献校订乃至注释标示的编辑流程上,均严格执行规范,整体质量堪称上佳,得到了作者、读者的充分认可,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历史并不悠久。但就在这不长的历史中,有一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却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蔡元培强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对大学精神的最好诠释;梅贻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就了清华的辉煌;张伯苓宣布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校训,蕴含着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些令人激动、意义深远的人与事,物与思,丰富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和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
      一本好的学报,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夫学报者,荟萃大学科研成果,传播学人研究心得也。刊曰学报,实奉学术为生命,抒创见卓识;冠以校名,确表学府之品牌,领翰墨风骚。学理昭昭悬日月,激扬文字涵古今;报道频频如青鸟,要言妙道贯中外。担当精神创造,为民族立脊,为社会导航;崇尚理论探讨,展百家著述,播万里书香”。(24)《澳门理工学报》的成功,有人比之为一段无法复制的孤独传奇。我不这么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澳门理工学报》这几年的迅速崛起,是注重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的积累,借鉴成功经验,抓住发展机遇取得的。《澳门理工学报》的做法,对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仍然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启示之一: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
      澳门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1822年葡萄牙人巴波沙(Paulino da Silva Barbosa)创办的葡文周报《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是澳门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外文报纸。1833年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中文期刊《杂闻篇》,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期刊,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化的中文期刊。虽然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但第2期刊登的《外国书论》最早介绍了西方活字印刷术和西方报业,并引入“新闻纸”的概念。1893年,澳门土生葡人飞南第(Francisco H.Fernandes)创办了中文报纸《镜海丛报》。《镜海丛报》原以“振兴商务,扩充智识”,沟通“官绅议论、交涉事宜”为宗旨。创刊不久,甲午战争爆发,其言论也随之注目于救亡图存。“值得注意的是《镜海丛报》还留存了有关维新运动的史料,其中以有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记录最为可贵”。(25)《镜海丛报》不仅在广州、杭州、长沙、上海、北京等国内城市发行,还远销里斯本、东南亚及旧金山等地。1897年,康有为、梁启超、康广仁等人在澳门创办了《知新报》,旨在宣传变法、开启民智,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喉舌。1900年3月改用白话文出版,是中国较早采用白话文出版的报刊。因此,澳门被称之西式近代报刊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源头,成为“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26)
      1986年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成立,并出版了学报《濠镜》,填补了澳门社会科学期刊的空白。此后,《文化杂志》《澳门研究》《行政》《澳门经济》《澳门写作学刊》《法域纵横》《澳门理工学报》《中西文化研究》《澳门历史研究》《澳门博彩》《九鼎》《澳门科技大学学报》《南国学术》等期刊相继问世。有学者认为,若以人口和土地面积计算,澳门可能是世界上学术期刊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高等学府以及民间研究机构、学术社团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使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催生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7)特别要指出的是,澳门社团数量达3 000多个,属于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社团(或称学会、协会)共计129个。(28)这些组织不仅出版学术著作,而且还创办学术期刊。澳门学者完全享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和学术自由,这些权利受法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保护。开放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为《澳门理工学报》的迅速崛起、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区位条件。
      启示之二: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澳门理工学院有着鲜明的办学理念:“我们崇尚‘海纳百川’,是要张扬一种胸怀宽广、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是要倡导一种沟通对话、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修炼这种大海的胸襟,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教书育人,传承学术,开门办刊,开拓创新,有容乃大。澳门理工学院建院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兼容并蓄,一路走来。”(29)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成就了澳门理工学院开放包容、和睦相处的文化特质,也成就了《澳门理工学报》学术追求、学术担当的办刊理念。澳门理工学院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对学报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予高度的重视。院长、副院长不仅亲自担任学报编委会的主任、副主任,而且还慧眼识珠引进了刘泽生教授,并在人员配备及办刊条件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与关怀。这对办好一份高层次的学术期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与精神支撑。
      启示之三:人脉丰厚的期刊主编
      古人云“文如其人”,我以为“刊如其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总是投映着主编的胆识魄力、学术理念、人文情怀、胸怀气度、操守格调,以及对学术公信力的执著追求。主编是期刊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期刊风格。刘泽生总编辑的才华和经验是毋庸置疑的。他长期在科研、教学与编辑第一线工作,先后主编过《港澳经济》《广东社会科学》和《澳门理工学报》,并在总编辑(社长)岗位上工作达23年之久,历经沧桑,阅人无数,精通业务,沉稳老练。《澳门理工学报》编辑部既有学院自己培养的年轻编辑,也有从广州、北京学术期刊引进的知名总编和优秀编辑。这是一支富有专业经验、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学风严谨、工作尽责尽力的编辑团队,其学养、学识与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决定了学报参与竞争的实力。其实,高手比到最后,比的是自我。变革的时代,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如吹沙见金般地显现出英雄的本色。这个时代并未失去它的精彩,它依然值得我们睁大眼睛,屏住呼吸,去领受一闪一闪的惊奇。
      刘泽生总编辑是一位从事港澳研究的资深教授,因为做了编辑而成了社会活动家,出入于高等学府,游走于会议论坛,与专家学者对话,与青年才俊切磋,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把学识和美的感受融到了一起,《澳门理工学报》封面的形与神、意与境,“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主持人语的敏锐与深切、意象与情思,都散发着人文的光泽和智慧。他把对学术的厚爱,生命的眷恋,全都倾注在了一篇篇论文的推敲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澳门理工学报》就是他的命,那里有他的血汗,有他的激情,有他的智慧,有他的痛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宿命!在这个老将纷纷离去,新人不断出现的期刊界,刘泽生却依然固守着那一本期刊、那一方天地,也守住了时代的尊严、学术的尊严。
      启示之四:兼容并蓄的专家团队
      荀子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补短板,要善于借助外力,有时候借助外部力量的催化作用可以实现乘数效应。《澳门理工学报》改版,就善于借用外力,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成立了独特结构的编委会,成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委会成员一部分是来自澳门理工学院所属的六个高等学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十多家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能把这么多个性各异、观点相左、思想激荡、经验老到的主编尽入囊中并为其出谋划策,这实在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人脉的,在学术期刊界也许还是个特例。编委会不是充门面的摆设,而是一个具有实际运作功能的实体性组织,从内容策划、论文审读、撰写稿件,到学术研讨、数字化转型、品牌建设,都发挥了最强大脑的作用。二是组建了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审稿专家库,采用“同行评议”的办法对论文做发表前的学术价值鉴定。“公开发表的目的,是要让学术成果为同行所了解,供同行来评价,并给同行的新研究充当继承或超越的对象,从而形成一个知识和思想生产的良性循环”。(30)因此,论文发表前的审稿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专家的“自律性”,客观鉴别论文的质量,规范学术行为,《澳门理工学报》实行了匿名审稿制度,在制度上确保审稿过程的客观、公平、公正,并郑重承诺尊重和保护审稿专家、作者及稿件的私密权。
      启示之五:国际视野的发展方向
      澳门“多元文化”的优势,澳门理工学院“面向世界”的理念,《澳门理工学报》特殊的作者群体(来自内地、台港澳和欧美海外)和读者群体,都昭示着《澳门理工学报》应该办成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应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先行者。事实上,《澳门理工学报》改版以来策划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笔谈”“‘全球史’笔谈”“‘孙中山研究’笔谈”等专题,就做了很好的尝试。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容通常被学界分为两类:实质性的内容包括稿件来源国际化、论文水平国际化、学术传播国际化;非实质性内容包括编委成员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出版语言国际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刊物出个英文版就是国际化,注释规范就是国际化,匿名审稿就是国际化。学术期刊国际化并不是全盘西化。正如刘泽生总编辑在“主持人语”中所说:“作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最本质特征应该是学术论文的国际化,也即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应该是所在领域前沿性的原创性论文,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低水平的平庸之作。”(31)《澳门理工学报》稿件来源虽然国际化了,但“论文水平国际化”“学术传播国际化”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如何提升国际化的水平?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在秉持“中国立场”、创新“中国视域”、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又要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学术话语与叙事方法;二是要寻找中外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在学报这个学术平台上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三是要利用好澳门这个“特别行政区”的区位优势,探索、提炼和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应该积极介入到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话题越多,拥有的话语权越多,刊物的影响力就越大。总之,拿来主义的国际化,排外主义的本土化,都会成为学报发展的障碍。
      在本文结束之前,借用李向玉院长的一段话与学报诸君共勉:“海纳百川”既是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为人处世,治学办刊,莫不如此。《澳门理工学报》要在海内外学报之林中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就要有博采众家之所长、兼容并蓄之雅量。(32)
      ①张耀铭:《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②李向玉:《一瓣心香——写在<澳门理工学报>改版之际》,《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李长森:《<澳门理工学报>创办往事》,《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④李建军:《一个人与一份杂志》,《南方文坛》2014年第3期。
      ⑤刘泽生:《华文学术期刊的几点思考——以<澳门理工学报>为例》,见李向玉主编:《总编视角: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15页。
      ⑥刘泽生:《港澳研究·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⑦王五一:《旅游博彩·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⑧张西平:《中西文化·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⑨本刊编辑部:《走一条不为时风所动的厚重办刊之路》,《文史哲》2011年第6期。
      ⑩刘泽生:《总编视角·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1)参见朱剑:《专题化发展:综合性期刊专业化转型之外的另一出路》,《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2)参见陈红民:《蒋介石研究:做什么?怎么做?》,《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3)川岛真:《蒋介石研究的新阶段》,《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4)严复:《<原富>按语》第58节,见王拭主编:《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85页。
      (15)梁启超:《学与术》,《国风报》1911年第15期(6月26日),署名“沧江”,后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二十五。
      (16)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6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479页。
      (18)任继愈:《谈学术文章的写作》,《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17—218页。
      (19)李醒民:《学术断然拒绝平庸》,《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4期。
      (20)李向玉:《我们的精神家园——献给<澳门理工学报>创刊五十期》,《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1)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战国策》1940年第3期。
      (22)邹韬奋:《几个原则》,见《韬奋文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第79—90页。
      (23)刘泽业:《总编视角·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4)龙协涛:《学报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5)汤志钧:《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6)姜义华:《镜海丛报·序》,见《镜海丛报》(影印本),澳门:澳门基金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27)吴志良:《澳门社会科学期刊的历史与现状》,《行政》2008年第4期。
      (28)参见邓玉华:《探讨澳门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社团的社会功能》,见程祥徽主编:《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回顾与前瞻》(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大会论文集),澳门:澳门基金会,2007年,第127页。
      (29)李向玉:《海纳百川 办好学报》,《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0)李剑鸣:《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1)刘泽生:《总编视角·主持人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2)李向玉:《海纳百川 办好学报》,《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上一篇:民营图书公司市场机制探析 下一篇:MOOC热下的高等教育出版冷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论文: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
  • 核心期刊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动态审计预警体系
  • 核心期刊论文: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的实证检
  • 核心期刊论文:高校廉政体系中的内部审计治理
  • 核心期刊论文: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内部控制审计
  • 核心期刊论文: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最新修订分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
  • 核心期刊论文:智媒时代我国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功能的融合:一个新的视角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实质及可
  • 核心期刊论文:媒体融合与广告公共服务型转向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
  • 核心期刊论文: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拓展抑或跨媒介合作?
  • 核心期刊论文: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的形成和意